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1119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laboratoryinmedicalinstitutions

ZhangJieZhengjunnian

(XuzhouMedicalCollegeTechnologyandIndustryDivision,221002)

Abstract:

Scientific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laboratoryinmedicalinstitutionsisanimportantguaranteeofthelevelsofmedicaltreatment,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andthetrainingoftalentsofmedicine,educa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Aimedattheexistingobviousproblemsinthelaboratoriesofourcollegeconcerningambiguousresearchtargets,lackofexperimentaltalentsandscatteredlaboratoryresources,weputforwardaproposalof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researchlaboratories,trainingtechnicaltalents,buildingresources-sharedmechanism,promotingacademicexchangesandstaffturnover,perfectingscientificincentivemechanism,etc.Andwehavecarriedoutsomereformmeasures.

Keywords:

medicine,laboratory,construction,management,reform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的需要。

实验室的合理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不仅代表学科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及管理水平。

为适应医教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我院医学科研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资源浪费,现综述如下。

1.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是配合学科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日常性的工作。

我院原来各个学科基本都建有或大或小的独立实验室,由各学科带头人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必然造成很多缺陷和问题。

1.1缺乏长远规划和全局观念

原有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由于分科细而全,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分散,不但造成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缓慢,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而且各实验室所分配的面积较小,实验功能不能展开,实验人数受限,工作效率很低。

最终导致实验室建设目标重点不突出,科研条件无法得到改善,难以完成标志性成果,影响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1]。

要想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更大限度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应该建立大型的公共科研平台以减少重复建设。

但公共科研平台建成后如何运作、谁来负责、实验技术队伍如何保障、与原有的学科实验室的关系等,都是必须认真考虑、慎重处理的问题。

公共科研平台以大型共用仪器设备为主,如果在管理体制上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对此,我们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中,针对公共科研平台的建设必须提出宏观的指导性建设目标及细化的管理条例。

1.2忽视科研服务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包括对实验室所属人、财、物的全面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最重要的部分。

多年来实验室管理形成了重物轻人的管理模式,重仪器设备的更新,轻实验技术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实验室人员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

目前不管是毕业后教育或是学历教育,高校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视。

实验技术人员在学校被列为教辅人员,待遇偏低,从而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2]。

因此,加强科研队伍梯队人员的建设,不单单要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研究人员,如何培养实验技术人员,使原来力量分散的实验人员能团结到一起,共同为既定的科研目标服务,也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之一。

1.3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

旧的管理体制使得各学科的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多年来一直处于条块分割、自我封闭、各自为政的状态之中。

实验仪器设备大多由学校投资购置,安置在哪个实验室就归哪个实验室所有,由所有者无偿占有、无偿使用,造成各实验室攀比、竞相重复购置。

但都不愿对外提供协作共用,没有一个共享的机制,造成仪器使用效率不高。

同时闭关自守、各自为政既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造成研究目标的局限和短视,不利于培养科研人员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医教研缺乏统筹安排,极易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实际上,不仅在医学院校,在我国医疗单位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上也存在这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急需在资源配置格局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改革[3]。

2.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医学科研实验室不但是医务、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我们对加强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思考与一些尝试。

2.1强化科研实验室建设

科研实验室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科学、持续发展,创造较好的研究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能代表我校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制定了科研实验室建设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我们强调实验室建设要符合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实验室管理则是实验室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

作为实验室管理部门的科技处,不仅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对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体制调整、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加强管理,使其协调发展。

2.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科研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关系到医院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的关键。

对于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的选拔与培养,各单位都很重视,已有一整套机制和方法。

我们在此更强调的是,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科研仪器设备日益精密复杂,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培养一支既是专门人才(掌握一种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又是通用人才(熟练操作普通设备,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使其做到“一专多能”。

实验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更好地发挥高端设备的功能。

2.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医学科学的发展与渗透,使各个学科、领域使用的实验设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相同或类似,一些功能实验室,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室等,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存在共性,这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成为可能。

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各学科实验室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提高了实验室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是建立独立的具有配套设备的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有自己的负责人和负责每台大型仪器的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完全开放性的科研平台。

新申购大型仪器设备充分考虑其共用性,严格对申购仪器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估论证,确保其配备的合理性,避免人力、物力、资金的分散与浪费。

同时加强实验室间的横向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措施,鼓励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设立必要的设备运行补助经费和设备开放基金,用于其维护维修,使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经费上的保障。

2.4学科交流与人员流动

为了克服传统的科研实验室研究方向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人员流动,促进学科科研方向的拓展,及新的科研平台的构建。

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人员流动,离不开实验室的开放,在开放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努力做到:

一是鼓励研究人员通过讲座、沙龙、课题汇报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各学科间进行广泛的学习交流,各实验室互相协作,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开展更大规模、更具有创新性的前沿课题的研究;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学习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设计出更富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同时也积极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邀请大师级专家来院讲学,获得信息、开拓思路;

三是走出学校,与外单位高水平的实验室合作,建立与这些单位的正式协作关系,取长补短,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2.5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科研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绝不能忽视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科研潜能。

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并体现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如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实施、数据管理、成果奖励等过程。

对获得重大课题的课题组在人力、物力、资源的占有与利用方面给予倾斜,配备技术人员,帮助课题研究人员顺利组织实施课题计划,争取早日获得更大的成果。

鼓励研究人员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并给予精神、物质的奖励,在晋级晋升方面优先考虑。

对于没有获得基金资助但有创新性的青年科研人员,或对于有希望产生重大突破的研究方向,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多渠道多方面激发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更好的科研佳绩。

总之,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能,取决于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最终使实验室不仅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结出科研硕果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叶茂,刘嫣.综合性医院科研实验室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探讨.卫生软科学,2001:

15

(1):

35-37.

[2]王福兴,高玉峰,刘亚龙.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浅谈.实验室科学,2008;

1(3):

114-116.

[3]姜红,朱同玉,黄锦培,叶茂,符逸,徐治国.综合性医院科研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

19(3):

149-150,137.

作者简介:

张捷,女,1968年2月,山东烟台,本科,高级实验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

15996971779,

详细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徐州医学院科技与产业处,22100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