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596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秋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Word格式.docx

B

2、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

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D

3、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不应撤销缓刑,单对所发现的罪应当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C

4、某甲是某国有供销公司经历,为了牟取暴利,以单位的名义购进200吨工业用酒精,掺水勾兑后冒充食用白酒出售,获款200万元,获利5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

该假酒售出后,致数十人死亡或者伤残,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A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B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C对某甲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D对某甲应当按照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5、关于盗窃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C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不计入盗窃数额

D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按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不需要实行数罪并罚

6、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边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甲某不构成犯罪

7、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全部社会关系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

8、甲某为泄愤,在夜晚先后到乙、丙、丁三家打谷场(不在一起)上放火,烧毁乙某稻谷3000公斤,稻草2000公斤;

丙某稻谷5000公斤;

丁某稻谷3500公斤,稻草2万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5万元。

甲某的行为:

()

A构成放火罪

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不构成犯罪

9、关于驱逐出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既可以对中国公民适用,也可以适用于外国人

10、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A缓刑

B减刑

C假释

D免除处罚

A

11、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日期与刑期的关系是:

A羁押1日折抵2日

B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C羁押1日折抵刑期半日

D羁押日期不可以折抵刑期

12、构成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方法是()

A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B暴力、胁迫方法

C欺骗方法

D要挟方法

13、犯罪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4、某甲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液化石油气站的业务,由于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液化气罐爆炸。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3人死亡的后果。

某甲构成:

A过失爆炸罪

B危险物品肇事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

15、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行法定原则?

A禁止适用习惯法

B禁止类推制度

C法有普遍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16、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1年

17、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是()

A犯罪的动机不同

B犯罪的目的不同

C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D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1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贩卖毒品

C绑架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19、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

A主观要件有机统一

B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C法律事实有机统一

D主观和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20、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其女儿刺死。

他携带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

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

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预备)

C故意杀人罪(中止)

21、甲某是某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80余万元的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80万元的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的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A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为160万元

B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

C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160万元

D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80万元

22、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

A判处管制

B判处拘役

C处以罚金

D并处没收财产

23、甲某因为被工厂辞退,遂对厂长乙某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

随后用七管炸药制成三个炸药包,于某日下午到乙某家院内。

见乙某正在睡觉,便先后点燃一个四管和二管炸药制成的炸药包,扔进乙某家房内,发生两次爆炸,均被乙某和其子躲过,仅炸坏一些家具物品。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爆炸罪

D报复陷害罪

24、24岁的青工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

一日,张某带小涛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而亡。

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里态度是什么?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25、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确定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

A犯罪分子本人的经济状况

B犯罪情节

C犯罪分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D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多选题(共25题,50分)

1、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A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

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

该女说,地太湿。

甲某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

这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的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

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去。

C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出的数量。

D就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

甲某回家

AC

2、甲以其饭店雇佣服务员为诱饵,从外地诱骗来少女乙等8人,住进旅店。

然后与当地发廊、宾馆的老板串通,联系嫖客,安排少女卖淫。

对于有的不从者,以打骂甚至毁容相威胁,逼迫卖淫。

有位少女害怕不愿从事卖淫,甲将其强奸,以此打破贞操观念,而后迫使其卖淫。

A触犯组织卖淫罪

B触犯强迫卖淫罪

C触犯强奸罪

D应当以组织卖淫罪一罪定罪处罚

ABCD

3、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以抢劫罪定罪处刑的,其主观目的必须是:

A窝藏赃物

B抗拒抓捕

C毁灭罪证

D打击报复

ABC

4、犯抢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情节有:

A入户抢劫的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C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持枪抢劫的

5、关于罪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罪过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B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能以行为前或者行为后的为准

C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不认为犯罪

D前罪和后罪均构成同一罪名

6、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