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3497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档格式.doc

考试结束后,他总是神情木然,呆坐在那里。

面对这种情况,他自己非常着急,每次都要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找来找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替他着急。

他自己更是心急如焚,除了拼命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外,在身体状况上也查过原因,但都无济于事。

为此,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

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

4、父母陈述:

自从孩子升入高中后,我们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一般娱乐活动都没有让他参加了。

他比以前更加勤奋和努力。

第一学期中段考后,成绩明显下降。

总分从全年级的第5名下降到第45名。

回家大哭了一场,从此情绪萎靡。

以后每逢重大测验和考试的前两天起,他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

而每次考试后,又常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

并总说自己多汗、尿频、心跳很快......。

5、求询者自诉:

“我虽然读了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但每次考试总是不理想。

尽管父母很少责备我,可我却觉得学习不好很难……。

我也不敢戴校徽回家。

以前的初中同学,总是把我看得高他们一头,元旦的贺年卡片也常写上:

‘你是咱们班里最有希望的一个’,可是现在却……,“我很苦恼。

为了学习问题,我每天冥思苦想。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那种‘考试焦虑症’?

因为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却总是如临大敌,心神不定。

原来复习的内容,根本无法想起。

到最后总觉得题目还没有做完,但是脑中却已经一片空白了......。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

1、 

对求询者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 

采用考试焦虑量表测试,包括考试进行时的焦虑、伴随生理反应的焦虑、对考试的厌恶和批评、考试的焦虑、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和生气。

测试题目共有33道,每题有A(很符合3分)、B(比较符合2分)、C(较不符合1分)、D(很不符合0分)几个备选答案。

(1) 

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

(2) 

临近考试时,我会拉肚子。

(3) 

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我的身体就会发僵。

(4) 

一想到考试,我总感到苦恼。

(5) 

在考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变坏。

(6) 

在紧张的复习期间,我经常会想到:

“这次考试要是考砸了怎么办?

” 

(7) 

越临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以集中。

(8) 

一想到马上要考试,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没有劲头。

(9) 

在考试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

(10) 

在考试前,我经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11) 

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

(12) 

考试的铃声一响,我的心马上紧张起来。

(13) 

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变得比平时迟钝。

(14) 

看到考试题目越多越难,我越感到不安。

(15) 

在考试中,我感到十分紧张。

(16) 

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的冰凉。

(17) 

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

(18) 

在紧张的考试中,我会想些与考试无关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19) 

在考试时,我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来。

(20) 

在考试中,我会沉浸在空想中,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21) 

在考试中,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些。

(22) 

在考试中,即使不热,我也会浑身出汗。

(23) 

在考试时。

我紧张得手发僵,写字不流畅。

(24) 

考试时,我经常会看错题目。

(25) 

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会痛起来。

(26) 

发现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我会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

(27) 

如果我考了坏分数,父母和老师会严厉地指责我。

(28) 

考试后,发现自己懂的题目没有答对时,就十分生自己的气。

(29) 

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后,我腹泻了。

(30) 

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31) 

只要考试不记成绩,我就会喜欢考试。

(32) 

考试不应当在现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进行。

(33) 

不进行考试,我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2、 

考试焦虑量表测试结果:

求询者在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后,根据其答题分数相加后,得出其总分焦虑水平为72分(0—24为无焦虑;

25—49为轻度焦虑;

50—74为中度焦虑;

79—99为重度焦虑)。

可以视其为中度焦虑。

其主要症状是,在考前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忧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影响,有必要进行自我调节和训练。

3、 

评估分析与诊断:

从上述考试焦虑案例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出于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在重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但总是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体验到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的情感。

这些情感又产生了连带效应,使得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出现偏差,远离了同学与老师。

例如,求询者自述不敢带校徽回家。

感到愧对初中同学的“你是咱们班里最有希望的一个”。

考前紧张,担忧成份重,从而影响了复习和考试。

另外一上考场就慌了手脚,会做的做不出,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问题,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

而考后由于成绩不理想,又整日陷于苦闷之中,萎靡不振。

求询者这种每遇考试,就感到紧张恐惧,进而影响考试水平正常发挥,导致考试失败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考试焦虑症”。

求询者的考试焦虑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的,表现在心理层面、行为层面和生理层面。

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形成意识体验的认知反应;

产生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加快、多汗尿频等考试焦虑的生理反应;

同时产生以防御和逃避为方式的行为反应,如神情木然、呆坐、多余动作增加(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

上述几种反应的交织形成了求询者考试焦虑的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流程如下图所示:

应考情境——消极的自我评价(认知反应)——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生理反应有:

心率加快,多汗尿频)——防御和逃避方式(行为反应有:

神情木然、呆坐、多余动作增加) 

导致考试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 

个体原因:

它是影响考试焦虑水平的个体因素,也是引起考试焦虑的主导原因。

(1)个体成熟水平。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考试焦虑水平是高低有别的。

一般来说,象求询者这样的高中学生神经兴奋性较强,容易受环境作用而激动,青春发育开始时焦虑水平会有所上升。

(2)认知水平能力。

求询者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厉害关系的预测程度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考试的焦虑水平。

如果求询者把考试与自己的终生前途相连,其焦虑水平必然升高。

另外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对考试难度的估价时,也会加重焦虑情绪。

(3)应试技能。

在一般情况下,训练有素的应试者,对题型、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等心中有数,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

而缺乏应试技能和应试经验,像求询者这样的中学生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分配考试时间,抓不着考试重点和要点,从而增加考试的焦虑程度。

(4)身体状况。

体质虚弱、疲劳过度、经常失眠的学生,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容易激起较强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的焦虑。

(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体制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都会影响到教师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

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程度的高低。

(三)家庭因素 

家长对孩子要求与管教过严、期待水平过高,或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不适合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往往导致孩子对学习和考试的厌恶情绪,助长考试焦虑。

而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高焦虑的父母都是孩子产生考试焦虑的动因。

三、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

针对求询者的上述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既要注意求询者问题的解决,又要照顾到他自身的特点而加以指导,使其通过并选用干预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自信训练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来进行治疗,最终达到使其从考试焦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目标。

2、远期目标。

调整求询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自信心,并形成其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 

四、咨询方案:

1、方法和原理 

对抗考试焦虑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去除考试焦虑产生的因素。

自信训练法针对的就是这类与考试焦虑产生有关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另一方面,采用心理调节手段进行训练治疗。

系统脱敏法就是一种通过行为疗法来治疗焦虑症的常用方法。

因此,运用自信训练法和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对求询者的考试焦虑实施缓解和矫正,是适宜的。

2、责任和义务 

遵守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履行咨询师助人自助和学校教育管理者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职责与义务。

同时学校学生有接受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权利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3.时间和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条例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为学生提供免费服务。

根据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对该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大约需要二个月的时间。

第一阶段:

着重从帮助求询者调整认知和提高自信心方面,来减轻考试焦虑程度。

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每周1次,分4次进行 

第二阶段:

在改变其认知层面的基础上,针对求询者考试焦虑中的生理变化,运用自信训练法、系统脱敏法进行训练和治疗。

大约需要一个月4周的时间,每周进行2次,共8次。

五、咨询过程 

调整认知阶段 

(1)调整求询者的认知并提高自信心,以减轻考试焦虑程度。

在咨询过程中向求询者讲清正确对待挫折的道理,鼓励他克服消极情绪,增强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掌握重大应试时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当然,要想真正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关键还要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逐渐恢复自信,重拾斗志。

(2)把重点放在认知改变上,帮助求询者认清期望过高、虑荣心过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3)指导求询者进行自信训练,以促进心理的平衡。

帮助他认识到:

不要把一个人的成才的道路看得过窄,把考试看得过重。

否则思维上缺乏变通性,由此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