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宪法宣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12.4”宪法宣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4”宪法宣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0日-23日)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的来历,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凸显宪法的神圣,充分体现了中央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
随着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宪法宣誓制度”也很快从文件走入公众的视野,将成为政治生活的新常态,推动法治中国前行的步伐。
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10月27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由于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更由于宪法在整合国家权力、政治架构和权力运行,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完善,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宪法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主要表现在:
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问题,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每年12月4日,国家都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63年前(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部被称为“五四宪法”的法案为年轻的共和国奠定了法制基础。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宪法。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设有宪法日。
如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波兰的宪法日定在每年5月3日。
日本的宪法日也定在这一天。
宪法宣誓制度在国外亦由来已久。
自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制度以后,这一制度被许多国家的宪法规定下来,成为各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一、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将体现国家对宪法精神的弘扬宪法的社会氛围和力量源泉在民众心里,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的基础。
恪守宪法原则、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强化宪法实施,基本前提是全社会学习宣传宪法、信仰宪法,让宪法走下神坛,进入千家万户。
卢梭: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二、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视,宪法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没有宪法,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
在很大程度上讲,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确立民主的国家制度,有了民主,法治国家才得以建立;
民主这个国家制度的基石,也是依赖宪法来维护和保障的;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三、设立国家宪法日,将凝聚社会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执政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愿望需主要通过宪法这个平台表达出来,通过宪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设定价值目标、凝聚社会共识、协调利益关系,并通过宪法实施来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
四、设立国家宪法日,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价值取向。
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才能从根本制度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
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五、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宪法实施。
习总书记指出: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保证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年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
全面推进依法建国,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关于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全面推进依法建国,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实现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实现科学立法,必须创建并完善科学的立法程序,全面推行民主立法、开门立法。
科学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全面推进依法建国,(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举措是坚持严格执法“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法律得以严格执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强化法律的实施和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
“正义不实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要坚持严格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全面推进依法建国,(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是确保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对全民守法的价值指引,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法的规定应承担的责任,而对于人们的行为产生的一种调整、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法律在权力、利益、关系、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干预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同案不同判的结果,弱化了法律的指引作用。
手持宪法面对国徽宣誓,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向宪法宣誓,就是要增强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感,在精神的洗礼中认清自己肩负着维护宪法尊严、加强宪法实施的责任与使命。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宪法宣誓誓词,谢谢观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