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6314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

把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夯实智慧应用基础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通过分阶段发展,滚动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2、创新发展,惠及民生。

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进技术、应用、管理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市民、企业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3、突出重点,聚焦项目。

围绕经济建设、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聚焦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业务协同性项目,强化阶段目标和建设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深入应用。

 4、市区联动,示范带动。

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统筹协调推进,支持区县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

 5、政府引导,企业主体。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目标。

 到2013年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实现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体现在:

 ——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基本建成。

光纤到户、无线宽带覆盖城镇化地区,实现百兆接入能力全覆盖,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互联网国际和国内出口带宽分别达到1Tbps和5Tbps,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提供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的宽带服务,成为国内通信质量、网络带宽和综合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能初步显现。

人人拥有电子健康档案,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可追溯,网格化管理基本覆盖全市域,动态交通出行信息多渠道获取,信息技术渗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80,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8500亿元。

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个性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政府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应用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

到2013年,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28万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

在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云计算等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

把上海打造成为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

 ——信息安全总体实现可信、可靠、可控。

城市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综合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为建成国家信息安全服务高地奠定基础。

 (四)任务概要。

 未来三年,围绕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推动相关企业重点实施宽带城市、无线城市、通信枢纽、三网融合、功能设施5个专项,落实完善规划体系、规范建设管理、强化机制建设3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围绕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重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运行安全、智能交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四个中心”建设、“两化”深度融合8个专项,促进城市运行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围绕构建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NGN)、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发展。

围绕构建可信、可靠、可控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信息安全基础建设、监管服务、产业支撑3个专项,落实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3项重点任务,确保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二、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电信、广电运营企业主力军作用,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以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为主线,加大建设投入,着力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设施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促进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不断满足市民和企事业单位对改善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

 

(一)重点专项。

 重点专项一:

宽带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NGB城市网络,基本建成宽带城市。

 ——光纤宽带网。

对新建住宅小区和楼宇按光纤到户标准进行建设,对已建住宅小区和楼宇加快光纤到户改造,光纤到户能力覆盖650万户以上家庭。

扩容、优化城域网络,提高用户接入和业务承载能力。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完成490万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完成郊区180万有线电视用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重点专项二:

无线城市建设。

 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全市无线宽带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基本覆盖城市重要公共场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率先在国内投入试商用,基本建成无线城市。

 ——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

大力推进全市公共场所、服务场所的WLAN建设,全市WLAN总量超过2.2万处(约13万个AP)。

实现公共交通、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教育卫生、商业金融等设施的重点场所覆盖率超过80%,接入能力达20Mbps,覆盖密度和质量国内领先。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

开展网络优化、技术升级和提高深度覆盖,增加宏基站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完善三种制式的3G网络,提升无线宽带数据业务承载能力。

基本实现全市1Mbps以上无线宽带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中心镇3Mbps以上覆盖。

 ——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

完成国家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建设,力争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城镇的网络覆盖,率先在国内城市中开展TD-LTE试商用。

 重点专项三:

通信枢纽建设。

 继续保持城域网出口容量国内最大,海光缆通信总容量占全国50%以上,进一步提高通信转接能力,增强服务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能力,积极创建亚太通信枢纽。

 ——海光缆系统。

完成新亚太海光缆(APG)在本市的登陆建设并投入运行,推进跨太平洋直达(TPE)、亚太二号(APCN2)等已建海光缆扩容建设,力争在本市登陆的海光缆通信总容量达10Tbps。

 ——国际、国内互联网出口扩容和互联互通。

加强国际、国内通信系统建设,大幅提高城市网络出口能力,互联网国际和国内出口带宽分别达到1Tbps和5Tbps;

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各自在上海的国际通信节点实现与亚太地区主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直连,增强上海通信枢纽能力;

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强网间直联,增强与其他网络运营商的互联互通能力。

 重点专项四:

三网融合试点。

 全面完成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在基础设施能级、试点业务规模、运营管理模式、应用服务水平和重点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全国领先,广大市民充分享受三网融合的成果。

 ——管理平台。

基本建成IPTV、手机电视等集成播控平台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控平台、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平台,完善相关业务功能,做好与国家有关平台的对接,加强与本市网络信息安全综合监测体系的衔接。

 ——试点业务。

深化拓展IPTV、手机电视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等试点业务,推进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国内IP电话等试点业务开展,促进多屏互动、高清视频、互动娱乐、智能家居等融合业务应用,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

 ——业务基地。

加快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手机、电脑、电视等多屏互动平台建设,实现多终端设备交互应用。

推进中国移动视频产品创新基地建设,发展手机视频新业务,开发客户端新产品,促进视频业务整合。

推进中国联通手机应用商店运营基地建设,完善业务管理平台和开发多种应用功能,整合内容资源,拓展应用领域,发展新型业务运营模式。

 重点专项五:

功能设施建设。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服务型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内率先部署规模化商用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运算速度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为大力拓展存储、灾备、高性能计算、高精度位置服务等网络增值业务做好基础支撑,满足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多方参与、增大投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注重节能环保和服务创新,实现集中式和规模化部署IDC,增强云计算、虚拟存储等高端业务服务能力,全市IDC总机架数力争突破2万架。

 ——超级计算中心四期。

加强部市合作,推进技术和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参与研制并引进位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完成超级计算中心四期的规划选址,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运营基地和附属设施,面向科技研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应用服务能级,拓展应用服务领域。

 ——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

以上海GPS综合信息网为基础,完成多站点兼容北斗导航卫星、GPS卫星、GLONASS卫星的建设和改造,建成上海地区CRO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无线广播平台和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开展多种位置服务应用。

 

(二)重点任务。

 构建本市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发展与空间布局相结合的专业规划体系,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的衔接。

加强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和贯彻落实,完善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资源开放利用管理。

强化政府协调推进机制建设,发挥行业、民间机构作用,形成良好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环境。

 重点任务一:

完善规划体系。

 落实本市公用移动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