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4471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Word格式.doc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00年。

10.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的过程。

1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起义军称为红巾军。

12.太平天国提出的理想蓝图是按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制定的平均主义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7月19日南京被湘军攻破。

14.洋务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即重点创办军事工业阶段和创办与军用工业有关的民用企业阶段。

15.1895年在参加京会试的举人发动的戊戌变法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6.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7.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温和革命不能把中国的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引向成功。

18.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二十余名华侨,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

19.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20.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9月20日在上海成立的。

21.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2.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有明确政治纲领和组织机构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是黎元洪。

24.1912年2月12日,清帝光绪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

25.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民族主义为指导,用革命暴力的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

2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度。

27.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 

28.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其天生的软弱性决定了它难以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

29.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30.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政治启蒙运动。

31.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了由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2.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三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33.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34.五四爱国运动的目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5.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6.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3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8.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与周恩来的通信中讨论了建党问题。

39.上海共产党组织是1920年8月成立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40.五卅运动是全国大革命风暴的序幕。

41.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即与最先进的文化形式相联系,最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42.1921年7月23日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出席大会的各地共产党组织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4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为中央局。

4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直至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产主义。

4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4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力量。

47.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目标。

48.1921年8月,党在上海建立的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中国劳动者协会,并出版了《劳动周刊》。

49.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第一次农民运动高潮。

50.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51.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2.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5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3年6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

5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国共两党建立同盟军的策略。

5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4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

56.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结束。

57.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其党代表是周恩来。

5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59.中国共产党“四大”,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地位,明确指出在国民革命中坚持打击资产阶级的重要性。

60.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61.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曹锟、张作霖。

62.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出兵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63.叶挺独立团及所在的第四军以他们的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也获得“北伐名将”的声誉。

64.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胜利,北伐军顺利进驻上海。

65.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策应国民革命军

66.《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的发表,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67.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南京逝世。

68.“四二五”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汪精卫反共,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6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赣起义。

70.第一次大革命期间,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

71.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南京。

72.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7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74.“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75.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的发表。

76.“九·

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它独占殖民地的开始。

77.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3年初党的临时中央被迫由上海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78.著名的“三湾改编”的地点是江西永新县三湾镇。

79.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80.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

81.古田会议决议案规定,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分田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

82.1931年9月,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联成一片,以南昌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8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

84.中共“六大”批评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正确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86.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87.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这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

88.1935年12月,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8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洛川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

×

90.在长征途中,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留下佳话的红军将领是朱德。

9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政治和组织的问题。

9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93.1932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4.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天津,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95.一二·

九运动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其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96.中共中央1935年12月的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97.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标志。

98.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端。

99.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史称一二八事变。

100.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101.抗战时期,王明在主持长江局工作期间,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10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

103.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104.党的“七大”修改的新党章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强调群众路线。

105.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是把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对立起来,把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混同起来。

106.芦沟桥事变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投降主义了。

107.抗日战争中存在着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两条对立的抗战路线。

108.1938年9—11月,中共在延安举行了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09.1939年1月召开了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规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110.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将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