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0339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告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显然,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且认可较低。

  一位网友接受调查后留言称:

“看着医生马不停蹄地给人看病,我也觉得他们不容易。

可轮到自己看病时,对着医生近乎冰冷的面孔、听着不耐烦的‘命令’,再加上离开医院时手中昂贵的药物,我怎么也抑制不住对医生的不满。

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但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

我觉得,现在医生的医德比以前差了不少。

”此前,中央电视台《时空调查》栏目的调查显示,94%的人认为医生的声望比10年前下降了,41%的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大处方、过度检查、红包、药品回扣所致。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医生是很神圣的职业,受人尊敬、羡慕,这在过去更突出、明显。

“其实现在,医生仍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

只是受医疗资源短缺、医患矛盾等因素影响,一些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一职业的公众地位也有些滑坡。

百姓如何看待医生收入、婚姻

  那么,医生的生活状况在公众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收入情况。

当问及“您认为医生的收入与付出相匹配吗”时,69.55%的受访者认为“偏低”,仅18.05%的受访者选择了“黑心钱”,仅12.40%的人选择了“相称”。

也就是说,不少老百姓虽然对医生的工作有所不满,但大多也意识到,医生的收入与他们的辛苦付出并不相称。

“这个结果多少有点令我意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洪涛说,“这说明老百姓开始站在医生的角度想问题了。

而在此之前,有些媒体和百姓对我们的评价要糟糕多了。

  从事IT行业的小陈告诉记者,他的高中同学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做主治医师。

“月工资才1000元多点,可压力特别大。

我们好几次同学聚会,他都因为工作忙没参加。

看他那么累,却因为热爱这个行业而坚持不跳槽,我们都挺佩服的。

”而乡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经济状况则更为窘迫。

“我们接触过一位北京郊区的乡村医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张炜回忆说,“他一个月只有600元的工资,很辛苦地给别人看病,自己患上了贫血,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钱去医治。

  一位搜狐网友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表示:

“医生的合法收入虽然低,可‘灰色收入’多呀。

既有红包、又有回扣,这些钱不都来自老百姓的腰包吗?

医生不能因为自己赚得少,就来赚百姓的钱啊。

”一位在制药公司工作、和医生打过多年交道的医药代表则有些讳莫如深地告诉记者:

“年轻医生赚得少,可是等熬成高级别的医生,赚钱的机会也就多了。

  其次,家庭、婚姻生活。

当问及“您是否愿意和医生结婚”时,65.71%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

其中,82.5%的人表示,“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照顾家”;

66.9%的人认为医生“老被患者骂”;

33.3%的人选择了“收入低”。

  “照顾家?

我还真没指望过。

他一周能回家吃两顿晚饭就不错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家属略带抱怨地说,她丈夫在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当医生,看门诊、搞科研、开会、申请课题……总有无数的工作要忙。

“有时逢年过节也不能好好休假,一个电话就把他叫走了……去年我们有了孩子,可基本上都是我在带。

每天他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

我真担心,等孩子再长大点,他爸爸有没有时间陪他玩。

”尽管如此,她还是表示理解丈夫。

“他这么忙,也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医生的工作就是拯救生命啊,我当然要全力支持。

  不过,基金经理小宋却不这样认为。

他说自己认识几个当医生的女性朋友,她们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结婚后,她们有时间做家务、带孩子吗?

我的工作也很忙,真要结婚,还得找个能顾家的。

”还有网友把医生想得太恐怖:

“医生整天接触病人和细菌,又要给人开刀,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有点恐怖。

”某三甲医院女医生卢燕(化名)今年快30岁了,却仍孤身一人,“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医院里,好不容易下了班,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谁还有精力到社会上结交朋友呢?

  这一切,似乎与二三十年前的情形相去甚远,那时,“医生”这一职业是人们在挑选结婚对象时的“加分项目”。

“当时觉得,医生有学问,受人尊重。

”一位60多岁的老人表示。

  最后,来自社会的压力。

在“不愿意”与医生结婚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是,医生“老被患者骂”。

对此,洪涛深有体会。

“我们很希望能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但我们不是神,的确可能出现治疗效果不如患者预期的情形。

万一真的没有治好,有些患者或患者家属会说出一些很激烈的言辞,甚至动手打医生。

”在《中国青年报》与丁香园网站近日调查中,60%的受访医生说,亲身经历或见到过同事被殴打的情况。

医生面临“后继少人”

  “赚钱少”、“没时间顾家”、“老被患者骂”,老百姓对医生的这些评价可能导致哪些后果呢?

调查中,对于“你自己是否愿意做医生”,66.0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只有19.93%的人选择了“愿意”。

当问及“是否支持自己的子女做医生”时,60.52%的受访者明确反对,仅15.77%的人表示支持。

  “干嘛要当医生呀。

”小陈说,“风险大,赚钱少,休闲时间也少。

”一位16岁的高中生则表示:

“万一不小心给人开错了药,后果多严重啊。

这么大的压力,我想都不敢想。

”如果你问医生这些问题,说‘不愿意’的恐怕更多。

”洪涛无奈地说,“毕竟普通大众还没有亲身体会过医生的处境。

工资问题、没时间顾家、被骂固然是一方面原因,工作中的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却更令人心酸。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

”张炜强调。

如果社会大众都不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当医生,那后果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要试想想,下一代的医生从哪里来?

如果以后的人生了病,谁来给他们看病?

的确,医生肯定是会有的。

但如果想当医生的人越来越少,那么日后好医生的数量是不是也会随之减少呢?

这对我们的社会将是莫大的损失。

  此外,即使在当前,老百姓对医生的评价差与不信任,也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以及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本富表示,这甚至会加重患者“看病贵”的负担。

“以前医生看病,都是怎么对病人有利怎么来;

可现在由于一些患者对医生不信任,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只得采取‘防御性治疗’。

病人一进门,就先让他从头到脚检查一遍,花费高了,病人抱怨自然也就多了。

但实际上,这是医生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但是患者花的钱多了,难免埋怨医生,又会进一步降低对医生的评价。

如此一来,医患陷入了恶性循环,百姓的就医质量没有获得应有的改善,反而又衍生了新的矛盾。

而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如何客观、公正看待医生

  想要重塑医生的良好形象,让大家客观看待医生,首先得先找到“病因”。

对于医生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李本富分析认为,这首先由于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下降。

“过去我们一直提倡以人为本,但是在巨大的经济诱惑下,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以利益为本,以人为末’。

”夏学銮说,“在医生队伍中,也出现了收红包的现象。

”随着类似情况的逐渐增多,医生的形象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医疗卫生体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李本富指出,这其中,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医院管理上的问题。

例如在有些地方,医院不但要挣钱养活自己,还要反哺一些职能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医院、医生便不得不“言商”。

  因此,政府应该新整顿医疗队伍,加强医德培养,并建立一套能够让医生“靠技术而不是靠回扣吃饭”的机制,也因此,将于今年两会上提交人大审议的医改最终方案也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而老百姓也应客观地看待医生的生存现状,理解他们的难处。

还是一位网友说得好:

“假如换我坐在医生的位置上,大概也会受生活所迫,收些红包和回扣;

也会因为每天要看太多的病人而心生不耐烦;

也会为了保险起见,而多给患者做几项检查。

每次一想到这些,我就能体谅医生们了。

既然大家都不容易,为什么不能各自忍耐克制一下呢?

这样对医疗环境和患者自身也有好处呀。

”李本富也称,据他了解,很多老百姓只是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大环境不够满意,还是应该将其和医务人员的具体工作区别看待。

  夏学銮最后呼吁,社会应该给医生一个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

只有医患间相互理解、宽容,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才能良性发展,老百姓的健康才有保障。

丁香园联合《生命时报》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之二:

医生到底有多累

80%工作中没时间喝水;

67%曾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

60%黄金周休不到3天;

83%身边同事患了癌症

●作者蒋乃珺杨立春刘京京

  “当医生辛苦”,这在大多数百姓中早有共识。

在本报上期头版“中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系列之一”的《百姓如何评说医生》中,43.61%的人认为这一职业“费力,不讨好”。

医生究竟有多累,他们的健康透支到何种地步?

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此次,本报与丁香园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以及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

更令人揪心的是,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

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

可见,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然拉响了“警报”。

超负荷工作是常态

  有人这样描述在某三甲医院中和医生偶遇的情景,“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间飘过,还没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

”这是工作中的医生,给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

  而在医生自己眼中,他们的一天像张拉满了的弓。

调查中,当问到“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单位的时间”时,仅5.8%的医生选择了“少于8小时”,工作8—12小时的人占77.8%,16.4%的人甚至超过12小时;

此外,49.2%的人每隔4—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76.1%的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

80%的人工作中顶多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

此外,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其中,18%的人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主治医生向记者描述了他普通的一天:

早上8点上班,但一般7点40前就到医院交接班,先把病房里十几个病人的病情问一圈;

8点开始组织查房;

10点左右就要等教授进行三级查房,遇到通情达理的,回答清楚问题就行了;

可要是碰上不好沟通的,得耐着性子解释个把小时,说到口干舌燥,也难让他们满意。

下午1点半上班,要么出专科门诊,要么有文献汇报。

到晚上七八点钟,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可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和人签约的书稿……一天能睡三四个小时就很幸运了。

“那帮年轻的住院医比我们还累,经常三四十个小时‘连轴转’,把科室都当家了。

  年轻医生的生活状态如此,教授们的工作也不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