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825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6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

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智育目标:

期评及格率达到 

95%,班平均达到 

80分 

(3)基本技能:

(4)月考试 

次。

(5)作业批改:

详批 

全部 

次,略批 

次,查 

(详批、略批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X 

kB 

1.c 

om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2)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试商和调商;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能正确解答连除的实际问题。

(3)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

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4)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⑸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

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

⑸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⑺了解角、垂线、平行线的特征,会画角、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

(1)掌握用“四舍”法或“五入”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根据简便计算的过程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

(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像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⑸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⑹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

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研究(参与研究)课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活动的实效性探究 

(2)参与集体备课 

10 

次,互相听课 

20 

节,上教研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3)帮助同年级组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同年级组老师指导,或与同年级组老师互相听课。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充分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向每一节数学课要效率。

◎与家长联系,双管齐下,共同督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点。

◎平日教学实行过关制,做到段段清,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好每个知识点。

◎帮助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在学生中建立竞争型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时 

周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周 

课 

备注

9.1~9.5

升和毫升③ 

机动①

4

9.6~9.12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①

3

9.13~9.19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

9.22~9.28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 

5

中秋节放假

9.28~10.2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②

2

国庆节放假

10.3~10.9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新-课 

-标-第 

-一-网

10.10~10.16

简单的周期① 

第二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10.17~10.23

观察物体④

10.24~10.30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一)④

10.31~11.6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一)② 

运动与身体变化① 

第三、四单元测试①

11.7~11.13

十一

第三、四单元讲评① 

机动① 

期中测试与讲评② 

期中考试

11.14~11.20

十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④新-课 

11.21~11.27

十三

第五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可能性②

11.28~12.4

十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④

12.5~12.11

十五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① 

第六、七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12.12~12.18

十六

垂线与平行线④

12.19~12.25

十七

12.26~1.1

十八

垂线与平行线② 

怎样滚的远① 

元旦放假

1.2~1.8

十九

第八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整理复习②

1.9~1.15

二十

整理复习③ 

期末复习①

1.16~1.22

二十一

期末复习④

1.23~1.29

二十二

期末复习④xKb 

1.Com 

1.30~2.5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第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

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

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

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

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

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

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

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验证过程中提问:

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

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

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毫升

教材第3-4页例3、例4。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教学准备:

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

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

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3)

师: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

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

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

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

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毫升=1升 

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

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