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
《《青岛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全民城管“ 15
第一节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5
第二节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16
第三节深化多元合作共治 17
第四节锤炼新型专业队伍 18
第四章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建设“温馨城管” 19
第一节打造服务新品牌 19
第二节创新服务新体系 20
第三节提高服务新效能 21
第五章提升科学化运行水平,建设"
品质城管“ 23
第一节提升燃气全域保障 23
第二节全面推进清洁供热 24
第三节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 25
第四节塑造靓丽市容景观 27
第六章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建设“智慧城管” 29
第一节建设“城管云脑” 29
第二节强化基础性支撑 30
第三节创新智能化运用 31
第四节丰富智慧化手段 33
第七章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建设“高效城管” 34
第一节完善执法体制机制 34
第二节提升专业执法能力 35
第三节加强执法综合保障 37
第四节重点突破执法难点 39
第八章提升系统化建保障,建设“韧性城管” 41
第一节夯实行业安全基础 41
第二节强化行业应急管理 42
第三节加强城管文化建设 43
第九章保障措施 44
Ill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城市管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幸福。
编制《青岛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对深入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方便温馨之城,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至关重要。
本规划所界定的城市管理包括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等行业管理和相关领域的城市执法。
规划范围为青岛市全域,重点规划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黄岛、即墨七区,对胶州、平度、莱西三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本规划依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和《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是推动青岛市城市管理加快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起点
第一节“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时期,青岛市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坚持“人本管理”理念,打造“城市管家”品牌,开展“学深圳、赶深圳”活动,系统、整体、协同打好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实施“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圆满完成上合峰会、海军节等重大节庆保障任务,治脏治乱、美化亮化,让青岛成为市民游客眼中的“颜值担当”,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初步建成现代化管理模式,开创了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城市管理日趋精细
1. 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
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城市管理委员会作用得到发挥。
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能,推进重心下移,依法赋予街道办事处责权,发挥社区居委会主动服务职能。
推进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网格相融合,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系。
2. 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颁布实施《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实施生活垃圾异地处置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体系。
修订《青岛市燃气管理条例》,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保障燃气安全供应。
完善《青岛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规章规范,打造“六位一体”1的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管理法治体系。
制定《青岛市海水浴场管理与服务导则》,提升海水浴场服务品质。
3. 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新成效。
在全省率先推行公众委员制度,参与城市管理决策、管理、监督。
推行“三长一站”2工作模式,市政务热线投诉同比明显下降。
制定《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划分办法》,落实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初步形成“商家自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责任区管理”的良好氛围。
4. 智慧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建立“一线一网一平台”3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体系,整合发挥数字化平台监督和12319热线服务功能,实现数字城管所有县级市全覆盖。
建设市级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信息系统,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与网格相融合。
二、服务民生更加扎实
1.拓宽服务渠道。
树立“开门办城管”理念,创办“星期三问城管”活动,选取市民关心关注的专题,每周三由业务处长接线,受理诉求、答疑解惑、全程跟踪、包干负责。
开发“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掌上报、掌上问、掌上
'
“六位一体”:
《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青岛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青岛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总体规划(2021——2030年)》《青岛市城市容貌标准》《青岛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青岛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导则》
2 “三长一站”:
路段长、区片长、楼院长、服务站站长
3 “一线一网一平台”:
12319热线、市级城乡综合治理网格、数字化平台
查、掌上办”。
2. 优化服务模式。
完善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实施“查找差距、补齐短板”大行动、“标准服务”大行动、“社区服务”大行动、
“解决问题”大行动。
海水浴场新增日常应急物品、自助冲脚装置和母婴室,提供贴心服务。
新建住宅推广安装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方便居民充值。
3. 提升服务效能。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网上受理、统一多窗口办理”新模式,推行便民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o全省率先试点供气供热便民服务改革。
三、公共设施保障更加完善
1.燃气供应快速增长。
加快气源引进和输气管网布局,形成“3+1”天然气供应格局,构建了全市“两主三支”高压管网和环胶州湾次高压管网输配、城区配气管网“环路”保障的天然气输配体系,高压、次高压管网全部贯通七区三市,并向镇村延伸,管道天然气实现“镇镇通”。
2.供热实现清洁发展。
基本形成以煤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为主,燃气、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格局。
全面实现清洁供热。
3.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初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市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全覆盖精细保洁,扫出一片洁净天地,推行人机结合、联合作业模式,实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分级管理,主次干道全部按照深度保洁标准管理作业。
构建“资源化利用为主、处置消纳为辅”的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4.市容景观效果明显。
完善城市夜景亮化框架体系,加大夜景照明设施建设,构建“一带一核心、三片区、十二线”的城市亮化空间体系,形成了光彩飘带、山水城湾、星光璀璨的城市亮化体系。
制作播出公益宣传片,传递城市温暖,讲好青岛故事,为城市添一抹温暖亮色。
建立海水浴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断提升海水浴场管理服务水平。
四、综合行政执法更加规范
1. 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
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综合执法。
下移执法重心,区(市)综合执法局向镇(街)派驻执法队伍。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2. 执法制度进一步健全。
制定《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行为规范》《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制定《青岛市城市管理领域部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推进柔性执法。
3. 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执法队伍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全面实行执法评议考核、案卷评查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4. 综合执法取得新成效。
开展重点领域执法攻坚,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安全。
实施“三年治违行动”“治违百日攻坚行动”等违建治理工作。
持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春季攻势”“夏秋攻坚,,“冬季决战”。
推行“执法+服务”模式,通过审慎包容监管、轻微违法纳入免罚清单等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五、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1. 健全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部门全员安全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调整行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建立健全管理、巡检、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2. 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落实安全责任,修编完成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现突发事件有预案可依、应急处置有手册可查、应急职责有卡片可循。
第二节存在问题
一、 城市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规划、建设、管理、执法全领域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需要强化顶格协调,实施流程再造。
全流程监管体制机制尚未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部门间职责尚未完全理顺,存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协作配合不顺畅等现象。
二、 城市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第三节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城市管理而言,既有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城市管理行业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着力在转思维、谋全局、促改革、惠民生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站在新起点,城市管理工作必须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内涵的深刻变化,聚焦解决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老、小、旧、远”等问题,持续在补齐民生短板、解决民生难题上下更大功夫;
聚焦发展的核心领域,在理念思维、体制机制、行动实践等层次全方位突破,加快构建与特大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体系;
聚焦创新和法治相衔接,充分应用智慧手段,全面增强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聚焦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防控,努力建设韧性城市。
第二章城市管理工作的新使命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抓好“全民城管、温馨城管、品质城管、智慧城管、高效城管、韧性城管”六大建设,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以更高水平开放和更全方位服务“开门办城管”,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智能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打造方便温馨之城,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新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 坚持共建共享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 坚持系统协同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