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501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皖江名校届高三最后一卷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D.硬化油不容易被空气氧化,故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基本知识,要求记住各类有机物物质的性质及相关概念,弄清诸如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区别。

2.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经有相当大的成就,以下对古代文献中有关记载的化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

化学解释

A

《开宝本草》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制取KNO3可“煎炼而成”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格物粗谈》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C

《本草纲目》

“烧酒非古法也,白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D

《徐光启手迹》

“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

“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A.AB.BC.CD.D

制取KNO3要利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性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乙烯有催熟果实成熟的作用;

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地方法用蒸馏的方法;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大多数金属。

结合以上分析,A.“煎炼而成”涉及蒸发结晶操作,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来制取KNO3,故A错误;

B.成熟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成熟红柿成熟,故B正确;

C.烧酒的酿造方法为:

加热浓酒和糟,利用沸点不同,将酒蒸出,然后用器皿盛装冷凝后的馏分,即为蒸馏,故C正确;

D.根据“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判断“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的成就,要求对古代文献中有关记载的从化学视角作出解释判断,所涉及问题为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操作等,考的较多的是蒸馏,要注意蒸馏和蒸发的区别。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丙烷也称新戊烷

B.苯和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C4H10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橡胶和玻璃均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如合成橡胶。

高分子化合物还有一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和天然橡胶等。

A.2,2-二甲基丙烷主链上有三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两个甲基,也可称为新戊烷,故A正确;

B.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卤素单质等发生加成反应,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由分子式C4H10O看出属于一元醇,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等于丁烷等效氢原子的数目,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别有两种等效氢原子,所以C4H10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正确;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D。

本题C选项找C4H10O属于一元醇的同分异构体,可看作是-OH取代丁烷中的一个氢原子,因此通过分析丁基有4种异构体迅速解决。

4.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

H2O2>

Fe3+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溶液变浑浊

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故而盐酸能制得硅酸。

向溴水中滴加苯

液体出现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接近无色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

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溶液变成蓝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答案】C

【解析】A、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会形成HNO3,因此溶液变为黄色,有可能是HNO3氧化Fe2+,选项A错误;

B、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B错误;

C、向溴水中滴加苯,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液体出现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按近无色,选项C正确;

D、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最终会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涉及氧化还原、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等知识,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酸的强弱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A、B,注意:

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为隐含条件,为易错点;

利用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时必须用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否则无法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只能说明酸的酸性强弱而已。

5.如图所示的C/Na4Fe(CN)6--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在放电时做正极,充电时做阴极

B.放电时,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

NaxC-e-=Na++Nax-1C

C.电池工作时,Na+向电板b移动

D.该电池通过Na+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回正极,电解池中,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中离子定向移动传递电荷,阳极上失去电子,流回电源正极,从图中电池放电电子流动方向知电极b是原电池负极,电极a是原电池正极;

从充电时电子移动方向知,a是电解池的阳极,b是电解池的阴极。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要注意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反应,充电过程为电解池反应,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Y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W与X是同主族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X<

YB.Y3X和Z3X4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氢化物沸点X<

W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

W

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为N2,故X为N;

Z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故Z为Si,Y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比Si的原子序数小,比N的原子序数大,则Y为Na,W与X是同主族元素,则W为P。

综合以上分析,X为N;

Y为Na;

Z为Si;

W为P。

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N3->

Na+,A错误;

B.Na3N含有离子键,Si3N4含有共价键,B错误;

C.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氢化物沸点NH3>

PH3,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

P,所以酸性H2SiO3<

H3PO4。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记住一些物质的用途对推断很有必要,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7.常温下,向100mL 

0. 

1mol/LNH4Cl溶液中,逐滴滴加 

1mol/LNaOH溶液。

NH4+和NH3·

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NH3的逸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M点时,n(H+)-n( 

OH- 

)=(0.005-a)mol

C.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

不断增大

D.当n(NaOH)= 

0.01mol时,c(NH3·

H2O)>

c( 

Na+)>

c(OH-)

图像中有三个特殊点,起点为0.1mol/LNH4Cl溶液,M点为n(NH4+)=0.005mol的溶液,终点为加入0.01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的溶液。

A.NH4+水解促进水的电离,M点溶液中c(NH4+)减小,对水的电离促进的减小,所以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A错误;

B.在M点时,根据电荷守恒,n(NH4+)+n(H+)+n(Na+)=n( 

)+n(Cl-),此时n(NH4+)=0.005mol,n(Cl-)=0.01mol,n(Na+)=amol,所以n(H+)-n( 

)=(0.005-a)mol,B正确;

C.NH4++H2O

NH3

H2O+H+,Kh=

,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c(NH3

H2O)不断增大,所以

不断减小,C错误;

0.01mol时,NH4Cl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NH3

H2O的混合溶液,由于NH3

H2O发生电离,使c(NH3·

H2O)<

Na+),故D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

B。

根据各点溶液的成分,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关系进行分析,C选项是难点,NH4++H2O

,利用水解常数只跟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为定值,则c(NH3

H2O)与

成反比,c(NH3

H2O)越大,则

越小。

8.环已酮是工业上的一种重 

要有机合成原料和溶剂.实验室制备原理为:

,其反应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夹持装置加热装置略去):

已知:

物质

沸点(℃) 

密度(g·

cm-3,20℃)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2

能溶于水

环已酮

155.6(95)

0.948

微溶于水

(注: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物的沸点)

(1)制备产品。

通过仪器B____ 

( 

填仪器名称)将酸性Na2Cr2O7和H2SO4混合溶被加到盛有环已醇的三颈烧瓶A中,通过______( 

填序号)方法加热到55-60℃进行反应。

a.酒精灯加热b.油浴加热 

 

c.水浴加热

(2)分离粗品。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主要含环已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试解释无法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提纯环已酮。

①在收集到的粗品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③过滤,蒸馏,收集151-156℃馏分,得到精品。

(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b进从a出

B.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C.装置B中也可加入Na2Cr2O7和稀盐酸混合溶液

D.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搅拌

(5)利用环已酮做萃取剂可分离含Co2+、Mn2+的溶液,根据下图信息可判断,将pH范围控制在_______左右时可分离出Mn2+。

【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