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12354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之道-优质课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道”指的是:

、的根本原则。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题解,“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在古代的含义有两种:

“博学”之态;

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

道:

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关于“大学”,周代的大人的学校,相对小学而言。

小学为奴隶主子弟中幼童至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大学为15岁以上奴隶主青年子弟接受教育的场所。

由周代大学发展而来,成为汉代及以后各封建朝代的太学。

古代指研究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学问,相对于小学。

小学是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现在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

阅读课文知晓文意,合作学习要求:

1.参照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含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亲近抚爱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明明德:

彰显美好的德行。

第一个“明”,彰明。

2.亲民:

亲近抚爱民众。

3.止于至善:

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

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

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

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1.知止: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2.静:

心不妄动。

3.安:

性情安和。

4.虑:

思虑精详。

5.得:

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本末(主次),每件事情都有终结有开始。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

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推究事物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才能使内心端正;

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

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国家治理好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概以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1.第二段:

“八目”分别是什么?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八目”之间的关系如何?

其核心是什么?

“八目”是逐一递进的关系,其核心是“修身”,3.“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总纲领、总目标。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纲”,“八目”,宗旨,步骤,“三纲”,“八目”,(修),(知),(用),宗旨,步骤,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

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思辨探究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

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

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

认同观点。

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

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这“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天下平”,即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

反观当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复旦研究生林森浩给室友投毒、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

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

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

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鼓励青年学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能构建他们的道德自律,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考量。

课堂小结,大学之道通过“三纲”明确了为人修身的根本宗旨,并以“修身”为核心,指出具体步骤。

进一步指出修身的步骤,即“八目”。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