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701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宾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小学177390人;

幼儿园41069人(其中学前班16477人);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38452人;

特殊教育学校503人。

教职工共有25461人,其中大学590人,普通中学9509人,小学11719人,职业技术学校1040人,幼儿园2536人,特殊教育学校67人。

(二)“十一五”主要成就

1.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目标任务,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巩固提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市。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我市6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工作通过自治区的评估验收。

忻城县列为全区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县,同时被列为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

忻城县、合山市被列为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市)。

忻城县、象州县被列为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武宣县获得全区中小学财务管理示范县。

——切实保障全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

全市小学入学率99.45%,辍学率0.29%;

初中阶段入学率112.17%,辍学率2.07%;

伤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8.2%。

全市51000多名留守儿童、少年全部就近安排入学,帮助15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就读。

——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2010年全市幼儿在园人数49240人,其中,学前一年在园人数24809人。

2.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示范性高中办学效益明显。

全力推进学校规模扩张与效益增长,基本完成完全中学的初、高中剥离办学,普通高中教育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

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42202人,每万人口有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03年的125人增加到现在的172人,列全区前三名。

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2003年1746人递增到2010年的9105人,上线率56.44%,广西文科总分第一名落户我市。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来宾市第一中学、象州县中学、武宣县中学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来宾市第二中学、忻城县高级中学、合山市高级中学、金秀县民族高级中学被列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

3.职教攻坚成果显著,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

2007-2010年连续四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招送生任务,2010年每万人口在校中职学生达203人。

全市财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职教攻坚三年(2008-2010)任务共9886万元,完成13861.2万元,完成率140.21%,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任务3044万元,完成6240万元,完成率204.99%。

全市建成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2所、自治区重点技工学校1所。

建成自治区示范实训基地3个、示范性专业8个。

中职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80%,就业率达96%以上。

在全区率先试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改革初见成效,并列为自治区十大改革试点之一。

《广西日报》于2010年9月9日头版以“让城乡学生享受优质职教资源”为题报道我市此做法,新华网等网站转载宣传。

4.加快城区学校及教育园区建设步伐,优化布局城区教育资源。

创新融资思路,创新投资模式,创新发展方式,全力推进新城区学校和教育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布局城区教育资源。

在城北新区共划拨425亩土地、投入资金2.2亿元建设祥和小学、来宾六中、来宾高中等3所基础教育学校。

祥和小学、来宾六中分别于2009、2010年开学招生,来宾高中计划于2011年9月招生。

划拨15亩土地,引进社会资金建设来宾启慧幼儿园,于2010年8月开始招生。

在来华投资区内规划约10000亩土地建设教育园区。

近期规划柳州师专来宾校区、广西电大来宾分校、高等职业院校、来宾市职业教育中心入驻园区建设,力争2012年建成招生办学。

教育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上马开工,《广西日报》于2010年9月14日以“西江畔崛起万亩教育园区”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21世纪园丁工程”、“校长建设年”、“教师成长年”、“名校名师工程”、“千名校长国家级远程培训”等活动,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全市普通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撤地建市时的98.41%、96.65%、80.92%提高到目前的99.6%、98.7%、94.1%。

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734人,占63%,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7472人,占70.1%,居全区前列。

6.建立健全教育科研机制,教研服务教学能力增强。

建立健全教学视导、课题研究、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制度,构建教研部门与学校教学的联动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实施“教师成长年”活动,以“主题教研”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学校教研氛围。

7.教育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一、二期“义教工程”、“寄宿制学校项目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项目建设,全部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B、C级危房得到加固,全市小学生均校舍面积由撤地建市时的4.62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7.32平方米;

初中生均由2003年的6.58平方米增加到9.74平方米;

高中生均14.6平方米;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11.78平方米。

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立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储备库。

8.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普及实验教学。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教育城域网开通正常运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效益显著,全市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共1190所,占农村中小学总数的95.1%;

中小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基本普及实验教学。

9.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2006年以来,政府财政投入免费教科书183,56万人次,补助经费1736.69万元;

投入免杂费补助284,06万人次,经费40967.61万元;

投入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38.54万人次,资助费1196.90万元。

——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把扶困助学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

2007年以来,全市组织实施学生资助项目14项:

普通高中资助项目4项、大学新生资助项目4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项目6项。

发放中职学校奖助学金5234.24万元,资助学生人数68823人次;

发放高中在校生资助资金1278.67万元,资助学生人数17284人次;

发放大学新生资助资金1894.28万元,资助人数10096人次;

发放李宁助学金743万元,奖助学生1376人。

通过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做到应补尽补,没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前教育问题突出。

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民办幼儿园条件较差。

二是师资严重不足,师资队伍和保教质量还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需要。

三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四是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

——中小学校舍不足。

大部分校舍目前已进入全面维修改造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宿舍严重不足。

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已严重不足。

——普通高中发展滞后。

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超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优质高中资源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较弱。

中等职业学校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学校办学各项指标距离中职学校的办学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市辖区内没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布局不甚合理。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在一些农村出现了“空校”,而县镇又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现象。

随着市区人口的聚集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原有的学校布局已显现出不合理,需要增加新的校点和调整布局。

——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素质有待提高。

素质教育推进缓慢,教师队伍中还存在敬业精神不强、从教行为不规范等师德不高问题。

思想型、智慧型校长和专家型、科研型教师还比较少,校长管理和教师教学的理念、方式、手段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是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存在理论上超编、实际上缺编的矛盾。

三是学科结构有待优化。

普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职教师,课程开设不齐,课时不足。

——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部分设备已不适应现行教学要求。

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等装备建设为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发的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等其中相当部分已不适应现行教学要求,且教学仪器、设备等品种短缺,实验设备简陋,图书资料藏量不足,与国家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标准要求相差较大,很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突出。

农村中小学校在推进“两基”攻坚过程中,随着新教学楼的落成,普遍将旧教室改作为教师住房。

这类房子多数是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瓦房,历经风侵雨蚀,大部分属于危房,超过使用年限,破败不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深入,农村教师流动性的增大,“走教”教师越来越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中小学教师工作周转住房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四)“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全市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全市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由同时依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型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型的重大转变,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全市人力资源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高等教育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人口变化的因素给教育发展带来压力。

“十二五”期间,全市少儿人口(0~14岁组)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逐年下降,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相对于学龄人口而言,中小学生源变动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十二五”初期,全市将逐步迎来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高峰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入学压力增大。

预计至2015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数将由2010年的7万人,增加到10万人,增幅为12.8%。

由于我市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群众的生育意愿转变为以孩子的质量替代孩子的数量,从而刺激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期望和投资需求,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教育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来宾市城镇体系规划,至2015年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5%,中心城区人口51万人,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全市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也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机遇。

教育资源向城镇聚拢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合理的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