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感染病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完整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病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完整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团队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团队证实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抗疫的伟大贡献,揭示病毒传播两大特征,对中国乃至世界制定预防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上,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方舱医院建设、开展高危人群大规模核酸检测、确诊病例的大数据追踪溯源以及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等科学防控方案,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2.检测试剂研发和动物模型构建:
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关键一环,从2020年1月24日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面世,目前有近百家企业已成功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在全球率先建立转基因小鼠和恒河猴的新冠肺炎疾病模型,丰富了对新冠肺炎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药物和疫苗评价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支撑。
3.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钟南山团队、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中日友好医院王辰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团队和袁响林团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尚游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顺清团队分别总结成人、儿童、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不同人群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肺部CT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为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相关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韬和宁琴团队分别在不同的新冠肺炎患者研究队列中总结了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针对性解析了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甄别危重病例提供宝贵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为危重症病例的治疗提供了主要的干预方向。
4.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迪、宁琴团队和合作者孙兵团队、罗小平团队率先报道成人和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征,表现为CD4+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其机制可能为可溶性IL-2受体的浓度增加,通过IL-2信号抑制导致淋巴细胞减少。
同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入院24h内活跃的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IL-6和乳酸脱氢酶是评估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参数。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赵景明、王福生团队在全球首次报告了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学特征,为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的病理机制提供第一手数据。
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夏家红、聂秀团队,报道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明确了新冠病毒导致人体器官的病变和衰竭的分子机制。
5.新冠肺炎多器官功能损害:
国内不同学科团队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提出新冠肺炎患者可伴发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器官功能损伤,这些症状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等息息相关,明确了新冠肺炎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为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多个视角的解决方案。
6.总结临床救治经验和研究数据,提供新冠肺炎的“中国方案”:
在没有新冠肺炎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综合救治,国家专家组先后推出8个版本的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团队在COVID-19病程三阶段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提出了COVID-19患者的临床处理原则及关键节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专家在疫情期间共主持或参与制定新冠肺炎相关各类专家共识和指南75项,共发表相关研究成果700余篇。
其中罗小平牵头全国儿科专家制定的“新冠肺炎儿科诊治指南”,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2020年下载阅读量为该杂志排名第一。
2020年1月22日,宁琴牵头同济医院专家组总结抗疫初期经验迅速发布新冠肺炎诊治共识,海内外点击量过500万人次,多项建议被国家采纳;
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处理快速指引建议”正式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下载阅读量达10万余次,有效支撑了疫情初期及时有效的救治防护。
复旦大学张文宏牵头制定“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为超大型城市的精准防控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可行方案。
由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承担的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有近200项,发现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药物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疗效不佳,而糖皮质激素、恢复期血浆等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团队发现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法匹拉韦可以有效改善COVID-19患者的肺部炎症,并抑制疾病的恶化。
7.疫苗及中和抗体研发与应用:
我国在疫情早期阶段即同时开展了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等的研发工作。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华中科技大学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团队,在全球首先报告了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d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和评价。
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巴西、智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保护效力达到WHO的评价标准,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并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紧急使用许可”。
另外,陈薇与周强、张林琦、王新泉与张政、严景华、高福、袁志明与王福生、蓝斐等多个团队研发的系列中和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
吉林大学刘明远团队新冠马血清多抗显示出了较高的中和效价,在新冠恒河猴模型上显示了较好疗效。
二、病毒性肝炎
乙肝及其所致终末期肝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
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乙肝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
在乙肝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正逐步走上世界舞台,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我国学者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新机制、新药临床研究、抗病毒药物对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影响、乙肝相关HCC的发病机制和预测模型、慢乙肝的并发症等诸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1.抗病毒治疗新机制:
北京大学鲁凤民团队发现,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后HBV子代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它们以缺陷病毒为主,HBV基因组的延伸被不可逆性阻断。
NAs治疗后慢乙肝患者的病毒载量随基因组不同区域而变化。
NAs不仅能减少病毒载量,且产生非感染性子代病毒,因此NAs能预防围产期感染,减少性生活传播和移植后肝脏的再感染。
该研究充分表明NAs对于降低HBV感染性至关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韩梅芳、宁琴团队发现,干扰素可介导巨噬细胞分泌外泌体,并携带miRNA-574-5p进入感染HBV的肝细胞,从而抑制HBVpgRNA的转录,降低肝细胞HBVcccDNA含量和HBsAg水平。
该项研究揭示了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新机制,并可为乙肝临床治愈提供新的靶标和理论依据。
苏州大学熊思东、复旦大学高波团队联合发现,干扰素诱导蛋白16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先天传感器来识别和结合肝细胞核中的HBVcccDNA,竞争性抑制pSTAT1和pSTAT2与HBVcccDNA上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结合,从而抑制HBVcccDNA的转录激活和HBV的复制。
武汉大学舒红兵团队鉴定了乙酰转移酶KAT5作为cGAS介导的天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因子的作用。
cGAS为DNA传感器cGMP-AMP合成酶的简称,可检测胞质DNA病毒,启动MITA/STING依赖的天然免疫应答。
过表达KAT5可增强病毒DNA介导的下游抗病毒基因的转录,而KAT5被抑制时小鼠则表现出较低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应答,DNA病毒所致死亡率更高。
进一步发现KAT5可催化cGAS的N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促进DNA结合。
该研究揭示了KAT5介导的cGASN端乙酰化修饰在抗DNA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翁秀芳、吴雄文、沈关心团队发现,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在肝脏含量丰富,由TCR依赖和TCR非依赖性的机制激活,表现为快速的固有免疫效应。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对HBV感染的肝细胞发挥MR1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且该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受直接胆红素调控。
该研究提示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可作为乙肝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侯金林团队发现,慢性HBV感染期间,CD8+T细胞耗竭,病毒控制不佳。
高表达CXCR5的CD8+T细胞亚群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慢乙肝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CXCL13可促进肝内CXCR5+CD8+T细胞的募集,且该亚群细胞可产生HBV特异性IFN-γ和IL-21,有利于慢性HBV感染的病毒控制。
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B细胞表位的嵌合型乙肝治疗性疫苗-新型类病毒颗粒CRT3-SEQ13,可在HBV持续携带小鼠动物模型中刺激机体产生识别HBsAg表位的SEQ13特异性抗体,进而有效降低小鼠体内HBsAg、HBVDNA水平;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CR-T3-SEQ13能诱导食蟹猴产生高滴度的识别HBsAg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该研究揭示了治疗性疫苗对HBV感染的治疗潜力。
重庆医科大学陈娟、黄爱龙团队寻找到一种靶向作用于HBx的小分子化合物-双香豆素,它可作为细胞NQO1抑制剂,解除NQO1对HBx蛋白的保护作用。
在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人源化肝脏嵌合小鼠模型中,双香豆素均可显著促进HBx蛋白降解,进而抑制HBVcccDNA的转录。
该项工作揭示了宿主因子NQO1及其抑制剂在调节HBx蛋白质稳定性和cccDNA转录复制中的重要功能。
2.抗病毒治疗新药临床研究:
香港大学袁孟峰团队主持的乙肝病毒核心蛋白抑制剂ABI-H0371的Ⅰ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于健康志愿者和慢乙肝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其中慢乙肝初治患者治疗28d后血清HBVDNA下降明显,下降幅度与剂量相关,血清HBVRNA定量下降幅度与HBVDNA下降幅度一致。
3.NAs治疗复发:
台湾长庚大学LiawYun-Fan指出,经过有限疗程的NAs治疗,HBeAg(-)的慢乙肝患者,在停药以后,HBsAg清除率增加,但主要的安全问题是肝炎发作导致肝脏失代偿甚至死亡。
他提出qHBsAg/ALT联合动力学变化似乎比现有的血清学指标更能预测NAs停药后的肝炎复发类型。
他建议对“宿主主导型”肝炎复发不需要尽快进行再次抗病毒治疗,以允许充分的清除病毒宿主免疫反应,促进HBsAg进一步下降直至HBsAg消失;
而对“病毒主导型”肝炎复发,则需要尽快进行再次抗病毒治疗,以防止肝脏失代偿等不良结局。
4.抗病毒治疗与肝纤维化及HCC:
首都医科大学贾继东、尤红团队,观察了239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163例在基线时有肝纤维化(Ishak评分>
3级)的患者,在78周抗病毒结束时,22例患者有肝纤维化进展、117例肝纤维化逆转、24例不确定。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
肝纤维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78周时的HBVDNA定量阳性率和酒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