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507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颂》教学课例.docx

《黄河颂》教学课例

《黄河颂》教学课例

张店中心中学刘子标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第二单元“爱国作品”里第一篇歌词,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她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作品特别适合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能充分感受其意蕴,是朗读教学的好教材。

【学生分析】:

这批学生大都出生于九十年代,他们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生活优裕,没有遭遇过战争与离乱的痛苦。

他们可能“少年不识愁滋味”,国破家亡的伤痛,保家卫国的激情要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有一定难度。

但是七年级的学生也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孩子很情绪化,教学时只要创设好情境、引导得法定会调动学生情绪,产生共鸣。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要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指导朗读、领会情感。

【设计理念与思路】:

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1、以人为本:

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上,教师是设计理念与思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

2、以读为主:

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3、采用多媒体声像手段:

创设情景,提高效率。

让学生在动情的氛围里,情操受到陶冶,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⑵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

   ⑵ 重视运用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⑶ 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 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

   ⑵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教学重点】: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

2.培养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

重视运用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教学方法】:

读、悟、赏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大家看,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颂VCD,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

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

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

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示光未然相片和人物简介幻灯片)在听到这篇作品的朗诵时,心情异常激动,连续用六天时间,写出了史诗性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首歌唱彻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激励中华儿女,抗战杀敌,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黄河大合唱》共8个乐章,其中流传最广的有《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

(出示8个乐章名字幻灯片:

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今天,我们来学习歌词《黄河颂》。

  1、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所要达到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些目标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检测的标准。

(多媒体显示)

  2、运用多媒体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

3、师生一起扼要说说对黄河的观感。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首先范读课文第1小节的朗诵词部分,并以此节为例,作朗诵方法指导:

   ⑴ 将第1小节默读1遍,了解大致内容与句式特点。

   ⑵ 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多媒体显示)。

   ⑶ 轻声试读几遍。

   ⑷ 大声朗读,音量以能够听清自己的声音为准。

2、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强调“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气魄、九曲连环”中加点词的读音。

(多媒体显示)。

同学们,朗诵这首诗应把握住怎样的感情基调?

豪迈、赞美、有激情、有气势。

(多媒体显示)。

3、全班齐读,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我们在来看《颂黄河》中,哪一句浓缩了作者所有情感?

——“啊!

黄河!

三个“啊!

黄河!

”分别要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

深情/坚定/激昂。

(多媒体显示)

你能读出它们的层次吗?

试试看。

  4、分角色表演朗诵,全体起立,教师读朗诵词部分,同学读歌词部分。

三、合作探索,进行赏析(多媒体显示问题)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由哪个词引出的?

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

由哪个句子引出的?

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4、诗人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怎样理解“铁的臂膀”?

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6、诗人写黄河的意图是什么?

7、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

  各小组按要求讨论探索,记录要点,踊跃发言后,师生一起明确上述问题的答案。

(多媒体显示)

 明确1: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明确2:

“望”英雄的气魄,伟大、坚强 

明确3:

三个“啊!

黄河!

”引出的内容,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课文是从自然特点、地理优势和民族贡献几方面赞颂黄河的伟大坚强。

明确4: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明确5: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明确6: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明确7、: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

⑴ 比喻拟人,如“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一泻千里,……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诗句,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

⑵ 反复,如“啊,黄河!

”在诗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

⑶ 还有呼告,如“啊,朋友!

”有助于明确抒情对象,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

四、由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词《黄河颂》,我想听听,你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2)、查阅资料补充下列写黄河的诗句。

(多媒体显示)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                     。

(李白《赠裴十四》)

3.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

4.白日依山尽,                   。

(王之涣《登鹳雀楼》)

5.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六、[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

 序曲 ------   主体 --------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⑵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

   ⑵ 重视运用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⑶ 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 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

   ⑵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教学重点】:

2.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

2.培养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

重视运用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教学方法】:

读、悟、赏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大家看,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颂VCD,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

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

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

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多媒体显示)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示光未然、冼星海相片和人物简介幻灯片)在听到这篇作品的朗诵时,心情异常激动,连续用六天时间,写出了史诗性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首歌唱彻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激励中华儿女,抗战杀敌,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黄河大合唱》共8个乐章,其中流传最广的有《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

(出示8个乐章名字幻灯片:

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今天,我们来学习歌词《黄河颂》。

(多媒体显示)

1、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所要达到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些目标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检测的标准。

(多媒体显示)

师:

《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地答出:

颂!

师:

那“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

生:

“颂”是歌颂,赞颂的意思,《黄河颂》就是歌颂黄河,赞颂黄河。

师:

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

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

(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

2、运用多媒体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

师:

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

(大家纷纷举手)

生:

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

生:

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

生:

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生:

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

……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首先范读课文第1小节的朗诵词部分,并以此节为例,作朗诵方法指导:

⑴ 将第1小节默读1遍,了解大致内容与句式特点。

师:

你认为这节诗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

师:

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

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师: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同学?

(生举手)

生: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