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2593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三、操作方法

     四、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因素

     五、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的并发症

     六、中心静脉压变化的意义

  第3节肺动脉压监测

一、导管的种类和结构

二、插管技术

三、肺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四、插入肺动脉导管的并发症

五、直接左心房压测定

六、肺动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监测的价值

七、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演算数据

第4节 心输出量监测

一、创伤性心输出量测定

    二、无创伤性心输出量测定法

  第5节射血分数监测

     一、超声心动图

     二、核素血管造影

     三、磁共振成像

     四、计算机体层摄影

  第6节氧供需平衡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一、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二、氧输送(DO2)和氧消耗(VO2)

  第7节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评价

 

第83章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麻醉和ICU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大手术和抢救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

可分为无创伤性和创伤性两大类;

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non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是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粘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无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通常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利用各种监测仪或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项生理学参数。

通过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演算就可获得数量的概念,从而可深入、全面地了解病情,极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的评价。

本章重点介绍中心静脉压,周围动脉压和肺动脉压测定的方法,操作步骤和临床价值;

兼及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

  

  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SBP);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BP);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博压,间称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AP)。

动脉血压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因此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动脉压监测,又名血压监测,是围术期最基本的、简单的心血管监测项目。

是反映后负荷、心肌氧耗与作功、以及周围循环的指标之一。

血压的监测方法可分为两类:

无创伤性测量法和有创伤性测量法。

一、无创伤性测量法

  无创伤性测量法可根据袖套充气方式的不同,分为手动测压法和自动测压法两大类,前者包括搏动显示法、听诊法和触诊法;

后者分为自动间断测压法与自动连续测压法。

  

(一)手动测压法

 为经典的血压测量方法,即袖套测压法。

该法所用的设备简单,费用低,便于携带,适用于一般手术病人的监测。

但用手法控制袖套充气,费时费力,不能连续监测,不能及时反映病人血压的变化。

 1、搏动显示法(oscillatorymethod)使用弹簧血压表袖带充气后慢慢放气观察指针摆动最大点为收缩压,而指针摆动不明显时为舒张压,舒张压只能作粗略估计。

 2、听诊法(auscultatorymethod)是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利用柯氏音(korotkoffsound)的原理。

柯氏音是血压计袖套放气后在其远端听到的声音,典型的柯氏音可分5个相,当袖套充气后放气,开始听到响亮的柯氏音(第1相开始),即为收缩压;

柯氏音变音时(第4相开始,音调变低)为舒张压。

至于舒张压测量究竟在柯氏音减弱或消失时读数,尚有争议。

  3、触诊法(palpatemethod)将袖套充气至动脉搏动消失,再缓慢放气,当搏动再次出现时的压力值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后出现水冲样搏动,后突然转为正常,此转折点为舒张压。

此法适用于低血压或低温时、听诊有困难者,触诊法读数的血压值较听诊法低。

  手动测压法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1)袖套:

袖套使用不当是导致手动测压出现误差的最常见原因。

太窄或包裹太松,压力读数偏高,袖套太宽,读数相对较低,一般袖套宽度应比上臂周径大20%。

  

(2)肥胖病人或婴儿测压时应注意其准确性。

肥胖者手臂较一般人粗而不结实,即使使用标准宽度袖套,充气后部分压力仍作用于脂肪组织,故读数就不够准确。

小儿袖套宽度应覆盖上臂长度2/3,婴儿只宜使用2.5cm的袖套。

  (3)放气速度:

放气过快测量值偏低,尤其在心率偏慢时。

以3mmHg/s或每次心跳放气2mmHg放气速度可提高测压的准确性。

  (4)校对:

血压计定期校对,误差不可超过?

3mmHg。

  

(二)自动测压法

 自动测压法又称自动化无创测压法(automatednoninvassivebloodpressure,NIBP),是当今临床麻醉和ICU中使用最广的血压监测方法之一,是80年代心血管监测史上又一重大发现。

 1、自动间断测压法主要采用振荡技术(oscillometry),即上臂缚上普通橡胶袖套,测压仪内装有压力换能器、充气泵和微机等,能够定时地使袖套自动充气和排气,当袖套充气压迫肱动脉时,动脉搏动消失,接着逐渐排气,由于动脉的搏动大小就形成袖套压力的变化。

通过压力换能器又形成振荡电信号,经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振荡最大时为平均动脉压。

而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是通过检测压力振荡变化率各方程式而得,收缩压的定点通常取自压力振荡由最大的25%升高至50%时,而舒张压的定点取自压力振荡下降达80%时(图83-1)。

测压仪能自动定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率。

该仪器的特点是对伪差的检出相当可靠,如上肢活动时能使袖套充气暂停,接着测压又自动进行。

不仅如此,在测压仪内还安装了压力的上、下限报警装置。

图83-1(用原版图92-3)

NIBP的优点:

(1)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2)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的病人和拟行各种大小手术的患者;

(3)自动化的血压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

(4)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

  (5)血压超出设定的上下限时能自动报警。

虽然自动测压法系无创伤性和相对安全,但在临床中如不注意合理正确使用,频繁测压、测压时间过长或测压间隔太短,有发生疼痛、上臂淤点和淤斑、上肢水肿、静脉淤血、血栓性静脉炎、外周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报道,因此,对意识抑制、有外周神经病变、动静脉功能不全及心律不齐者使用时应加以小心。

  2、自动连续测压法与动脉穿刺直接测压相比,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瞬时反映血压的变化。

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法。

(1)Penaz技术:

1973年Penaz首先报道采用伺服指脉测压仪进行连续血压监测,80年代初制成商品后应用于临床。

测压仪包括微机、伺服控制系统、手指套和红外线光电指体积描记器。

于食指或拇指第2节置指套,通过红外线光源发光,红外线透过手指,由光检出器接受,又经手指体积描记器,可连续测量指动脉的大小(直径),再经伺服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路和微机系统,于屏幕上显示SBP、DBP和MAP的数值以及和心动周期同步的动脉搏动波,同时可记录动脉压力变化趋势。

该仪器主要缺点是:

当动脉出现收缩痉挛时,可影响外周动脉血流而导致测量失真。

(2)动脉张力测量法(arterialtonometry):

其原理是在桡动脉部位安装特制的压力换能器,其内部有31个独立监测性能的微型压力换能器,通过电子系统确定换能器在桡动脉上的最佳位置,可取得动脉搏动的信号。

但是换能器的位置移动或受到碰压会影响测压的准确性。

(3)动脉推迟检出法(pulsewavedelaydetection):

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前额、手指)安置2个光度测量传感器,对动脉波延长的部分进行推迟检测。

与动脉张力测量法相同,都需用标准的NIBP法校对。

(4)多普勒法(Doppler):

多普勒超声血压计根据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原理,用探头测定充气袖带远端动脉壁运动的声波频率,从而间接测量血压。

同小儿动脉内直接测量的血压相比,SBP相关性好。

其突出优点是在小儿和低血容量状态下测量血压较准确,缺点是不容易准确测定MAP和DBP。

此外,多普勒探头的位置变化也影响其准确性。

二、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有创直接动脉测压法在临床麻醉和ICU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早期用水银或弹簧血压计测压装置,只能测量出动脉平均压。

随着器材的改进和现代化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已可测量血管内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通过换能器把机械性的压力波转变为电子信号,经放大由示波屏直接显示动脉压力波形和由数字标出SBP、DBP、MAP的数值,并可连续记录、储存,供分析研究。

  

(一)创伤性动脉压监测的指征

  1、各类危重病人、循环机能不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外科及颅内手术等病人,均需连续监测周围动脉内压力。

  2、严重低血压、休克和需反复测量血压的病人,以及用间接法测压有困难或脉压狭窄难以测出时,采用直接动脉内测压,即使压力低至30~40mmHg,亦可准确地测量。

  3、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病人需用血管收缩药或扩张药治疗时,连续监测动脉内压力,不但可保证测压的准确性,且可及早发现使用上述药物引起的血压突然变化,如嗜铬细胞瘤手术。

  4、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病人。

  5、染料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时,由周围动脉内插管连续采取动脉血样分析染料的浓度。

  6、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和pH测量的病人,为减少采取动脉血样的困难,以及频繁的动脉穿刺引起的不适和损伤,一般也主张作动脉内插管,既可对循环动力学进行监测,又可在病人稳定状态下采样,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直接周围动脉内测压方法简便,效果确切,且可利用简单的测压计。

操作虽带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并发症较少,也不太严重。

若注意操作技术,减少损伤和污染措施,当可对病人利多弊少。

  

(二)周围动脉插管途径

  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够大、可扪到搏动,均可供插管。

具体选用何处动脉要结合手术部位、麻醉和手术时病人体位、局部动脉通畅情况以及预计留管的时间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该选择即使由于插管引起局部动脉阻塞,其远端也不会发生缺血性损害的动脉。

桡动脉常为首选,此外肱、股、足背和腋动脉均可采用。

 1、桡动脉最常用是左侧。

在腕部桡侧腕曲肌腱的外侧可清楚摸到桡动脉搏动。

由于此动脉位置浅表,相对固定,因此穿刺插管比较容易。

桡动脉与尺动脉在掌部组成掌深、浅血管弓,形成平行的血流灌注。

桡动脉插管后发生了阻塞或栓塞,只要尺动脉平行循环良好,手部血流灌注不会引起障碍。

因此在作桡动脉插管前可测试尺动脉供血是否畅通。

清醒病人可用改良Allen试验法测试。

操作步骤如下:

 

(1)病人若手部寒冷,应先将手浸于温水中,使动脉搏动更清楚,且便于察看手掌部的颜色。

 

(2)测试者用手指压迫桡动脉,终止血流;

嘱病人将手举过头部并作握拳、放松动作数次,然后紧紧握拳(图83-2A)。

 (3)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