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34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襄城高中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襄城高中高二09月份月考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45题,共分,第Ⅱ卷为41-43题,共50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2、第Ⅰ卷、第Ⅱ卷均完成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纸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计50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计40分)。

1.如图是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B.2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5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D.尿素、生长激素、乙酰胆碱都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2.下列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B.肝糖原的合成

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D.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3.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

C.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4.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

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和每一种成分呈动态平衡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B.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D.人体要维持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

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广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一致的

7.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

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8.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用针刺指尖,正确的判断是()

A.能缩手,感觉疼痛       B.不能缩手,感觉疼痛

C.能缩手,无感觉        D.不能缩手,无感觉

9.以下左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右图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左图①处Na+通道开放;④处K+通道开放

B.右图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Na+

C.右图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D.左图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0.右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传至b时其电荷分布为内负外正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11.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

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12.如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

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13.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在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

B.神经递质从产生到发挥作用需要经过组织液

C.有的细胞既能产生激素,也能接受神经递质传来的信号

D.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

14.关于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B.激素的分泌可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C.临床上常通过检测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D.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都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

15.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炎热时,人体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

B.人体持续39℃高烧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属于非条件反射

16.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17.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18.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曲线,下列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和饥饿时胰髙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19.负反馈调节是机体和生态系统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B.玉米体内合成的赖氨酸过多时,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20.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

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1.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实验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B.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D.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2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②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④给母牛喂食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其卵子的成熟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3.下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机体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饲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C.气温降低——甲状腺激素

D.进食——胰岛素

24.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且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5.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D.淋巴因子能特异性消灭抗原

26.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产生的有只有①②③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de段斜率大于bc段,说明二次反应产生了更多的效应T细胞

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27.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28.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9.效应T细胞能释放一种插入到靶细胞膜上的成孔蛋白(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相关机理如图,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穿孔素参与调节的方式属于体液免疫B.效应T细胞通过协助扩散释放穿孔素

C.穿孔素能够直接进入靶细胞消灭病毒D.穿孔素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渗透压

30.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

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