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1300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

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教材的编写特点

(1)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

因此,教材先

出示一些小数,如:

53页;

例2、例3,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

(3)、加强实践与生活的应用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

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

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

也有人认为:

“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课时划分

本单元设想用14课时来完成。

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课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P50~51、例1及练习九第1、2题)

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52~54、例2、例3及练习九第5、6、7题)

第三课时:

练习九(P55~57、练习九第5~13题)

第四课时:

小数的性质(P58~59、例1~例3及练习十第1~3题)

第五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P60、例4及练习十第4~7题)

第六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61~63、例5~例7及练习十第8题)

第七课时:

练习十(P65~66、练习十第9题~13题)

第八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P67~69、例1、例2及练习十一第3、4题)

第九、十课时:

练习十一(P70~72)

第十一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73~74、例1及练习十二第1、2题)

第十二课时:

把小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P74、例2及练习十二第3、4题)

第十三课时:

练习十二(P76~77)

第十四课时:

复习与整理(P78~79)

三、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以分四块内容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3、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以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

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测量,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测量,测量后让学生分组报告测量结果。

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况,比如拿米尺量讲桌的长:

量1次,即量出1米后,余下的部分不够1米。

说明测量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整数的结果。

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仍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记录,就要用小数表示,体验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必要性。

在这里,除了可以量黑板的宽和讲桌的长外,也可以选择整米长的物体来量,通过对不同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

例1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

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分两步进行:

1、认识一位小数。

师:

我们在进行测量时,不够1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单位来测量。

(出示米尺)请同学们看,从0刻度线到10刻度线,这是几分米?

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1/10米)

1/10米也可以写成0.1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

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可先和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同桌讨论后反馈

师根据反馈结果提问:

请同学观察一下1/10米和0.1米,3/10米和0.3米,7/10米和0.7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1/10米=0.1米3/10米=0.3米7/10米=0.7米。

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四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请同学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三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具体的步骤和前面相似)

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于计数单位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还是放到52页小数数位顺序表这里教学比较妥当。

1、使学生在小数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读、写法。

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可以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小数读写”“比较小数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长颈鹿父子比高矮的情景图,由它们的身高给出两个小数:

1.8、5.63,再另外出示一个小数12.378。

由这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

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表的形式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整数数位顺序表,然后再来探讨小数数位顺序表。

简要的环节如下:

1、出示情景图,展示实例

通过观察情景图,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生:

长颈鹿和它爸爸的身高分别是1.8米5.63米。

你能说出和这两个小数不同的其他小数吗?

生例举出几个小数如:

12.3784.3458.230.340.5

2、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小数由哪几部分构成?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后提问:

这几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

计数单位呢?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呢?

(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己看51、52页教材,通过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后反馈、交流并形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4、学习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读写在小数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不变,因而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会。

我们可以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

高:

0.58米、厚:

3.5厘米、重:

41.47千克

问:

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教学小数的写法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学生写后反馈写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写数的方法。

对学生需要强调的是:

在写小数时,小数点的位置要写正确,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

小数点要写成圆点,不要写成顿号。

练习九(P55~57、练习九第3、4、8~13题)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小数。

2、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对熟悉的长度、价钱、质量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第2题,呈现4组分别相等的小数和分数,让学生把它们分别连起来,旨在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

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

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计数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

第8题,通过学生在数轴上标出各小数的位置,使学生在巩固小数意义的同时,对小数的顺序、大小有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先提醒学生弄清楚从0到哪里表示1,从哪里到哪里表示0.1,再让学生找标出各数的位置,用箭头标出并写上数就可以了。

最后的3.85,只要学生把箭头指向3.8和3.9中间就可以了。

第10题,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含义,到底应该怎么说也是

很含糊的,没有一定的标准。

2.6元学生会说出2元6角,3.5米学生还没有学到名数之间的化聚不一定能说出3米5分米,我想这也没事。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