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0869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政策导向:

分类管理,产教融合,立足长远。

职教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中有重要意义(每年新增劳动力中70%来源于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优人才梯队的重要路径。

正因如此,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尤为重要,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三项配套政策。

职教改革的短期催化体现在2019年高职院校100万的扩招计划,长期方向是产教融合,旨在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1+X”机制将为高校带来多元收入。

与此同时,《民促法》正式开启分类管理时代,伴随地方政策的落实与细化,我们认为民办高校将实现从非营利性向营利性的平稳过渡,保持自主办学的市场化与灵活性,在扩张速度与盈利能力上享受更大的弹性。

成长路径:

收购虽是必经之路,内生增长仍不可小觑。

①内生增长:

学校内生增长主要依赖于在读人数的增长,其跳跃式快速增长来源于伴随校区扩建、专升本期、独立学院转设期、新增专业带来的学额增长,其中专升本和独立学院转设带来的学额快速增长周期在6年左右;

学费提价通常以三年为周期,平均每年边际影响在3-5%左右。

②外延收购:

单体学校受制于土地面积和容量,长期增长空间有限,要实现更长周期维度的增长则需要外延扩张。

在本科牌照趋紧的背景下,叠加鼓励独立学院转设的政策红利期,收购成为更优路径,收购独立学院是获得本科牌照最高效的路径之一。

2017年至今,民办高教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化平台加速整合,集中度提升(前8家公司学校数量市占率6.4%)。

各个高教集团差异在哪里?

①区域差异:

民办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属性。

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毛入学率低的区域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如云贵川、甘肃、江西等中西和西南部地区)。

②单校运营:

三大定量看质地(录取分数线/报道率/就业率),三大拐点看成长性(扩建期/专升本期/转设期),中教/民生/新华/科培教育旗下分别拥有4/3/3/1所处在以上周期的学校,且旗下拥有更多竞争力较强的学校。

③集团办学:

综合考验收购能力、资金能力(自有资金/融资成本率/有息负债率)、整合能力三大要素,其中中教/民生自有资金充足,杠杆率低且融资能力较强,初步验证自身整合能力,判断后续持续收购和整合投入实力依然强劲;

科培/新华依然有自有资金支持外延,收购能力尚需时日验证。

民办高教是毛入学率目标的重要支撑,是技能型专业人才力量的重要供给。

伴随《职教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的落地,政策导向和发展方向基本明朗。

资本市场进一步加速整合,民办高教进入内生+外延双重驱动的增长阶段。

一、民办高教在高等教育中承担重要角色

根据升学路径,学历教育可按两大维度分类:

横向根据年龄段可以分为四大阶段:

学前教育(幼儿园,0-6岁)、初等教育(小学,7-12岁)、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12-18岁)、高等教育(大学,18-22岁)。

纵向根据培养方向分为学科型教育、技能职业型教育、成人教育。

本文“高等教育”主要涉及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下文称“专科院校”)。

注:

完全初中代表初中和高中一贯制的学校;

小学和初中阶段均为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因此职业初中也归为普通初中口径

1、民办高校数量占比30%,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提供者

民办高校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

“把优化存量高等教育资源摆在首要位置,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将我国高等教育从总体上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

”在该分类体系下,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专科学校基本都是职业技能型学校,其中民办学校数量占比30%;

本科学校中民办本科是应用型高校的主力,占比50%。

筛选条件为:

研究型高校中名字以“大学”结尾命名,应用型高校中名字以“学院”结尾命名。

民办本科中另有7所是合作办学学校

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等院校2631所,其中民办746所(占比约28%),每年平均新增6-8所。

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631所,其中本科院校1243所(包括265所独立学院)、占比47%,高职高专1388所、占比53%。

本科院校中,民办院校有426所(包括9所中外/港澳台合作办学,以及265所独立学院),占比34%;

专科院校中,民办院校有320所(包括2中外合作办学),占比23%。

以高等教育学校数量为100%基数计算,民办本科、民办专科、公办本科、公办专科分别占比16%、12%、31%、41%。

从学校人数看,整体高校在校人数保持低单位数增长,其中公办在校人数规模稳定略增,民办本科和民办大专贡献主要增量。

2012-2017年,整体在校人数从2391万人增至2754万人,年复合增速在3%左右,公办本科及专科稳定在2%-3%左右,民办本科增速在3%左右,民办专科增速在5%,高于其他增速。

从招生人数看,本科招生人数的民办比例稳中有升,专科招生人数的民办比例基本持平。

2017年国内高等教育招生人数761万,同增1.7%,2012-17年CAGR2%,增速稳定,其中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招生411/351万,民办占比分别为25.1%/23.4%,同比变化+0.2/-0.2PCT。

2、经费占比下降的背景下,毛入学率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政府政策扶持、居民对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等因素推动下,国内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

作为衡量教育普及程度的毛入学率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8年的23.3%提升至2016年的42.7%,提前完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36%毛入学率)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40%毛入学率)的预定目标。

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仍有较大差距,远低于欧洲的64%和北美洲的87%。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目标达到50%,在校生人数达到3680万人,未来3-5年,高等教育的学生增量主要是依靠毛入学率的提升。

实现毛入学率目标,民办高校将成为重要承载者。

2012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

在优化存量、做优增量的基调下,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升主要由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民办院校带动。

从教育经费角度看,近两年教育经费向义务教育倾斜,高等教育占比下降。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占比逐年提升至30%以上,高等教育经费占比从2013年28.4%降至27.4%,下行趋势明显。

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经费占比下降速度更为显著,占比从2013年31.8%降至2017年28.3%。

而在这部分国家财政经费投入中主要用于公办学校办学,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在总经费中占比不足1%。

2008-2016年,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比总教育经费始终维持在0.5%左右。

除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以外,省级教育经费在经费分配上也以公办学校为主。

因此,高等教育的办学需求需要依托社会办学力量消化。

3、预计民办高教规模700亿左右,五年CAGR8.6%

综合考虑出生率、高教招生和办学政策指导方针,预计2018年高等教育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学费假设:

民办学费维持5%年均增速,公办学费维持2%增长。

预计2017年民办本科1.2万/学年学费,民办专科8500元/学年学费。

),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至2600亿元,CAGR5.6%。

其中民办高教规模2018年700亿左右,预计到2023年有望达1100亿,CAGR8.6%。

核心假设如下:

适龄人口逐年下降:

2000年-200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从1.40%降至1.21%,传导至在2018-2022年,将导致高等教育岁适龄群体的逐年减少。

通过历年出生人口推算19-22岁理论出生人口、考虑死亡、迁移、中途辍学等流失,得到2017-2022年,适龄人口将从6100万人降至5200万人,以-3%复合增速逐年下降。

考虑死亡率流失人口

经测算,要实现毛入学率提升目标,在校人数需保持年均2.4%的增长。

2017年公办/民办在校人数增速分别为2%/2.7%,1)根据教育部及“十三五规划”等“优化存量”的政策指导方针,我们预计民办在校人数增速高于公办,公办在校人数增速维持稳定。

2)民办在校人数中,专科院校学生数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2017年占比38.8%,提升1PCT。

相应地,毛入学率稳步提升,预计2017-2022年,毛入学率预计将从45.2%提升至53.5%,在读人数维持在2800万人左右。

二、政策导向:

分类管理,产教融合,立足长远

1、《职教改革》和配套政策相继落地,产教融合+“1+X”是重要方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印发,强调职教战略地位。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称“改革方案”),职教改革核心在于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其与普通教育赋予同等重要的地位,为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方向定基调,即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发布配套政策和方案,执行力度之强突显此次职教改革的重要性,包括《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

职教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中有重要意义,是为国家培优人才梯队的重要路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职教与普通高教同等重要。

以每年出生人口粗略推算,经过层层考试筛选洗礼后,近1700万出生人口中,最终仅400万人进入本科。

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中职和高职在内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70%。

职教改革的短期催化体现在2019年高职院校100万的扩招计划。

2019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高职院校主要以高等专科为主,包括部分专升本院校,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761万人,同增1.7%,其中专科院校招生351万(占整体招生的46%)、同增2.2%,若以专科院校为基数测算2019年扩招30%高职学额。

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制定具体执行政策,如山东省已开始全面摸排各大院校最大容量;

四川省已针对各大专院校下达具体扩招学额指标。

未来,政府可能采用学费补贴、助学贷款等形式拉动真实学额需求。

职教改革的长期方向是产教融合,旨在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1+X”机制将为高校带来多元收入。

对于高校来说,产教融合是解决就业的高效路径;

“1+X”制度试点方案增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评价体系,打破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明确界限,2019年首批启动已确定的五个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在1+X的机制下,高校可借助自身师资、品牌、专业等优势向社会开放职业培训,同时获得多元收入。

对于企业来说,职教改革鼓励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并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支持,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合作培养的方式满足岗位需求,缓解结构性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