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61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买文具》教学设计.docx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1. 如何引导学生将本课的新知“小数乘整数”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促进认知结构化?

2. 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明晰算理以促进算法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维的经验?

磨课要点

⒈起点。

知识起点:

学生已经掌握小数的意义,明确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会用面积模型表示小数。

学生已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运算,小数加减运算。

已有生活认知:

学生在生活中的购物等活动中已应用过小数加减法,甚至有些学生会算借助元、角、分等现实模型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但是不是很熟练。

思维特点:

中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能够初步区分概念中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思维活动仍以具体形象为主。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需要借助直观模型为抓手。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元、角、分的现实模型、小数的面积模型解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促进算法的掌握。

力求“算理”与“算法”齐头并进,并在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搭建桥梁,促进融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终点。

了解小数乘法得意义;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得过程;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⒊过程与方法。

创设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沟通,从而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借助元角分单位之间的换算、小数面积模型等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打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关联,感受计算本质,即“计算、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P33-34。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得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得过程。

1. 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有买文具的经历吧?

今天让我们一起解决买文具中的数学问题吧。

(揭示课题:

买文具)

 【设计意图:

买文具是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简单明了,利于学生参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一)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一支铅笔0.3元,一块橡皮0.2元,一把尺子0.4元,一个卷笔刀0.7元。

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2.解决第一个问题:

买4块橡皮多少元?

请你列式解答。

(1)0.2+0.2+0.2+0.2=0.8(元)。

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四个0.2元,所以我列的算式是,4个0.2元相加得0.8元。

(2)0.2×4=0.8(元)4个0.2相加,可以写成0.2×4。

3.沟通联系,理解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设计意图:

此环节基于教材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注重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小数连加进行沟通,进而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沟通,从而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渗透言必有据,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

 

(二)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1.探究0.2×4

(1)探究算法

0.2×4等于几呢?

说说你的想法。

0.2×4=(  )                

写一写:

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交流汇报:

方法一:

0.2元=2角 2×4=8(角)8角=0.8元 也就是0.2×4=0.8(元)

方法二:

        

 

0.2×4=0.8(元)

(2)比较、小结

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有相同的地方吗?

2.探究0.4×3

(1)呈现问题--买3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列式。

   

(2)探究算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列式:

0.4×3

交流汇报:

方法一:

0.4元=4角 4×3=12(角)12角=1.2元 也就是0.4×3=1.2(元)

 

 

方法二:

 

方法三:

0.4×3也就是4个0.1×3=12个0.1=1.2。

(引导学生把解题步骤回答完整)

3.比较计算结果。

为什么0.2×4的计算结果比1小,而0.4×3的结果比1大呢?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将新知与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联系,分别从元角分单位换算、面积模型、计数单位等角度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使学生初步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教师的追问与学生的说理中理清算理。

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有效融合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一次培养了学生言必有据、严谨认真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

三、巩固新课,沟通应用

(一)巩固新课

1. 买4个卷笔刀需要多少元?

涂一涂,算一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 涂一涂,填一填。

3. 直接写出得数。

 

0.3×3=       0.2×8=       4×0.2=

3×0.5=       0.4×4=       0.1×9=

0.7×2=       6×0.2=       0.6×4=

 4.

 

 

(二)沟通联系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学习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之前我们计算20×4时,是怎么计算的呢?

先算2×4=8,然后在8的后面再填上一个0。

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们是把20×4看成2个10×4=8个10=80。

2×4呢,看成2个1×4=8个1=8。

今天我们又学了0.2×4,看成2个0.1×4=8个0.1=0.8,说明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得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你能再挖掘出一些新知识吗?

生:

0.02×4=2个0.01×4=8个0.01=0.08,0.002×4=2个0.001×4=8个0.001=0.008……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在“迁移”中“内化”,在说理中促进能力的提升。

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基本算法,使“理”和“法”相互融合。

通过沟通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打通知识脉络,提高运算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之理、数学之趣。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