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优质PPT.ppt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优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优质PPT.ppt(2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纵二分裂法传播媒介:
虻、螯蝇、虱蝇,流行病学,易感动物马、骡、驴最强;
骆驼、牛、水牛较弱。
传染来源各种带虫动物。
感染途径机械性传播、胎盘、注射。
季节性411月份。
致病作用,锥虫的致病作用为一种免疫病理反应(毒素)。
毒素包括代谢产物、虫体死亡后崩解产物。
不断更新的表面抗原表面可变糖蛋白(VSG)。
对中枢神经;
对造血器官;
对血管壁;
对糖大量吸收;
红细胞溶解等。
症状,间隙热,体温高达4041.8度。
消瘦贫血;
四肢水肿。
皮肤龟裂,结痂、脱毛。
耳、尾干枯,严重时部分或全部干僵脱落,俗称焦尾巴症;
跗关节有同心圆坏死灶,蹄壳脱落;
眼睛充血潮红流泪,严重时结膜外翻,内眼角有黄白色分泌物;
引起流产、死胎、泌乳减少或无乳。
病牛消瘦,精神沉郁,卧地。
病变,皮下水肿和胶样浸润。
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呈髓样浸润。
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胸、腹腔有大量浆液性液体。
脾:
急性病例肿大1.53倍,髓质呈软泥样;
慢性者较硬,包膜下有出血点。
肝:
肿大1.52.5倍,断面呈豆蔻状。
肾:
肿大,混浊、有点状出血。
诊断,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初步诊断血液常规检查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法动物接种法诊断性治疗,防治,治疗贝尼尔(血虫净)纳加诺尔(拜耳205)安锥赛咪唑苯脲预防定期检查加强检疫消灭传播媒介流行期可用药物预防注射(安锥赛、沙莫林),二、鸡组织滴虫病,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
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H.meleagridis)。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表面具有特征性的坏死灶。
病原形态,肠道型,组织型,生活史,以二分裂法繁殖。
异刺线虫为本病的传染源。
蚯吲及蚱蜢、土鳖虫及蟋蟀等节肢动物能充当机械性媒介。
流行病学,鸡、火鸡、孔雀、鹌鹑、野鸭、鹧鸪、鸵鸟、珍珠鸡等都有本病流行。
46周龄的雏鸡、312周龄的小火鸡易感发病。
无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的夏季发生较多。
成年鸡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症状,潜伏期一般1521天,最短的仅3天。
病鸡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翅重、下痢,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急性严重的病例,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
有些病鸡的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
病程通常13周,死亡率可达50%85%。
56月龄以上的鸡很少呈现临床症状。
患鸡粪便,病理变化,盲肠,肝脏,诊断,饲养和管理条件差的雏鸡多发;
患鸡症状;
特征性病变;
检查病原体。
防治,治疗甲硝唑痢特灵二甲硝咪唑卡巴胂预防采取一般饲养管理措施。
定期驱除异刺线虫。
雏鸡和成年鸡要分开饲养,出现病鸡隔离治疗。
三、鸽毛滴虫病,病原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毛滴虫属(Trichomonas)鸡毛滴虫(T.gallinae)寄生于鸽消化道上段,还可感染鸡、火鸡、驼鸟、鹧鸪和许多野生鸟类。
主要危害三月龄以下的童鸽及乳鸽。
病原,生活史与流行病学,以纵二分裂法繁殖,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成鸽通过接吻、饲料、饮水感染或嗉囊乳哺育幼鸽直接感染雏鸽。
也可通过脐孔、伤口感染。
多发于乳鸽,青年鸽,尤其是三月龄以下的童鸽;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高湿更为严重。
症状,潜伏期一般为414天,病程通常为3天至3周。
表现伸颈、甩头、唾液粘稠和进行性消瘦等。
幼鸽则精神萎靡,羽毛松乱,腹泻和消瘦,饮水量增大,食欲降低甚至废绝,严重者或继发其他疾病则在几天内死亡。
病变,分咽型、内脏型和脐型三种类型。
咽型:
从嘴角至咽喉部,甚至食道的上段粘膜有局灶性或弥温性的黄白色、疏松样或钮扣状的干酪样物被覆。
内脏型:
肝脏或肺脏表面有绿豆至玉米粒大的黄色结节,有的可见肠粘膜增厚,剪开时明显外翻,绒毛疏松。
脐型:
鸽的口腔及内脏均无明显变化,仅在脐部及其周围初期呈现质地较实的肿胀,切开后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物。
诊断,根据症状与病变初步诊断;
取病灶的分泌物或组织直接涂片镜检,查到大量虫体后确诊。
防治,治疗甲硝唑或二甲硝咪唑。
预防环境清洁卫生;
预防性驱虫;
分开饲养。
牛胎儿毛滴虫病,牛胎儿毛滴虫寄生于牛的生殖系统引起的疾病通过交配传播,病的主要特征是在乳牛群中引起早期流产,不育和生殖系统的炎症。
检查病料可取患畜生殖道的分泌物或冲洗液、胎液、流产胎儿的第胃内容物等镜检或者染色后镜检。
治疗:
药物冲洗生殖道。
预防:
减少自然交配。
第三节梨形虫病,梨形虫病又称焦虫病、血孢子虫病,是一类经硬蜱传播,有梨形虫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的总称。
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由蜱传播,引起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
病原,全世界记载巴贝斯虫67种,泰勒虫13种。
我国共有13种。
巴贝斯科:
牛:
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东方巴贝斯虫马:
驽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羊:
莫氏巴贝斯虫犬:
吉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泰勒科:
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羊:
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自然条件下,通过蜱传播,有两种方式:
经卵传播期间传播,生活史,裂殖生殖:
在哺乳动物体内配子生殖:
在蜱肠管内进行孢子生殖:
在蜱唾液腺及其他器官内进行,在哺乳动物体内,在蜱体内生殖,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农牧区:
安全区、受威胁区、隐伏区、固定流行区。
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虫体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高热大量破坏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黄疸与血红蛋白尿高热稽留、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一、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马及犬的红细胞内,由蜱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
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病”。
(一)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bigeminum)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
又称得克萨斯热(texasfever)或蜱热病(tickfever)、红尿热(redwater)。
病原形态,虫体形态有环形、椭圆形和梨籽形等,但以双梨形多见,双梨形虫体具有以下特点:
A、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B、双梨形虫体以尖端连成锐角C、每个虫体有两块染色质块,生活史,传播者为微小牛蜱,由次代若蜱和成蜱传播。
在牛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方式进行繁殖,最后形成配子体。
在次代若蜱和成蜱的唾液腺内产生子孢子。
流行病学,宿主与分布:
寄生于黄牛、水牛、瘤牛和牦牛;
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日本、印度、中东、北非、南非、澳大利亚等;
江苏等18个省。
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
微小牛蜱与镰形扇头蜱,经卵传播。
可继代传播3代。
也可经胎盘传播。
放牧牛群多发。
发病季节:
南方多发于79月,也有冬季发病的。
牛发病特点:
2岁以内的牛感染多,发病轻;
成年牛感染少,发病重,死亡率高;
当地牛易感性低。
致病作用,虫体寄生在红细胞内,以出芽增殖法进行繁殖,大量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经肝代谢转变为胆红素,引起黄疸。
虫体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受损,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症状,1、体温升高,可达4041.5度,稽留热。
2、贫血,黄疸。
3、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粪呈黄棕色,机体迅速消瘦。
4、血红蛋白尿。
眼结膜贫血,黄染。
病理变化,1、皮下组织胶样水肿;
2、尸僵明显,血液稀薄,凝固不全;
3、脾肿大软化,剖面上脾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被膜上有少数出血点;
4、肝肿大,肝包膜上也有少数出血点;
5、真胃、肠粘膜炎症、出血、糜烂。
诊断,1、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2、检查虫体:
体温升高后1-2天采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
3、免疫学诊断。
治疗,做到早确诊、早给药,标本兼治,即除给予特效药外,还要结合病情给予健胃、强心、补液。
常用特效药有:
1、贝尼尔2、锥黄素3、阿卡普林4、咪唑苯脲5、台盼蓝,预防,1、关键是灭蜱,切断传播环节。
2、不到有多蜱孳生的牧场放牧;
3、牛只的调动最好选在无蜱活动的季节进行,调动前先用药物杀蜱;
4、敏感牛调入疫区时,可用咪唑苯脲预防;
5、基因工程苗。
(二)牛巴贝斯虫病,是由牛巴贝斯焦虫(B.bovis)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
病原形态,虫体其特征:
a.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
b.双梨形虫体以尖端连成钝角;
c.每个虫体有一块染色质块。
传播者为微小牛蜱、镰形扇头蜱,由次代幼蜱转播。
生活史,流行病学,宿主与分布:
江苏等13个省。
黄牛与水牛均在放牧时感染。
镰形扇头蜱传播,水牛多发于36月;
微小牛蜱传播,出现5月、7月、9月三个高峰(多为黄牛);
水牛多发于212岁的牛,黄牛多发于17月龄的牛;
症状、病变与诊断,与双芽巴贝斯虫病相似。
治疗与预防,与双芽巴贝斯虫病相似。
国外已有一些地区应用抗巴贝斯虫弱毒虫苗和分泌抗原虫苗进行免疫接种。
二、泰勒虫病,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寄生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内引起。
(一)牛环形泰勒虫病,病原:
牛环形泰勒虫寄生宿主:
牛科动物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病原形态,寄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形态。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有环形、椭圆形、逗点形、杆形、十字形等,但以环形多见。
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中的虫体为石榴体。
生活史,传播媒介为璃眼蜱,期间传播。
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在红细胞内发育成配子体。
蜱体内进行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产生子孢子。
世界性分布;
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
残缘璃眼蜱(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