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060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一Word下载.docx

基础测绘成果除具有其他信息资源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权威性、战略性、共享性、保密性等特点。

深圳特区成立至今,深圳市的基础测绘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测绘工作管理体系;

制定了许多测绘管理方面的政策;

建立了统一的深圳独立坐标系;

获取了丰富的基础测绘数据,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测绘基础信息系统,并实现了基础地形图的动态修补测;

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市的测绘基础已比较完善,其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由于测绘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及数据共享使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测绘成果应用的潜力和效益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基础测绘的作用是通过提供基础测绘成果服务来实现的,基础测绘成果生产的目的就是应用。

通过应用,成果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深圳市基础测绘的发展主要任务是整合和盘活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资源,进一步提升成果应用水平。

深圳市基础测绘事业的发展,应该在国家基础测绘事业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要求,以技术革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在观念上有所更新,逐步消除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利于基础测绘成果共享使用的种种因素,以“构建‘数字深圳’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目标,为深圳市的各部门及社会用户提供及时、准确、便利的测绘成果服务为宗旨,保持深圳市基础测绘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深圳市基础测绘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国内外基础测绘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达国家基础测绘发展概况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基础测绘成果(地理信息)管理采用国家和州两级管理体系,各个城市可以方便地共享国家地理信息,不存在城市级的测绘管理部门。

这些国家的基础测绘成果(地理信息)管理实现了在Internet/Intranet网络上的有效传输,通过网络,可以完成对城市各类基础信息的检索、查询和空间分析。

数字测图与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技术支撑之一。

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地图网站正成为地理信息数据供应的最佳渠道。

在这些国家,城市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库内容极为丰富,现势性强,数据高度共享,用户使用这些数据几乎无成本。

当用户需要了解某城市城建方面的地理信息时,各城市网站提供本市比例尺大约为1:

25~1:

50万之间的示意性地图,通过网站链接可以直接调用国家、州级地理数据部门或地理信息专业网站上各种尺度、各种形式的地图以满足各种需求。

为了实现快速导航、动态测绘,许多国家都建立了GPS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

美国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是由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牵头,包括联邦防空局等多家单位的137个GPS基准站组成的所谓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ntinuousOperationReferenceStations,简称CORS)。

该系统计划发展到250个基准站左右,覆盖全美。

该系统主要通过因特网向全美和全球用户提供基准站坐标和基准站GPS观测数据,用户可通过因特网下载CORS若干基准站数据进行事后精密定位。

美国的两个卫星无线网络通信公司—CUE和ACCQPOINT公司的广域定位导航服务网络在美、加地区建有20余个GPS永久跟踪站,在北美最早利用调频副载波(FM)提供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精密定位等商业服务。

加拿大的主动控制网系统(CACS)是由加拿大大地测量局将其国内已建成的十几个永久性GPS卫星跟踪站构成一个主动控制网作为其大地测量的动态参考框架,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数据进行事后精密差分定位等服务。

德国的卫星定位与导航服务计划(SAPOS)的目的是将德国当前各部门的差分GPS计划统一起来,建立一个由200个左右GPS跟踪站组成的长期运行、覆盖全国的多功能GPS差分定位导航服务体系。

作为国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该系统将取代原由标石组成的国家大地点,构成德国新的国家动态大地测量框架,由此产生了当今国家级大地测量系统的新概念。

日本的GPS连续应变监测系统目前已建成了800余个GPS永久跟踪站,计划建设1200个遍布全日本的格网式GPS永久站阵列,形成国家的现代“电子大地测量网点”及超高精度的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系统。

(二)我国基础测绘发展及趋势

目前,我国基础测绘的生产实现了从传统模拟纸质地图产品转向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转变。

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

遥感卫星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

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加工,生产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

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地籍管理、城乡建设、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应急等社会需求,提供精密、快速和实时定位、导航服务,国家测绘局从1993年开始着手建立国内永久性GPS跟踪站,用于定轨、精密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监测。

目前有武汉、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哈尔滨、海南、西安等多个连续运行站。

在1994年至1997年期间,国防科工委、国家测绘局共同资助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单位研究建立中国多功能广域差分站网方案。

该研究提出了多功能分布式站网建设方案思想,避免了通信瓶颈问题。

通过工程性试验,证明1000公里左右的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到±

1米的量级,单频GPS接收机实时动态定位在50公里范围内也可达到厘米级水平。

该项目于1998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

目前,由国家测绘局投资建设的武汉广域差分示范站,通过FM调频副载波开展实时RTK精密定位及导航服务,在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北京和上海市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

我国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国家、省和市三级管理体系。

1:

10000以下的小比例地理数据由国家和省(区)级生产和管理,1:

5000及以上大比例尺地理数据由城市的专业部门生产和管理。

我国实行特有的地理信息保密制度。

从城市建设领域看,我国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体系与国外具有本质的区别。

在美、加等国,只要国家和省(州)级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到位,全国的各级政府都可以免费地得到地理信息的服务,无需自行建设本地的地理信息资源。

而我国由于受到现有保密制度及数据标准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各城市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甚至城市的各部门之间也很难实现数据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测绘科技将面临又一次重大变革,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

测绘的范围正在从地面向地下拓展,测量方式正在由静态测量向动态实时测量发展;

地理信息的处理正由人工干预为主、自动化为辅的方式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方面,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信息分发服务关键技术将得到解决,多维动态、多分辨率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资源的各种整合、集成和深加工技术不断进步;

基于网络互操作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技术将大大促进地理空间信息的全社会应用,实现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三、深圳市基础测绘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深圳市基础测绘现状

1、测绘基础比较完善,基础测绘成果丰富且现势性强

特区成立至今,深圳市建立了统一的深圳独立坐标系,完成了深圳市城市高精度GPS平面控制网及精密水准网的测量工作,从而建立了深圳市基础测绘基准—高精度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

获得了大量的测绘基础数据,包括从1993年开始建设的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1:

1千、1:

2千、1:

5千、1:

1万、1:

5万),大地控制坐标数据库,地籍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用地数据库,规划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市政数据库,建筑报建数据库,产权数据库,房地产企业/项目数据库、地名数据库,计划数据库,办文数据库等等。

而且,深圳市每3至4年进行一次航空摄影测量,基础地形图实行动态修补测,实地地形地物发生变化后三个月内,就会反映到地形图上,为深圳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测绘保障。

2、实行基础测绘的统一管理,规范了测绘行为和产品模式

在测绘工作管理方面,深圳实行了测绘工作的集中与统一管理。

测绘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实际,内部制定了《深圳市测绘管理规定》等许多规范测绘行为和保证成果质量的政策性文件,对不完善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补充完善,规范了测绘行为和测绘产品模式,基本上做到了测绘工作有计划、测绘经费有保证、成果质量有保障。

在培育测绘市场方面,深圳市主要的做法是:

政企分开,市场运作。

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即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其职责是负责全市测绘行业管理;

在深圳注册的测量公司和驻深圳的测绘单位都是市场的参与者。

深圳的测绘工程由测绘主管部门制定计划后,通过市场化运作,由市场来完成,并全面引入了项目监理机制,促进了深圳测绘市场的健康发展。

3、建立了现代化的基础测绘基准和空间定位服务系统

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基础测绘基准,深圳市2003年完成了“深圳市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实测,经外部检测其似大地水准面差距精度为14厘米,分辨率为1公里。

应用这些成果将改变深圳市传统的地图测绘技术和作业模式;

在2003年完成了“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共完成了5个基准站、系统控制中心、用户数据中心、数据通讯子系统和用户系统的建设,形成了覆盖深圳市主要地区的GPS局域网,实现了不间断的数据传输。

这些工作为建立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的公共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基础测绘的信息化及信息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深圳是我国城市基础测绘数据数字化和城市基础测绘信息系统建设最早的城市之一。

由于有些工作开展时尚缺乏国家技术标准,深圳结合项目的开展,制定了一批技术标准,如《深圳市1:

1000、1:

2000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格式技术要求》、《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示范》等等。

另外,深圳从1997年开始建立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该网是一个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系统,包括公众网站和企业网站两部分,前者于1998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专为公众提供广泛的规划、国土和房地产方面的信息服务;

后者通过提供拨号接入方式,为全市800多家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企业年审、预售审核、房产合同备案等服务,并实现房地产管理电子政务功能。

公众网站的日访问量达15000多人次。

另外,通过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对外提供地形图、管线等基础空间数据及一些专题数据。

5、依托高新测绘技术,促进基础测绘革新,其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1989年,深圳市就进行了继德国柏林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全国第一个GPS城市控制网改造;

1993年开始建立测绘基础信息系统;

1996年深圳已全面实行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取代了传统的平板测图方法;

1997年出版的《深圳市地图集》及《深圳市挂图》获国际制图协会杰出地图作品奖,这是我国参加国际制图协会以来第一次获奖;

深圳市建立的“深圳市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大地水准面”,经外部检测似大地水准面差距精度为14厘米,分辨率为1公里,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深圳市基础测绘存在的问题

尽管深圳市基础测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测绘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及数据共享使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测绘成果应用的潜力和效益远没有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