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
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
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
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
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
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
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
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
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
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
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
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
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
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
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
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
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
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
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
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
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
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
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
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
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
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
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
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
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
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
“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
18世纪。
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
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
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
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
第二组恰恰相反。
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
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
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
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
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
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
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
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
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
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
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