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354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决定》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新千年到来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特别是当地政府)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是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原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是要引导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

国家自一九九一年以来,先后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都是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对维护国家长远利益,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有力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1)、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

(2)、学会诚信。

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不欺诈、不说谎、不偷盗,不失信,有勇气做正确的事情。

(3)、学会尊重。

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在尊重自己的同时,更要尊重他人,能宽容不同意见;

不威胁、打骂、伤害他人;

能和平处置愤争、侮辱之事。

(4)、学会负责。

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自律自控、慎思稳行、凡事敢于负责不推委。

(5)、学会关爱。

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具有仁慈之心,同情、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还要能够宽恕他们。

(6)、学会公平。

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一切按规则办事,办事要一视同仁。

(7)、学会守法。

在家庭、学校、社区要作到尽力维护学校、家庭、社区的声誉,要为一方安定出力,做到遵纪守法;

学会分清是非、除恶扬善;

学会关注社会;

参加民主选举;

保护环境;

厉行节约。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怎样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的关系及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通过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教育、拯救活动与措施,从而达到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的努力。

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新时期教育对象呈现出的新特点。

既前面所述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子女越来越多、“以我为中心”者越来越多、抗挫折能力差者越来越多“价值观发生变化大”者越来越多、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等六种新特点。

(2)、探索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调查。

(3)、探讨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4)、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5)、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措施。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当中的初中生。

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德育教育及预防犯罪。

研究的现状是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于是法盲,他们无法预见自己行为的危害性,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到底是违纪还是违法、到底是道德问题还是犯罪问题。

应对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让他们能比较明确的分清自己行为的性质。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大妥中学全体初中生,作为实验对象,与以前没有进行法制教育进行对照,得出法制意识上升的空间幅度,达到让所有初中生能知法,守法。

2、研究的方式、方法

在长达两年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主要是运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的。

(1)、调查研究法,调查青少年法制意识的现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开题前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取得未成年人的基本表现情况以及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征等第一手资料。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即我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边调查边分析,边研究边观察边实践的行动研究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通过开展大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用理论的成果来指导实践,用实践的成果来丰富和发展理性的研究,让学生受教育,老师育人水平得提高。

(3)、经验总结法

通过一段实践与研究后,召开课题研讨会,安排互相交流实践与研究的操作方法经验发言,互相取长补断,推动课题研究健康发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召集好课题组成员,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

时间为2011年11月——2012年1月。

2、实施阶段:

(1)、发放调查问卷,做好问卷调查统计表,写好青少年的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时间为2012年2月到4月。

(2)、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及犯罪的成因分析,面向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竞赛,最后由向锦霞老师和丁雪梅老师写成论文的形式。

时间为2012年4月——2012年6月;

(3)、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及策略,学校精心制定文化长廊,班级制定法制教育黑板报,最后由徐健老师写成论文形式。

时间为2012年9月——2013年1月;

(3)、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由张国家老师面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两次,让全校师生能在法制教育方面有较大提升,最后写成研究报告的形式。

时间为2013年3月——2013年11月。

3、总结阶段:

公告研究成果,推广“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的策略模式,从而将中学生的法制课加入新教学常规,排入学生的正式课表之中。

时间为2013年11月以后。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主要成果

我们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价值观念教育时,探索出了“五步”、“六式”、“七学会”的教育模式:

1.“五步”即在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价值观念、法制观念教育具体实践时采用的五个步骤:

环境熏陶—正面引导—警示教育—综合实践—自我提高

①.环境熏陶。

即利用教育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

这说明未成年人的成长与环境的熏陶多么息息相关,多么重要。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其中学校环境对学生最具影响。

为了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在2012年12月,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和参加实践的教师专程到吉首四中参观学习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紧接着又在学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推动了全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现在,全区各校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环境宜人。

学校利用美化、绿化、教育化的校容校貌熏陶学生。

一进校门,便见校训。

宣传窗口内容经常更新,文化走廊,学习园地潜在地影响着学生。

学生在学校里感觉到舒畅清新,觉得学校是幸福乐园。

校园文化建设在对学生的“陶情”、“冶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控流保学工作,提高了普及义务教育质量。

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各校加快了建立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进程,利用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培养学生情绪、言论和行动上的共同倾向。

学校开展了以“向向荣同学学习”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要求争做新时期的新“三好学生”(好学生、好公民、好子女)。

还开展了重新学习、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指导他学生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②.正面引导。

就是让学生直接熟悉、明确公民道德、价值观念、法制观念的含义和意义。

A.直接宣讲公德法则价值、意义。

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少先大队辅导员利用团队活动时间集会或班级组织学习。

B.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强化道德、价值、法纪、规则。

学校通过开展“法律小知识抢答赛”和“争做十佳小公民”的评选活动,全校共评出9名“十佳青年”,分别为:

彭瑞、唐潇、张慧、张胜涛、伍国凡、吴金丽、彭静、彭建波、向微。

举办“文化长廊”,使道德、价值、法纪、规则得到强化。

C.书写、登载有关警句。

D.利用作品、新闻主人公的人格特征,揭示公德法则价值、意义。

E.通过典型报告是如何遵纪守法及正面影响。

F.具体熟悉某种道德法规行为。

a.情景展现。

如开设模拟法庭、角色表演。

b.情景体验。

如通过讲幽默故事,凸现故事价值,也可以进行行为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理。

着重强调道德、价值、法纪、规则。

c.举办引导学生正确行为的宣传窗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办文化长廊、板报等。

③.警示教育。

即通过反面教材敲响警钟,用恶果警示他们不能这样做。

A、通过张贴大量宣传图片,组织观看。

如:

恶性交通事故宣传图片、禁毒宣传图片等。

B、组织“问题学生”去看守所参观,请公安干警讲话,并由在押犯罪分子现身说法,接受警示教育。

④.综合实践。

即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具体感悟。

A、纪录遵纪守法行为。

由团支部、班委会、少先大队长记录学生遵纪守法情况,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时间,进行播放,然后进行分析评判。

B、写反思日记。

小学生最喜欢这种实践活动,它可以促进自我进步。

C、布置实践作业。

注意做好记录报告。

⑤.自我提高。

即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理。

A、由班主任或团支部、少先队辅导员提出建设性意见:

行为为啥不对?

应该怎样做?

B、现场改正错误行为。

C、现场表扬正确行为。

2.、“六式”即在进行实践与研究时采用榜样示范、说服教育、情境感染、意志磨励、社会实践、齐抓共管等六种操作方式。

①.榜样示范。

即让学生学有榜样。

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道德规范具体化。

未成年人可塑性极强,抢占他们心理空间的早期道德世界,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潜在意义。

而他们的情感往往带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化,极易受具体事物的感染。

运用榜样示范法,首先是要求教师处处率先垂范。

参加研究和实践的广大教师每天都与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他们在讲道德知识时,用褒扬和谴责的对比语言对道德评价对象进行肯定或否定,促进了未成年人评价能力的提高,使自己的学生的道德情感逐步趋于深刻、稳定。

每年中学生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