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154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俄语成语汉译中的用形象译形象原则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陈情表》)。

实践表明,“用形象译形象”来处理俄语成语的汉译能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

形象性是成语的本质特性。

所谓形象,是指客观的物象和事象,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形,有轮廓、状态之意,形因象定;

象,是完成了的造型,象以形显。

无“象”不能定形,无“形”不能见“象”。

成语不是为了指谓或命名新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以其形象使语言中已经有了称谓的事物、现象、行为或特征更加具体化、情感化,如живаягезета(活报纸;

小广播)不是要命名一种新型报纸,而是要讽刺那些爱随便传播消息和散布谣言的人;

дутыйпузырь(吹胀的肥皂泡;

徒有虚名的人)显然也不是给肥皂泡定性,而是用隐喻来讥讽那些“上嘴唇挨天、下嘴唇挨地的吹牛家”。

二、原则简释。

1.形象的民族性。

成语的形象是表象的片断[2](p35),是对生活中新颖、鲜亮之点的截取,一般隽永、优美、普适性强,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色彩。

如成语нашлакосанакамень,其中коса是俄罗斯人砍草用的长柄大镰刀,原初形象为“长柄大镰刀砍在石头上”,让人感悟到俄罗斯人割草时刀猛砍到石头上火星迸溅的情景,可意译为“强强相敌,棋逢敌手,碰上对手”[3](p102)。

虽然汉语中有“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彼此彼此”等相对应,但似乎不如“长柄大镰刀砍在石头上”的说法有可感性,切近的译法宜用“钉头碰铁头、针尖对麦芒”的形象,这样既保持了形象的鲜明性,又准确地表达了其意义。

这说明,在成语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

意义是灰色的,而形象如树之常青,即一个意义可用多种形象来表达,反过来,多个形象表达同一个意义。

这都得益于形象的民族性。

2.形象性翻译原则。

在俄语成语的汉译中“用形象译形象”是一种翻译原则和技巧,其要点有:

(1)翻译时,语言外壳有变化,但内容(意义、形象)应保留在译语里;

语境组合是线性结构,必然是几者必居其一。

有选择就有丧失,这种选择就必须符合保住成语特色的需要;

(2)应转变翻译观念:

由译词语到译“意”、译“象”,达到“足价翻译”(полноценныйперевод);

(3)避免“随意”(вольность)、“花哨”(витиеватость)和“削平形象”(сглаживаниеобраза)的弊端;

(4)形象的民族性应广义对待,不应只视为“异国情调”(экзотика)和“日常形态”(бытовыечерты),否则会损失许多形象;

(5)译形象不能拘泥于单个句中的小语境,应放在全篇的大语境中去审夺。

借“用形象译形象”来处理俄语成语的汉译可以:

(1)保持“异国情调”。

翻译“拿来”的成语,如果一副中国面孔,国人就难有新鲜感,当然,能否获得认同,有个淘汰过程。

假以时日,自然“水落石出”,隽永、优美、普适性强的成语形象自然会为社会所公认,如“象牙之塔”,“鳄鱼的眼泪”之类的成语都是以“异国情调”进入汉语的;

另一方面,也是弘扬和传播祖国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2)丰富译语言的语料,译入新术语,新说法。

如成语невидетьдальшесвоегоноса(只看鼻子底下),如果不译形象,只意译为“目光短浅”或“鼠目寸光”,就有炒剩饭之感,而形象符号的过期“服役”也会“老化”。

新的语言手段不借用或不在外来语启发下形成,死板的语料不能被淘汰,语言就无法进步,语言的价值会萎缩;

如佛教中的“五体投地”,“四大皆空”,“普渡众生”等,都已进入汉语语料库,也使佛理更世俗化,更深入人心了;

(3)承载文化内涵。

意义重在指涉,说清楚了就行,很少顾及形象或文化内涵,所谓“得意忘象”,而成语是生动形象、文化内涵丰沛的语言单位,“立象以尽意”,舍此,成语的魅力会锐减。

成语借形象引人去联想,去获得对文化的感受。

如成语нашлакосанакамень(硬碰硬)让人想到俄罗斯人割草的情景和刀猛力砍在石头上迸溅的火星,显示了形象的载蓄之功。

三、应用例析。

成语作为是重要的“建筑要素”(строительныйкомпонент)[4](p14),是一种源自某一语境的片断性的形象,其形象与意义是一对矛盾体,所谓“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死”。

一般而言,一个成语包括呈聚合态式的词典义和呈组合形式的语用义,词典义又包括语源义和所指义(包括修辞色彩)。

其中

(1)语源义形象性强,可用直译;

(2)所指义有理性,是指涉性的,宜意译,在“词典义”域中其直译的形象和意译的所指宜同时出现在词典中,供人在不同语体中选用;

(3)语境义是线性的组合,可采用“挪译”:

①语境适合于语源义,如诙谐、幽默的语境,可以直译语源形象;

②语境比较平淡或理性,可意译其所指义;

③语境富于描写性,文化含量高,宜用创译,即在不失“意”的基础上创译出切近的形象,既让读者感受到形象,又不致云里雾里,符合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

成语“活用”(разыгрывание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ов)的构成和翻译是典型的创译[5](p76)。

因为成语是开放性的结构,其“意—象—言”间存在大量空隙,供使用者插入、拆卸、转换、错合、仿造,以获得新义或赋予新“象”。

如插入,指给成语增加成素,这在汉语中被称作“拆词”,如зарытьталантвземлю(埋没人才)--зарытьсвойталантвземлю(埋没自己的才干),соватьнос(多管闲事)--соватьсмрадныйнос(臭鼻子乱伸),битьключом(急涌;

热火朝天)--мечтабилагорячимключом(理想正旺);

汉语中有“惟命是从”——惟某某之命是从。

在具体的翻译操作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对应性策略和创造性策略,使之更有效。

1.直译。

指在译语中寻找等义形象或直译出形象。

如бытьнаголову(高出一头);

вбиватьвголову(往脑子里灌);

висетьнаволоске(千钧一发);

лопнутькакмыльныйпузырь(终成泡影)。

成语形象一般由“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取象)到抽象的符号化(成象)的方式和过程构成,贴近生活,浅近通俗,俄汉民族都熟悉,宜直译。

但这种直译应既符合上下文,在译语中又不至于引起歧义。

如--Голоднекартошка.Голодныйгрубостиговорит,иворует,и,можетещёчтопохуже...(Чехов,Жена).(挨饿不是土豆。

人一挨饿,就说粗话,偷东西,也许会做更出格的事……)。

把картошка直译为“土豆”让人不知所云,其实некартошка的意思是непустяк,нешутка(不是好玩的)。

全句可译“挨饿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直译的常见区域有:

1)动物形象。

俄汉成语中都含有大量动物形象,以家禽家畜和野禽走兽居多。

据粗略统计,以周纪生教授主编的《俄汉成语词典》(8400条)为据,俄语成语中动物形象出现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狗(собака,пёс)(20次),马(конь,лошадь)(16次),羊(козёл,баран)(13次),牛(бык,корова)(13次),鸡(курица,петух)(7次),鹅(гусь)(6次),驴(осёл)(2次)。

俄语成语中有而汉语成语中没有的动物形象是тетеря(黑琴鸡),如глухаятетеря(聋子)。

俄汉成语中的动物形象构分相同者意义和修辞色彩差异很大,如мокраякурица在俄语中是“窝囊废”,在汉语中却是“落汤鸡,狼狈相”。

可见,在“词典义”域中,只有“用形象译形象”才能保留成语的特色,显示出意义引申的理据。

“狼”在俄语中比较客观,在汉语却突出其凶残。

如смотретьволком(阴沉地看着);

Онвсёжевлессмотрит(本性难改);

Волканогикормят(狼靠腿活)。

汉语:

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

2)植物形象。

在俄汉成语的形象构分中,植物形象不多,表面看虽然都不过是花草树木,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其差异较大。

据粗略统计,两者在属概念上相同者较多,如:

цветы(花),лес(森林),дерево(树),трава(草),但在种概念上微乎其微,且各显秋千,如俄语有крепкийкакдуб,какмаковцвет,яблокунегдеупасть。

汉语中少见。

而汉语成语中多表示花名的词素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加工过的。

俄语中少见。

据统计,“桃”“李”居多,且连用,其次是“兰”、“菊”、“槐”、“桑”、“梅”等。

如凡桃俗李,李代桃僵,门墙桃李,等。

3)人体外貌形象。

人体名词作形象最常用的是头(голова)、手(рука)、足(нога)、眼(глаза)、耳(ухо)、心(душа,сердце)、肩(плечо),但俄语中这类构分多于汉语,据粗略统计,俄语中由此构成的成语占2/3,只нога就有一百余条,рука有二百多条,глаза有一百余条。

但汉语中多是两两连用,如眼——手,手——足(脚),头(首)——尾。

如:

眼高手低,投手举足;

首尾相接等。

在直译时应适当注意。

4)日用实物形象。

包括衣、食、住、行、用,由此构成的成语形象鲜明,差异也鲜明。

如“衣”类——俄语多用“衬衣”,取其贴身之义,如:

допоследнейрубашки(输得只剩下最后一件衬衣;

一文不剩);

снятьссебяпоследнююрубашку(把最后一件衬衣都脱给人;

倾囊相助);

汉语成语中则多以“衣”取人:

雍容华贵——富人,衣香鬓影——妇女,白丁布衣——没地位的人,衣钵相传——僧人或师徒,衣冠楚楚——善打扮的人,衣架饭囊——无用的人,衣冠禽兽——品行不端的人。

5)自然景物形象。

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云雷电,阴晴圆缺。

人类都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但作为人,心态、好恶、自然条件的不一自然影响其对自然景物的态度。

如俄汉语中都有与“月亮”有关的成语。

简略分析可见:

①俄语多表情绪,汉语多表性情。

俄语:

вытьналуну(喊月亮;

十分难受),лаятьналуну(吠月亮;

干生气);

晴云秋月,烘云托月,吴牛喘月;

②表爱情婚姻。

медовыймесяц(蜜月;

黄金岁月),汉语:

月下花前,月下老人;

③俄语描写恍如隔世之人,汉语则表虚幻之事。

俄语лунузарогасхватить(抓住月亮的角;

想入非非),[как]слунысвалился(像从月亮上下来的;

起码的东西都不知道);

海底捞月,水月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