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错。
在变形中,离开荷载作用处较远的两个横截面才保持平行,在荷载作用处,横截面不再保持平面,纵向纤维伸长不相等,应力分布复杂,不是均匀分布的。
5、若受力物体内某电测得x和y方向都有线应变和,则x和y方向肯定有正应力和。
错,不一定。
由于横向效应作用,轴在x方向受拉(压),则有;
y方向不受力,但横向效应使y方向产生线应变,。
二、填空题
1、轴向拉伸的等直杆,杆内的任一点处最大剪应力的方向与轴线成()
2、受轴向拉伸的等直杆,在变形后其体积将(增大)
3、低碳钢经过冷做硬化处理后,它的(比例)极限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5%)的材料成为塑性材料。
5、一空心圆截面直杆,其内、外径之比为0.8,两端承受力力作用,如将内外径增加一倍,则其抗拉刚度将是原来的(4)倍。
6、两根长度及截面面积相同的等直杆,一根为钢杆,一根为铝杆,承受相同的轴向拉力,则钢杆的正应力(等于)铝杆的正应力,钢杆的伸长量(小于)铝杆的伸长量。
7、结构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各杆的材料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面积,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屈服极限,强度极限,试填写下列空格。
当F=50kN,各杆中的线应变分别为=(),=(0),=(),这是节点B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m),总位移=(),结构的强度储备(即安全因素)n=(2.24)
三、选择题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A论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受力后的运动效应,但也考虑物体变形效应。
B理论力学中的四个公理在材料力学都能应用。
C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D材料力学研究的为题主要是静止不动的荷载作用下的问题。
析: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是质点、质点系和刚体,不研究变形效应,理论力学中的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及他们的力的可传性原理都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所以材料力学中不能用以上公理及原理。
材料力学中的荷载主要是静载,产生的加速度不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所以静载不是静止不动的荷载。
2、理论力学中的“力和力偶可传性原理”在下面成立的是(D)
A在材料力学中仍然处处适用
B在材料力学中根本不能适用
C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变形式可以适用
D在材料力学研究平衡问题时可以适用
力与力偶可传性原理适用于刚体,所以在考虑变形式不适用。
但在求支座反力、杆的内力时不牵涉到变形,可以应用以上两个原理。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外力指的是作用与物体外部的力
B自重是外力
C支座约束反力不属于外力
D惯性力不属于外力
外力指的是物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外力可以作用在物体内、外部。
自重是物体受地球的引力,属于外力。
惯性力也属于外力。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影响材料强度的是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大小。
B影响材料强度的是内力的大小。
C同一截面上的正应力必是均匀分布的。
D同一截面上的剪应力必定是均匀分布的。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一个质点的位移可以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
B一个质点可以有线位移,但没有角位移。
C一根线或一个面元素可以有角位移但没线位移
D一根线或一个面元素可以有线位移但没角位移
6、空心圆截面杆受轴向拉伸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
设原管的外径为D,内径为d,则壁厚t=(D-d)/2。
轴向拉伸后,外径为,内径为,其中为泊松比。
壁厚
=
7、设低碳钢拉伸试件工作段的初始横截面面积为,试件被拉断后端口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试件断裂后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为。
则下列结论正确是(B)
A材料的强度极限
B材料的强度极限
C试件应力达到强度极限的瞬时,试件横截面面积为
D试件开始断裂时,试件承受的荷载是
8、图示的杆件,轴的BC段(B)
A有变形,无位移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变形,又有位移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析本题为四选一概念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变形和位移的概念是否清楚。
显然,BC段会随着AB段转过一定角度(扭转角),因而该段有角位移,但不发生变形。
9、一等直杆如图所示,在外力F作用下(D)。
A截面a的轴力最大B截面b的轴力最大
C截面c的轴力最大D三个截面上轴力一样大
析本题考查学生关于内力的概念,根据截面法,延截面a(或b或c)将杆切开后,截面的内力(即轴力),一定和外力相平衡,构成了共线力系。
三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同,但截面上的内力系的合力是完全相同的。
10、关于材料的力学一般性能,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
A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压能力
B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C韧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D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等于其抗压能力
11、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于的数值,以下四种答案中正确的是(A)
A比例极限B屈服强度
C强度极限D许用应力
12、低碳钢加载→卸载→再加载路径有以下四种,其中正确的是(B)
AOAB→BC→COABBOAB→BD→DOAB
COAB→BAO→ODBDOAB→BD→DB
四、简答题
1、图示悬臂梁,初始位置ABC,作用F力后变为,试问
(1)AB、BC两段是否都产生位移?
(2)AB、BC两段是否都产生变形?
解
(1)AB、BC段都产生了位移,分别为、。
(2)只有AB段有变形,而BC段无。
2、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
(1)内力、外力、和应力;
(2)变形和应变(3)变形和位移
(1)内力指由外力作用所引起的、物体内相邻部分之间分布内力系的合成;
外力指的是物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应力指的是杆件截面上的分布内力集度。
(2)变形指物体尺寸、形状的改变;
应变指单位长度物体的变形。
(3)变形指物体尺寸、形状的改变;
而位移指物体上同一点前后位置的距离,为矢量。
五、计算题
1、图示矩形薄板,未变形前长为,宽为,变形后长和宽分别增加了、,求其沿对角线AB的线应变。
解:
变形前对角线AB长为
变形后对角线长为=
所以沿对角线AB的线应变
2、图示(a)和(b)中干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杆的长度,荷载,点和点的铅锤方向位移分别为和,则和的大小关系为()
解图(a)中两杆的内力相同均为
两根杆的各自伸长量为
点的位移可根据如图几何关系得到
点的位移为
因此
3、构件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画出构件的轴力图。
如图所示,以向下为正y方向。
则当时,=(为压力)
当时,=(为压力)
当时,(为拉力)
轴力图如图所示。
4、求图示阶梯状直杆各横截面上的应力,并求杆的总伸长。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
横截面面积,,。
CD段(压)
CB段(压)
AB段
(缩短)
5、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出的应力p=120MPa,其方位角,是求该点处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如图所示:
6、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AB段的直径=40mm。
如欲使BC与AB段的正应力相同,求BC段的直径。
解设BC段的直径为,
AB段的轴力为,应力为
BC段的轴力为,应力为
令,则,得
7、一根直径,长l=3m的圆截面杆,承受轴向拉力F=30kN,其伸长为。
试求杆横截面上的弹性模量E。
应用和可定律求材料的弹性模量
根据轴向拉伸杆的应力公式,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8、图示AB杆横截面面积A=2,在点B,点C出分别作用有集中力,,材料的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弹性模量
,受力后AB干的总伸长为0.9mm,求AC、BC段的应变。
100mm
解:
BC段轴力为,,
因此BC段身长或缩短量不能根据胡可定律求得。
AB段轴力为,
所以AB段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缩短)
9、如图所示结构中的A点,作用着水平载荷F,试用几何方法定型的确定出变形后点A的位置。
如图所示即为变形后A点的位置。
10、在如图(a)所示结构中,AB为水平放置的刚性杆,1、2、3杆材料相同,弹性模量E=210GPa。
已知,。
求C点的水平位移和铅锤位移。
取水平刚性杆AB为受力体,受力图如图(b)所示,因为
所以
由于,故
又由于,所以
这是AB作平动。
A点连接1,3二杆。
变形后的A点在点,如图(b)虚线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
即
析本题中是一个关键。
由于,所以,同时。
,造成AB平动,AB杆平动是本题的又一个关键。
根据A点的变形几何图得到。
由于AB平动,AB上各点位移都相同,所以。
11、横截面面积为A,单位长度重量为q的无限长弹性杆,自由地放在摩擦系数为f的粗糙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试求欲使该杆端点产生位移十所需的轴向力P。
弹性模量E为已知。
解此时弹性杆的受力图如图(b)所示。
弹性杆因为无限长,所以只有伸长部分有滑动摩擦力,不伸长部分没有摩擦力。
设伸长部分长度为l,单位长度摩擦力。
伸长段内x截面处的轴力为
平衡方程:
dx微段的伸长量为
l长度伸长了,所以
析轴向拉伸的杆件,只要截面上有轴力,其相邻微段上就有伸长量,所以只有轴力为零时,才不伸长。
伸长所引起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单位长度摩擦力。
同时伸长段的轴力是x的一次式,而不是常数。
所以应先求dx微段的伸长,然后积分求出伸长段的伸长量,最后解出拉力P值。
12、已知混凝土的容重=,许用压应力。
试按强度条件确定图示混凝土柱所需的横截面面积和。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20GPa。
并求柱顶A的位移。
解如右图,AC段:
得
BC段:
13、图示一简单托架,BC杆为圆钢,横截面直径d=20mm,BD杆为8号槽钢,两杆的弹性模量E均为20GPa,试求托架B点的位移。
设F=50kN。
3m
解B点在力F作用下产生位移,是由于杆,杆的变形引起的。
F力作用后,两杆均有轴力产生,使其伸长或缩短,而B、C、D点均为铰链。
变形后的结构C、D点不动,B点在加载过程中将绕C点和D点转动到新的节点位置。
即,将节点B假象拆开,变形后为为,为,两杆分别绕点C,D作圆弧,两弧交点为新节点,由于是小变形,一般采用用切线代替弧线的方法求变形,即分别过点作杆垂线和杆垂线,用两垂线交点点B代替新节点,这样一来就容易求出点B的位移。
(1)求各杆的内力。
截面法取分离体的平衡(图(b))由平衡方程
得
解得
(2)求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