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467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Word文件下载.doc

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

”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

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

几个梨?

几个西瓜?

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

“‘半个’应该怎么拍呢?

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从而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

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

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2.第二个环节:

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

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

也是这个西瓜的1/2。

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

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

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

并涂色表示出来。

折好后,让学生举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他们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

“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

”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活动4.举1/2反例,内化1/2。

我拿着一张圆纸片问: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仔细观察,老师把这张圆纸片这样(随便)撕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吗?

为什么?

”接着出示几道判断题给学生判断,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活动5.类比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当学生认识了1/2,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创造几分之一,彰显学生的个性。

⑴联想:

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认识分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⑵操作:

折纸、涂色,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

先和同桌说一说:

你折出了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再全班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并说一说分数的含义。

⑷探究:

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展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

让学生深刻体会:

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活动6.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在这里,我利用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数,它们都想多吃点。

小猴子想:

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

小猪想:

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

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出示以下直观图让学生观察,你能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

看着直观图,学生很快回答:

1/2>

1/4>

1/8。

你还发现了什么?

假如把这个圆无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会越来越?

小。

最后得出结论: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

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

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分数的含义。

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第三个环节:

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设计了写、涂、说、猜四个练习。

写: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涂:

看分数,涂颜色。

以上两题是基础练习题,面向全体学生。

以下两题是拓展提高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

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意大利国旗、西瓜图、柜子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

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

猜:

涂色部分会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估计、猜测,再用课件验证。

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1/4比1/16大,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

从预设到生成,从估计意识的培养到发散思维的训练,这一道题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

4.第四个环节:

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能会说几分之一的分数,也可能会说几分之几的分数,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学习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2)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主要教法有:

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

设计意图:

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五、教学过程(我下面重点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观察胎儿、婴儿、成人的三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位占整个身体的比例一样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自然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充满好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自主探究一:

仔细观察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体的多少?

怎样表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有的学生说:

胎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也有的学生说:

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长的1/2。

读作二分之一。

教师及时鼓励,并板书1/2,强调读法。

接下来教师设计了做一做、议一议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交流讨论。

做一做:

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怎样折才能得到整体的1/2?

并涂上颜色。

议一议:

将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随意对折是不是整体的1/2?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用反例强化将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突破了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二:

仔细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婴儿和成人时的头长各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经过学生认真的自学,激烈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