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121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doc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

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

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

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

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问题6: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4)教师总结:

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

(板书他们的观点)

问题7: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虽然能继续前进,却不能一直运动下去,这是为什么?

(5)教师总结:

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

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

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

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

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

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

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

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

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

(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