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1829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Word下载.doc

授课对象:

本科生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学时

主要内容:

1、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3、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课堂教学为主

2、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

导语: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里进行革命,但都无法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形成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

英国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占澳门。

中国的关税、司法、贸易等主权也遭到严重的践踏,从而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第一批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在五个通商口岸中,上海发展最为迅速,它很快取代了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

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

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

(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徘徊不前的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西方的商品有顽强的抵抗力。

外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要求。

如进口的刀叉、睡帽、钢琴之类。

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其抵销,无力购买英国工业品,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指出的:

“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 

)他们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他们预料:

“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于是,他们根据《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有12年后修约的规定(《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分别和法、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属于鸦片战争的后果),英国也参与进来,共同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

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但被清政府拒绝了。

  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

“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他们于1856年~186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火烧圆明园就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从康熙年间开始兴建,一直到咸丰,历经六帝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集中了全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

雍正时,开始把它建成“避喧听政”的行宫,使之成为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乾隆时,清朝国力强盛,大规模扩建圆明园。

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圆明园中仿造。

圆明园里有一个安澜园,长春园里有一个小有天园,还有一个狮子林和一个茹林。

这四个景就是仿照江南的海宁隅园,杭州汪氏园、苏州狮子林和南京瞻园“四大名园”建筑的。

还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则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多由白石砌成,虽为欧式建筑,但也糅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中西合璧,堪称一绝。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

园内珍藏着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仪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

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

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

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最后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十二生肖兽首”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上的喷泉形象,是由意大利籍传教士郎世宁设计的一座兼容东西方风格的“兽首人身水力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兽首人身像,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呈半月形分列喷泉左右,各铜像会按其所代表的12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

不幸于鸦片战争期间被八国联军掠夺流失海外。

目前,已有牛、虎、猴、猪、马首等5件兽首被爱国人士出资收购回国,兔、鼠首被法国人收藏,其余均下落不明。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被割占。

相当于3个法国或12个捷克斯洛伐克。

(一中学生的感叹….)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

资本主义侵略者攫取了增开通商口岸和内河航行权以及压低关税等特权,侵略势力扩展到北方沿海和内地,中国的沿海、沿江经济富庶区域,从此为侵略者敞开了大门。

这些口岸不仅成为列强侵华的经济据点,而且由于外国军舰"

有权"

驶入长江和通商口岸,因而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军事据点和桥头堡,有利于西方列强在军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

而各国“公使常驻北京”,直接干预中国政治,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是日本继沙俄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极严重的大掠夺,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

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群起效尤,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沉重的打击,直接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

《马关条约》还为列强勒索大宗赔款开了恶劣的先例;

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这时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投降帝国主义,在此之前,清王朝统治者与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有矛盾,经常处于又和又打的状态。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震惊于中国人民不可估量的"

民族精神"

,认识到"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决定仍实行"

以华制华"

的政策,继续把清政府当作它侵略中国的工具。

慈禧则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的初步结合,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成了"

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在这一屈辱的历史过程之中,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野蛮的武力侵略和战争威胁,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外国列强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用,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这两个特定的概念中,“半”是一个侧重于“质”而不是“量”的规定,不能视为百分之五十,一半对一半。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兴中会的会员谢缵泰画了一幅中国疆域的《时局图》,在香港发表。

图上那虎踞朔方的北极熊,横扑在长江流域的猛虎,蹲坐在西南边陲的毒蛙,曲盘在山东半岛的一圈肥肠似的怪物,以及升自东瀛列岛的太阳和来自太平洋的秃鹰,分别代表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把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描绘得赤裸裸活脱脱,令人猛醒!

有人为此画题词:

沉沉睡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2、在租界地,各国享有独立行使行政、司法的权力,成为“国中国”。

图为上海租界内的会审公堂廨。

3、经济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占中国资本总额的比重:

1894年为60%,1913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第337页)。

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占有明显的优势。

4、不平等条约赋予侵略者在传教上的自由,使西方宗教势力在中国进一步发展,他们宣传忍耐、服从的思想,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网罗不法之徒作为爪牙,同政治、经济侵略相互配合。

图为《新约》译本在汉口1907年出版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1、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司令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慈禧却表示要"

2、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