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01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习题.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二细胞代谢习题

专题二细胞代谢练习题

(一)、单选:

1.下列物质中,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甘油B.葡萄糖C.钠离子D.氧气

2.有一种物质不需要能量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

4.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5.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C.带电荷的小分子或离子D.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

6.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是下列()

A.温度B.ATPC.蛋白质载体D.以上三项

7.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

其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内吞作用

8.以下哪一项是主动运输的事例()

A.Cl-在血细胞和血浆之间运动B.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C.氧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运动D.肌肉细胞中氧的运动

9.胰岛素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B.胞吐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

10.下列关于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1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D.以上三项都正确

12.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中的3000倍。

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立即下降,这种药物很可能()

A.使细胞膜变成了全透性膜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

C.加快细胞膜的流动D.使载体运动方向改变

13.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B)

14.活细胞内唾液淀粉酶合成的主要场所和原料分别是()

A.细胞核核苷酸B.线粒体氨基酸

C.高尔基体氨基酸D.核糖体氨基酸

1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17.在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中,一个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度比25万个Fe3+催化H

2O2分解的速度还快,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稳定性

18.能正确反映温度与酶催化效率关系的图是(C)

 

19.已知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

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

C.自身被酶催化水解D.受胃液保护不分解

20.进行植物细胞杂交时,要先除去细胞壁而又不损伤细胞,下列可选择的试剂是 

A.纤维素酶 B.淀粉酶 C.30%蔗糖溶液 D.稀盐酸

21.一份唾液淀粉酶,能将一百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将一份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这说明了酶的()

A.高效性、特殊性B.高效性、专一性C.专一性、多样性D.专一性、特殊性

2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产生的B.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C.能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D.能调节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

23.(03年上

海)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B)

24.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马铃薯中含有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25.如右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mL浆糊。

A、

C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清水,B、D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把四支试管均置于水槽中保温5分钟,分别滴入2滴碘液,其中不变为蓝色的是(B)

26.ATP是生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真核细胞中有ATP的分解,但是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B.叶绿体基粒C.叶绿体基质D.细胞质基质

27.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图,式中X和Y分别代表()

A.H2O、[H] B.Pi、H2O  C.H2O、Pi  D.能量、Pi

28.电鳗具有一对纵长的发电器,能发出很强的电流,电压可达550~800V。

组成该发电器的细胞中应含有较多的(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阴阳离子 

 D.内质网

2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中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产生A

TP的细胞器只是线粒体

B.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才能满足生命

活动的顺利进行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D.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可以来自化学能或光能

3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ATP与ADP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骨骼肌剧烈运动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31.下列有关人体中能源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糖类中的纤维素不能作为人体的供能物质

B.蛋白质中贮存能量少,只能作为结构物质

C.脂质中的类脂主要用于膜结构的构建

D.糖元也是人体经常被“动员”起来的储能物质

32.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33.(08上海)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B.2m/5nC.n/5mD.m/5n

34.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发生在()

A.水的光解B.ATP的水解C.CO2的固定D.三碳化合物还原

35.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

36.用含同位素18O的水来浇灌植物,经光照后,18O可发现于()

A.生成的葡萄糖中B.生成的淀粉中C.合成的蛋白质中D.周围的空气中

3

7.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土壤中的水C.大气中的O2D.大气中的CO2

38

.右图为四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ⅠB.ⅡC.ⅢD.Ⅳ

 

39.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图。

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

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B.尖在甲和乙中

C.仅在甲和丙中D.在甲、乙和丙中

40.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41.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42.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

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

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D)

4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44.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45.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细胞D.肺泡

46.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中的氧()

A.全部来自氧气B.全部来自水C.全部来自葡萄糖D.来自葡萄糖和水

47.人体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4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A.第一和第二阶段B.第二和第三阶段

C.第一和

第三阶段D.第三和第二阶段

49.(08上海)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0.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