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毕业会考科目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Word下载.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毕业会考科目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毕业会考科目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氩气用作保护气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熄灭酒精灯
B.
收集H2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2O2
C.Fe
D.F2
6.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
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C.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为保护长江沿线的自然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绿地面积B.兴建火力发电厂
C.垃圾就地焚烧D.污水直接排放
9.在反应
中,铁元素的代合价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
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D.
10.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1.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A.Na2SO4B.Na2CO3C.NaHCO3D.NaOH
1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硅
B.铅
C.碘
D.碳
13.法国当地时间【最新】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
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14.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中含有1个氧分子
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二、填空题
16.元素组成万物,【最新】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1)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①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你的观点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
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则原子半径:
钠_____铝(选填“>
”、“=”或“<
”,下同),得电子能力:
硅_____________氯。
三、简答题
17.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I所示实验现象:
肥皂泡较少且有浮渣,则该生活用水属于_________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图Ⅱ是我国新千年的“节水徽记”,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4)请你从防治水体污染的角度向人民发出两条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
烧杯②中溶液变红。
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
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9.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MnCl2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如果用D装置收集氯气(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人。
五、流程题
20.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下图是制取V2O5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1.某兴趣小组对KCI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I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一
171
实验2
MnO2
0.5
49
实验3
Fe2O3
58
实验4
KCl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KCI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1_______________(填“有"
或“无”)催化作用。
(5)要比较KCI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3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2.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
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
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__g;
(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织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耕田只是土壤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生火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C
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C。
3.A
【分析】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该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故A正确;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该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故B错误;
C、氮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于食品防腐,该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故C错误;
D、氩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作保护气,该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
4.A
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故A正确;
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使用多功能集气瓶收集应该短口进,长口出,故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错误;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D错误;
5.C
A、H表示一个氢原子或氢元素,不能表示物质,故A错误;
B、2O2表示两个氧分子,故B错误;
C、Fe表示一个铁原子,又表示铁元素,还能表示铁这种物质,故C正确;
D、F2表示一个氟分子;
表示一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
表示氟气由氟元素组成;
表示氟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金属元素、绝大部分固态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6.B
利用微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原理。
A、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微粒的大小不变,A选项解释错误;
B、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B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C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微粒的共性:
微粒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