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71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docx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大纲

(第四次修订)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财务会计教研室

2008年3月编写说明

《中级财务会计》是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具有统领和辐射作用,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使我校会计学、审计学专业课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实现我校“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的教学管理目标,财务会计教研室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小组,在参照兄弟院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本大纲,作为我校会计学、审计学专业教案、课件、题库建设和教学检查的依据。

按照学校关于教学大纲的规范化要求,本大纲的内容共有七个部分,除学校规定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等六部分以外,根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特意增加了“本章适用的会计准则”部分,分别提示每章教学内容适用的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

本大纲由李桂荣、张志英老师负责修正、审核、定稿。

会计学院财务会计教研室

2008年3月

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课时

第一章总论4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8

第三章存货8

第四章投资19

第五章固定资产6

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

第七章流动负债7

第八章长期负债5

第九章所有者权益3

第十章收入、费用、利润8

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12

合计85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第二节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

第五节会计计量属性

第六节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第一节货币资金

第二节应收账款

第三节应收票据

第四节预付账款

第五节第五节其他应收款

第六节第六节坏账准备

第三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概述

第二节存货数量的确定和计价方法

第三节原材料的核算

第四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第五节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

第六节委托加工物资

第七节第七节期末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第八节第八节存货清查

第四章投资

第一节投资概述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五节金融资产减值

第六节第六节长期股权投资

第七节第七节投资性房地产

第五章固定资产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念与确认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及会计核算

第三节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及会计核算

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

第一节无形资产

第二节其他资产

第七章流动负债

第一节负债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

第三节应交税费

第四节应付职工薪酬

第五节其他流动负债

第八章非流动负债

第一节非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长期借款

第三节应付债券

第四节其他非流动负债

第五节借款费用

第九章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所有者权益的概述

第二节实收资本

第三节资本公积

第四节留存收益

第十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第一节第一节收入

第二节第二节费用

第三节所得税

第四节利润

第五节政府补助

第六节利润分配

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财务报表附注

第一章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理论等。

学习本章,应当明确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财务会计的目标;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特点;理解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熟悉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了解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涉及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较多,内涵丰富,仅靠所分配的课时,难以深刻掌握,应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的阅读有关参考文献,有些内容待以后章节, 甚至其他课程或研究生阶段再进一步研究。

本章的重点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问题,会计要素可以说是本课程主要内容的概括,可结合以后各章节进一步展开学习。

本章的难点是: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

【本章适用的会计准则 】

1.中国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国际会计准则: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教学内容】

本章是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介绍。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主要包括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会计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假设。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质量要求。

4.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每一项会计要素只有在符合定义并满足规定的确认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反映在财务报表当中。

5.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按规定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时,应当保证相关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6.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

我国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思考题】

1.什么是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有哪些基本特征?

2.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

3.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几个?

其具体含义如何?

4.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备哪些质量要求?

这些质量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5.财务会计包括哪几个会计要素?

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6.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

应用这些计量属性时应当贯彻什么原则?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增值税暂行条例》 等相关法规。

2.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3.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

4.杜兴强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钱逢胜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

《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8年。

7.张天西、薛许军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葛家澍、杜兴强等著:

《会计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常勋:

《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陈国辉:

《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Rick Antle Stanley J.Garstka,《Financial Account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货币资金的性质、内容;货币资金的使用范围、内部控制制度及核算方法;了解应收款项的内容;重点掌握应收票据的取得、转让、到期收回及贴现的核算方法;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及其核算方法;掌握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重点掌握坏账准备的计提、发生坏账损失、坏账收回的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内容:

货币资金的内涵;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现金的使用范围;

不同银行存款结算方式的特征;其他货币资金的构成;应收票据的贴现;应收账款的确认核算;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

本章的难点是: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以及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本章适用的会计准则】

1.中国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2.国际会计准则:

《IAS39——金融工具:

确认与计量》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的相关内容。

货币资金的三个组成部分: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由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及其他经济往来而形成的各种债权,是企业所拥有的在将来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收取货币资金或得到对方的商品、劳务、服务等的权利。

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本章重点介绍了以下内容:

1.货币资金,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性质、组成及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现金的使用范围、现金的管理及现金的核算;银行存款的管理、银行存款不同结算方式的特征、结算程序、适用范围及相应的会计处理;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和会计处理。

2.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应收账款的取得和收回的核算以及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

3.应收票据,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收票据的取得、到期收回、转让和贴现,其中贴现的核算分带追索权和不带追索权两种情况。

4.预付账款,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预付账款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款项的预付、收到采用预付款购进的货物及差额的补付或退回。

5.其他应收款,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核算。

6.应收款项的减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主要内容包括应收款项减值计提坏账准备的三种方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采用各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发生坏账及收回坏账的核算。

【思考题】

1.简述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原则。

2.简述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3.简述我国转账结算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

4.简述采用总价法和净价法对应收账款进行会计处理的利弊。

5.什么是应收票据贴现?

如何计算贴现利息?

如何进行贴现的会计处理?

6.分析比较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与赊销百分比法在确定坏账准备上有何区别?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增值税暂行条例》 等相关法规。

2.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3.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

4.杜兴强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钱逢胜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

《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8年。

7.张天西、薛许军主编:

《中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葛家澍、杜兴强等著:

《会计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常勋:

《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陈国辉:

《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Rick Antle Stanley J.Garstka,《Financial Ac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