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0450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电站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

经休息、补充含盐饮料后,上述症状在短时间内即能消失。

如不及时处理,将进一步发展为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除有中暑先兆的症状外,同时还有下列一些表现,这是中华医学会讨论制定的诊断标准。

(1)在38°

C以上。

(2)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现象。

(3)早期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快等。

重症中暑:

除有上述症状、并有昏迷或四肢抽搐者,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二、发生中暑急救措施

1、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发生中暑均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2、补充水及电介质。

给患者补充含盐清凉饮料或含1‰-3‰食盐的凉开水。

3、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

口服人丹;

十滴水;

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三、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并非电风扇加清凉饮料了事,中暑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保证高温职工吃好、睡好、休息好、炎热期间调整作息制度、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增加工间休息次数以及设立工间休息室或搭凉棚等。

2、顶着烈日在户外工作,体力消耗大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在烈日下暴晒,随身可携带湿毛巾、冰袋等防暑,并注意劳逸结合,每工作一段时间找阴凉处休息一下,还应多喝加盐温热水,不可图一时之快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以防汗毛孔宣泄不畅,散热困难诱发中暑。

另外不要在室外露宿。

因为当人睡着以后,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机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

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3、科学合理的饮食。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切忌节食。

4、做好防晒措施。

消除、减少热源或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如搭凉棚、屋顶喷水等。

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加强通风、尽可能应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如充分利用有挡风板的气楼等。

在机械通风中,排风设备的安装应避免排风短路,如风机安置在门窗上方时,应将临近的门窗关闭,才能起到排出车间中热风的效果。

5、做好个人防护。

特别在露天工作的装卸、调车、养路、外线通讯、维修等工种,应穿防护装,戴草帽以及携带必要的防暑药品:

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风油精、白花油等。

6、合理饮水。

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

及时补充含盐量1‰—3‰的清凉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7、做好就业前的体格检查。

凡有下列疾病要按医生要求处理:

持续性高血压(II期及II期以上);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壮腺机能亢进以及严重全身性皮肤病等。

四、其他要求

1、上班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严禁穿短裤、着背心上岗。

这样做一是不安全,二是容易被日光灼伤。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过量的日光照射,轻则皮肤红肿、脱皮,重则易造成皮肤病变,所以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2、暑期中务必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分休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不要共用毛巾。

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

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4、地势平坦之处,夏天雷雨天气较多,现场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止雷击;

在雷雨天气里,不要站在高处或高大建筑物、树木、灯桥等处避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电化区段作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要按规定使用电器,不要乱接乱拉电线,自行修理电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5、在工作中万一被蛇咬伤,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在伤口的上方用绳扎好,然后用手将蛇毒挤出,可放在自来水下冲洗,敷好蛇药,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送医院治疗。

6、发现中暑病人应互相关心,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扇子扇风或用冷水毛巾擦额部或全身,供给清凉饮料,保持安静休息,严重昏迷的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五、防暑降温卫生知识宣传标语

1、避日晒,多饮水,保睡眠,防中暑。

2、夏季外出要防晒,防暑用品随身带。

3、高温天气,请注意防暑降温。

4、合理安排生产,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劳动者健康。

5、加强防暑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6、早晚工作中午休,合理安排防中暑。

六、防暑降温日常小常识

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

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

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

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

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专家建议在盛夏期间,白天关好门窗,拉上窗帘,拒热浪于户外;

晚上可开窗通风换气。

干热天时,室内可常洒些清水。

多喝些茶水和淡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