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275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6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7.2明洞施工 21

7.3洞身开挖 22

7.4洞身支护及二次衬砌 27

7.5监控量测 29

7.6超前地质预报 34

7.7施工技术措施 34

8.工期保证措施 45

8.1工期目标 45

8.2工期保证措施 45

9.安全质量、水、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47

9.1安全目标及措施 47

9.2质量目标及措施 57

9.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 60

9.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

10季节性施工措施 61

10.1冬季季施工的一般措施 62

10.2雨季施工安排 66

5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X对X投标承诺;

(2)业主提供新建X;

(3)业主的主要工作安排和管理思路;

(4)2011年1月18日集团公司总经理现场办公会会议相关要求;

(5)投入本项目施工队伍的实际施工能力;

(6)目前铁路客运专线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7)铁道部、沈阳局、吉图璋筹备组以及集团公司标准化施工以及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2编制原则

(1)确保总工期和主要节点工期目标的原则;

(2)遵循招标文件条款、投标承诺,满足业主相关要求的原则;

(3)实行“项目法施工”的组织原则,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破重点;

(4)施工进度指标与施工队伍的能力相匹配的原则;

(5)施工方案尽可能采用成熟、可靠,尽可能降低技术方案风险的原则;

(6)局部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工期目标的基本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投入的原则;

(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8)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

(9)强化组织,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目标全面履约,优化资源配置;

(10)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

隧道采用有碓轨道结构。

2.2设计概况

2.2.1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

双线;

速度目标值:

250公里/小时;

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4500米

最大坡度:

16%»

;

牵引种类:

电力;

列车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2.2.2平、纵断面设计

全隧道位于R=4500m的圆曲线上,隧道内纵坡设计为单面下坡,其中GDK247+748-GDK247+750坡度为-5.014%。

,GDK247+750〜GDK248+245坡度为

2.2.2横断面设计

隧道建筑限界按“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设计,双线隧道净空有效面积不小于92平方米。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3.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势较缓,地表植被发育,自然坡度稍缓。

2.3.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隧址区岩性为:

表层第四系全新统残破积粉质粘土、粗角砾土、下伏基岩为安山岩和垩系下统大拉子组砾岩加含砂岩,各层详述如下:

①2粉质黏土(Q严"

'

):

灰褐色,硬塑,土质不均匀,含25%砾石,表层30cm富含植物根系。

②I粗角砾土(Q「e):

褐红色,松散、潮湿,砾石成分以砾石为主,呈圆棱状,一般粒径2-20cm,最大40cm。

③3强风化砂质泥岩(KG:

青灰色,层状构造,锤击易开裂,裂隙发育,质软性脆,岩芯多呈10~15cm短柱状,少量呈2~5cm碎块状。

④2强风化泥质砂岩(Kid):

青灰色,粉细粒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锤击易开裂,裂隙发育,质软性脆,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

⑤3强风化砾岩(Kid):

浅灰色,褐红色,青灰色,原岩结构构造局部被破坏,岩芯风化成短柱状及碎石状,砾石母岩未被风化,砾石粒径2〜6cm,砾石含砾约60%。

⑤3弱风化砾岩(Kid):

紫褐色,浅灰色,砾状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含55%砾石,砾石成分主要为安山岩、花岗岩,砾径2-20cm,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一般桩长10〜20cm,最长48cm,少数呈2~7cm碎石状。

⑥3弱风化安山岩(S):

黄褐色及灰绿色,班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多成块状,块径3-5cm,少量呈5-10cm短柱状,锤击声闷,节理裂隙发育。

⑥2弱风化安山岩(S):

灰绿色,班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多呈柱状,一般柱长8~36cm,最大42cm,少量呈5-10cm饼状,节理裂隙发育。

随到整体岩层起伏平缓,隧址未发现断裂构造。

2.3.3水文地质特征

进出口段钻孔未见地下水,但隧址中部可能有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全风化强风化裂隙中以及燕山期白垩世安山岩浸入带中,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

隧道正常涌水量为415m7d,最大涌水量为670m7d。

地表水对混凝土具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

2.3.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现象

隧道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现象。

2.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正洞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暗洞

一、IV级围岩

延长米

90

GDK247+968—GDK248+058

2

开挖

立方米

12549

3

支护

坊工方

117.9

4

衬砌

2387.7

二、V级围岩

226

GDK247+787〜GDK247+968

GDK248+058—GDK248+203

6

48259

7

682.2

8

10302.3

9

明洞

9805.7

GDK247+775—GDK247+787

GDK248+203—GDK248+218

11

洞门

拷工方

14427

GDK247+748—GDK247+775

GDK248+218—GDK248+245

3施工总体方案

3.1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在“ 惺惺惜惺惺XXX项目经理部”领导

下,成立第十工区,与项目经理部对应设立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与项目经理部对应的职能管理。

本隧道由 架子队承担具体施工任务。

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图3-1.

图3-1组织机构图

3.2施工总体方案

XXXXXXXXXXXXX全隧均为IV、V级围岩,其中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V级围岩:

1)超浅埋及偏压段采用CRD法施工;

2)一般浅埋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来指导施工。

隧道从进口向出口独头掘进,按1个架子队进行配备;

进入正洞后形成各个施工作业面;

施工时,以架子队为单元配足现场作业施工资源,形成多个作业面平行同步施工,并在架子队内各个现场作业面间进行施工资源相互调配均衡施工;

开挖作业面按进尺循环开挖,初支超前、二衬砌紧跟(仰拱超前、拱墙滞后)、隧道附属结构集中分段连续兼顾施工;

待隧道贯通后分段按组施工有磕道床。

4进度安排

4.1各级围岩开挖支护循环时间

按我单位实际施工生产能力,不同级别围岩循环时间如表4-1:

表4-1隧道开挖支护循环时间表(单位:

h)

围岩项目

IV级(进尺按2.0m)

V级

(进尺按0.5m)

备注

地质预报

0.25

0.2

测量放线

超前支护

2.5

钻爆及出磕

1.5

通风排烟、排险

0.5

初期支护

3.5

循环时间总计(h)

4.9

3.2隧道开挖进度指标

⑴IV级围岩开挖支护进度指标为:

720小时/月 x2.0m/循环R]31m/月

11小时/循环

考虑工序衔接、其他等因素的影响,计划进度指标为120m/月。

(2)V级围岩开挖支护进度指标为:

720小时/月

x0.5m/循环R74m/月

3.9小时/循环

考虑工序衔接、其他等因素的影响,计划进度指标为70m/月。

⑶隧道主要进度指标

根据以上施工循环作业时间及分析计划,考虑综合循环时间,拟定本隧道正洞开挖

支护月进度指标见表4-2。

表4-2正洞施工进度指标(m/月)

项目

围岩级别

IV级围岩

V级围岩

正洞(m)

120

70

4.3隧道衬砌进度指标

隧道二次衬砌按综合指标180m/月/工作面安排,衬砌进度受开挖进度控制,衬砌与开挖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当衬砌与开挖面距离较远时增加模板台车进行施工。

4.4施工进度安排

为满足总体架梁计划,依据我单位的资源配置状况和我单位的施工生产能力,同时在研究本单位工程的特点、难点的基础上,确定各工序进度目标,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详细进度横道图如图4-3.

5资源配置表

5.1劳动力配置计划

5.1.1劳动力计划

XXXXXXXX隧道本着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在充分考虑合同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技术特点进行相关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配备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管理能力强的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原则是管理干部职责分明、权限到位,工人一专多能,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劳动力组织计划及组成结构见表5-1。

岗位/部门

管理人员

生产人员

工区

工区经理

工区书记

土木总工

机电总工

分管副经理

分管金佛寺隧道的1名

工区安全总监

工程管理部

技术室

含工程部长

测量组

量测组

实验室

调度

设备物资部

含物资部长

经营财务部

安质部

含安质部长

办公室

含办公室主任

后勤服务

15

含食堂、医生、锅炉工

小计

35

机修

机修主任

电工

钳工

司机

装载机司机

空压机司机

农用车司机

搅拌机司机

含保养2人

玲运输车司机

12

玲输送泵司机

抽水工

43

机料

料库

含收砂、石料

炸药库

采购

钢材加工

拱架加工

18

含网片、锚杆

二衬钢筋加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