《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1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

《卤代烃》教学设计的研究

【课程分析】

《卤代烃》是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烃和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

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部分具体化,也是学习后续各章节内容的基础。

本节继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也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

教学中要注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例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从而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同时,有些卤代烃特别是一些多卤代烃可直接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等。

溴乙烷是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之一,通过溴乙烷的学习,可以了解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性质,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课标和近年来的高考分析可知,本节内容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溴乙烷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卤代烃水解能生成醇,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烯烃,因此卤代烃是联系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重要桥梁。

是高考推断题必不可少的考点。

2、通过对溴乙烷结构、性质的学习,再次强化官能团决定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方法,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通过对卤代烃反应条件及产物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控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面对的是高二学生,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通过前面必修2和选修5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其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能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学习烷烃、烯烃和炔烃的有关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氯仿、四氯化碳、1,2-二溴乙烷、聚氯乙烯、溴苯等几种卤代烃,但只知道卤代烃部分物理性质,而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没有认识。

学生心理特点方面: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高二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动、好玩4大特点。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老师的讲授敢于质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往往不满足于老师告诉他是什么,而更愿意自己去探索是什么和为什么,并且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

在思维发展的层次上,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正在发展中,而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生实验方面:

学生在前面化学必修1、2和选修四中已经多次接触到实验,并且经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已经有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但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案,比较、选择、评价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等方面仍然较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学法设计】

有机化学抓住“组成、结构、性质”这一主线,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设问法、对比法、演绎法,层层递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意识的将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通过以实验为核心的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及训练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其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真正感觉探究的乐趣。

利用日常生活中卤代烃的功过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如通过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的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体现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注意有机物“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有关溴乙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注意学习自然科学基本研究和思维方法———“对比实验、提出问题→科学猜测→实验验证→实验反思→本质剖析→解决问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本课时通过学生选择研究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的内容和顺序,体现自主学习;通过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等对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化学键变化情况,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通过溴乙烷中如何检验溴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体验实验过程中挑战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课题:

【图片】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吗?

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

【板书】一、卤代烃

1、定义

2、官能团

【设问】怎么研究卤代烃呢

【学生回答】卤代烃的概念及官能团。

【学生回答】选取典型(代表物),根据结构分析性质,再到一般

(设计意图:

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二、探索新知:

教师主要活动:

【板书】二、溴乙烷

【设问】我们要怎么研究溴乙烷?

先研究什么?

【思考回答】研究溴乙烷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板书】

1、物理性质

【肯定】今天就按同学说的顺序来研究。

研究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考虑?

用什么事实可以说明问题?

【回答】研究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具体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

讲授相关知识,播放溴乙烷视频材料,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

引出代表物的学习,明确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望。

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反映体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体现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设问】接下来该研究溴乙烷的什么内容?

组成结构怎么研究?

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

其空间构型如下:

请根据投影模型分别写出各类化学式。

【设问】用何种波谱的方法可以方便地检出溴乙烷的结构?

这张图片是什么图谱?

峰面积大小代表什么

【回答】研究溴乙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笔记】四种表示形式。

【思考回答】用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法)。

核磁共振氢谱,代表溴乙烷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别及多少。

(从结构认识有机物。

复习运用现代物理研究手段)

三、引出新的问题情境

前面我们知道了溴乙烷的基本结构,那溴乙烷有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讲]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当遇到-OH、-NH2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

【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研究溴乙烷的化学性

质,肯定研究溴原子或C—Br键。

【设问】如何用实验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板书】

3、官能团的检验

【演示1】向溴化钠溶液和溴乙烷中分别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

【追问】出现的现象说明什么?

【设问】那么到底如何用实验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分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

【板演】CH2CH2Br+NaOH→CH3CH2OH+NaBr

【信息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

【投影】信息实验原理

【回答】溴乙烷的特殊结构是C-Br键(或者溴原子)。

思考、分析、回答。

【回答】1、向溴乙烷中滴加AgNO3溶液。

2、向溴乙烷中通入氯气。

【观察】无沉淀出现。

【思考】说明溴乙烷为非电解质,无溴离子存在。

【思考回答】想办法将溴乙烷中的溴元素转化为溴离子,再用硝酸银检验。

学生会:

听讲、分析、思考。

【观察】有棕黑色沉淀出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明确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特殊性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方案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理念)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投影实验]按图2-18组装实验装置,①.大试管中加入5mL溴乙烷.②.加入15mL饱和KOH乙醇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3酸化.④.滴加2滴AgNO3溶液.

现象:

产生气体,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CH3CH2Br

CH2=CH2+HBr

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

[思考与交流]

为什么不用NaOH水溶液而用醇溶液?

(用NaOH水溶液反应将朝着水解的方向进行.)

②.乙醇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乙醇在反应中做溶剂,使溴乙烷充分溶解.)

③.检验乙烯气体时,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

起什么作用?

(除去HBr,因为HBr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④.C(CH3)3-CH2Br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不能.因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消去产物有几种?

[小结]-Br原子是CH3CH2Br的官能团,决定了其化学特性.由于反应条件(溶剂或介质)不同,反应机理不同.,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发生了水解反应,在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中的水解反应,现在回忆这个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老师只是准备实验,答疑解惑,完全按照大家的思路来研究物质,那么以后只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同学们自己就可以研究问题了

【思考回答】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实验反思、本质剖析、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小结本课内容,深化本节主题。

整理学习思维过程。

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探究和对教师所讲内容的重新解释、建构的过程。

四、课堂反馈,能力提升

【投影】

1、能直接与硝酸银溶液作用产生沉淀的物质是()

A、氢溴酸B、氯苯C、溴乙烷D、四氯化碳

2、下列液体滴入水中能出现分层现象,而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的是()

A、苯B、乙烷C、乙烯D、1-溴乙烷

3、为了验证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

①加硝酸银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合理的顺序是()

A、②①③⑤B、②④⑤③C、②③①⑤D、②③⑤①

4、下列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CH2==CH2+Br2

CH2BrCH2Br

B.C2H5OH+HBr

C2H5Br+H2O

C.C2H5OH+HOCH2CH3

CH3CH2OCH2CH3+H2O

D.CH3CH2CH2Br+NaOH

CH3CH==CH2+NaBr+H2O

5、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