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优质PPT.pptx
《跨文化交际优质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优质PPT.pptx(2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人夸奖一位中国人:
“YouspeakverygoodEnglish.”中国人答:
“No,no,myEnglishisverypoor.”Thankyouverymuchforyourkindness.Notatall.Itsmydutytotakegoodcareofoldpeople.(Youarewelcome./Nevermind./Itsmypleasure.),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训练者和指引者,他应当具备良好的外语修养和双文化的意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和交际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这门课程的安排和要求1、课程安排课堂教授、教学录像、课后思考题2、课程的要求在学习这门课之后,初步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初步成为懂得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
绪论第一章关于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第二章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第三章社会环境和跨文化交际第四章规范系统和文化过滤第五章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包括教材第五章部分内容和第七章)第六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七章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第八章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附加),第一章关于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第一节文化第二节交际第三节跨文化交际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第一节文化一、文化的定义
(一)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的解释: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二)关于文化定义的学术性探讨1、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面,它是文和化的复合。
2、1952年,Kroeber(克罗伯)和ClydeKluckhohn(克鲁克洪)发表了一本专门研究文化定义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又译为文化:
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3、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
文化包括大小写字母的“C”文化。
4、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国学者号称“人类学之父”泰勒Edward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定义是涵盖面最广、最精确的定义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名定义是:
“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5、Kluckhohn(克鲁克洪)关于文化的定义是:
“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是一个整体,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形成文化系统的具体要素,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现象。
简单归结,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二、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文化是一个体系。
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
5.文化是丰富多样的。
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
7.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8.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
9.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第二节交际一、交际的概念交际这一词汇communicate来源于拉丁语c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
很明显,交际这一概念与“共同”commonness密切相关,即“共同”或“共享”是交际的前提。
交际是符号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和无意向的活动。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可定义为:
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
人们的交际行为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二、交际的特点1.交际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活动;
2.交际的双方是动态的;
3.交际过程一旦完成,所发出的信息是不能收回的;
4.交际具有社会性。
三、文化和交际的关系文化会影响到交际。
当我们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和他人交往时,我们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反应。
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想完全去掉自己原有的文化烙印而换上一种新文化是难以办到的。
文化特点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
人类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密切相联。
一位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教授约翰来我国一所大学教英语。
清晨,在去教室的路上,遇到了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女学生慧芳。
慧芳对约翰问好:
“Goodmorning.Whereareyougoingnow?
”约翰用英语回答:
“Well,Iamgoingtotheclassroom.”在课堂上,约翰滔滔不绝地讲话,慧芳只能听懂大约70%。
讲课的时候,约翰在课堂上走来走去,不时坐在学生的课桌上,一次甚至坐到了讲台上。
在讲课时,约翰几次用目光注视慧芳,她总是低下头,避开约翰的目光。
约翰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同学,当与他们目光相遇时,大多数同学也都躲开。
临下课前,约翰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教室里一阵沉默。
他又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同学们依然没有反应,直至下课铃声响起来。
请你身临其境的设想,约翰和慧芳各自有什么感受呢?
原因何在?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界定“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P22-23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交际语言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一、跨文化交际的表现形式
(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
1.种族间的交际;
2.民族间的交际3.国际间的交际;
4.同一文化中不同亚文化间的交际;
(二)从社会学的角度分:
1.个人层次;
2.组织层次;
3.国家层次。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1)编码发音和形状不同
(2)词汇量不同(3)各种编码本中共有词汇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掺杂在一起。
(4)编码次序不同2.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
3.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5.文化变异性增强。
三、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
(一)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理由:
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例如:
Mary是一位住在芝加哥郊区的已婚白人中年妇女,信奉基督教,受过大学教育,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
她倾向于民主党,主张环境保护,反对种族歧视。
业余时间喜欢打网球,参加了一个网球俱乐部。
假期中她常常与朋友一起去爬山。
我们可以说,她属于以下的群体:
白人城市郊区的居民妇女中年人已婚的人群基督教徒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有职业的人群(以别于失业人群)中产阶级支持民主党主张环境保护的人群反对种族歧视的人群喜欢运动的人群,再如:
Margaret是黑人,居住在华盛顿市区,中学毕业以后做过各种工作,收入较低,信奉天主教,目前在一家餐馆打工。
她对于政治没有兴趣,从来都没有参加过选举。
她主张环境保护,反对种族歧视,反对人工流产,认为这是伤害小生命。
她不喜欢运动,喜欢流行音乐。
因此,她属于以下一些群体:
黑人妇女城市市区居民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群天主教徒收入较低的人群体力劳动的人群对于政治缺乏兴趣的人群主张环境保护的人群反对种族歧视的人群反对人工流产的人群喜欢流行音乐的人群,有人认为,既然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每个群体中的看法又有差异,那么,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重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因为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应该放在首位。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个人之间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顺序应该是:
主流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意识汉维提出跨文化意识:
指的是理解和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会不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各异。
汉维将侨居他国的人的跨文化意识分成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就是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表面的文化现象有所观感,但是深受模式化的约束,并认为所见现象奇特而又不可理解。
第四节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交际,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森(Wolfson)说过:
“母语国家的人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对外国人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相反,对违反谈话准则的行为一般则认为是态度无礼。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导入文化因素,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历时文化和共时文化历时研究:
从纵的方面考察某一文化或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演变,它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共时研究:
从横的方面考察某一文化或文化现象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表象和特征。
鲁健骥先生:
“有些文化现象是有时间性的,因此对文化的介绍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相应的调整。
一些西方人头脑中当代的中国人还是清朝时人的形象,就是由于忽视文化现象的时间性得出的错误印象。
”,2、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由于各地域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只有结合语言教学,真实介绍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才能使外国学生真切了解中国,对汉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使他们更为便利地在各个地区与当地人进行交际。
3、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交际文化主要指蕴含在语音、词汇、语句中的文化因素。
非语言交际文化的范围更广,如动作姿态进行交际,交际时的距离,交谈时的眼神。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知识文化教学为辅。
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时让留学生尽快掌握目的语和相应的文化,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4、词语文化和非词语文化词语文化:
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中,完全等值的词所占的比例不大。
不等值词和不完全等值词(指不同语言中意思、色彩、用法不完全相同的词),蕴含着自己的文化特质。
非词语文化:
语法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不能忽视。
语音中的表现主要时音系和谐音。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当代中国交际文化,尤其是语言交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