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的过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社会认同的过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认同的过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可以帮助人们从概念上和逻辑上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自我意识、自尊的来源和形成、群体行为、社会流动等。
关键词:
自我概念社会类别社会认同自我调节群体行为社会流动
一、社会认同方法
有关群际关系(intergrouprelations)和群体过程(groupprocess)的社会心理学注重心理和社会过程的表达;
在对此进行研究的“欧洲”方法中,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的概念是一个重要方面。
按照社会认同理论[泰费尔(Tajfel)和特纳(Turner),1979]的观点,群体行为的独特性来自于类别化(categorization)和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的心理过程。
这些心理特征包括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及群体成员中行为和态度的相对一致。
然而,该理论也涉及社会过程(如群体之间对相对权力、地位和优势的争夺)和物质利益的作用。
人们认为,这些过程决定了真实社会群体中大部分的行为内容。
因而,社会认同理论是对社会背景考察社会心理过程的一种尝试。
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早期,泰费尔和特纳在一系列出版的书籍中,汇集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这一工作相关。
在过去的10年里,有大量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
而且这一理论应用的复杂性和范围也大量增加了。
1988年,霍格(Hogg)和艾布拉姆斯(Abrams)阐述了有关社会认同理论的大部分核心研究;
1990年,他们又增加了一些最新的讨论(这些讨论试图整合社会认同过程与其他社会认知过程,或把两者进行对比)。
考虑到目前社会认同研究的多样化,在社会认同方法和(这一方法内合并的)特定理论之间作出区分是有用的。
社会认同方法包含了元理论假设(metatheoreticalassumption)。
这一假设就是,当人们认同某些社会类别或从那些类别的角度给自己下定义时,这些社会类别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自我概念(socialcategoriesinfluencebehaviorandtheselfconceptwhenindividualsidentifywithordefinethemselvesintermsofthosecategories)。
社会认同理论包含了这一假设,即人们通过群际社会比较(intergroupsocialcomparison)寻求正面的自尊(positiveself-esteem)。
对于自我概念的性质,社会认同理论也提出了各种假设。
自我类别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theory,特纳等人,1987)是社会认同理论在自我概念方面更具体的发展,它更多涉及到把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认知过程。
其他方法(如Mugny对社会影响的解释)也接受了社会认同方法的效用;
但它们是在其他理论的背景下采用社会认同方法的。
(一)社会认同理论
泰费尔(1972)把社会认同定义为“人们对他/她属于某些社会群体的知识,同时对他/
她的群体成员身份(groupmembership)赋予某些情感和价值上的重要性”(theindividual’sknowledgethathe/shebelongstocertainsocialgroupstogetherwithsomeemotionalandvaluesignificancetohim/herofthegroupmembership),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作为群体成员的自我概念(socialidentityisself-conceptionasagroupmember)。
社会认同可能由对许多不同群体的认同组成。
认同产生的第一条要求是,人们把社会世界分类为可以理解的单元。
对物理刺激的类别化包括心理上对类别之间(betweencategories)差异的强调,及对类别内(withincategories)对象之间差异的减少。
对于社会刺激类别化的早期研究显示了类似的结果。
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些方面与类别化有关时,人们对于类别之间差异的强调才会发生。
此外,当涉及的这些类别或群体与知觉者有关或对其很重要时,这些效果会更为明显。
当这些类别中有一种包括自我时,社会认同就会突出出来。
例如,在像飞机失事这类事件之后,人们可能更关心自己民族的人员伤亡情况。
同样,如果自己的国家参赛,人们可能会更有兴趣观看国际比赛。
这些关注可能来自于人们积极体验各种社会认同的愿望。
这些例子说明,卷入意识、关心和自豪可能来自于人们与他人具有某种社会类别成员身份的知识(甚至不必与他人产生亲密的个人关系),或结果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个人利益。
按照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从特定社会认同而来的正面情感来自于群际社会比较。
1954年,费斯廷格(Festinger)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socialcomparisontheory)。
这一理论假设,人们具有向上的定向内驱力,这一内驱力导致人们把自己同在有关方面与自己类似(或稍微好一些)的其他人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社会比较,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意见和经验作出自我评价。
社会认同理论假设,通过内群体(ingroup)和外群体(outgroup)之间的社会比较,一个人的社会认同得以明确。
人们对正面自我评价的愿望为社会群体之间的区分提供了动机基础。
在一般社会价值方面,或对内群体特别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刻板印象上内群体更为积极的那些方面),区分可能更大。
因而,根据人们认为内群体不同和比外群体好的程度[因而成为“正面独特性”(positivedistinctiveness)],一个人的社会认同得以提升。
当社会类别化引起人们寻找区分特征时,社会比较及正面认同的需要促进了对有利于内群体的群际差异的选择性强调。
这两个过程也一致产生作用来减少感觉到的群体内差异。
社会认同理论把自我概念看成一组自我形象,这组自我形象在它们确立的长度、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上会有所变化(特纳,1981)。
人们把这些自我形象解释为落入某个连续体中,在“个人”极端具有个人化特征,而在“社会”极端具有社会类别的特征。
当个人认同明显时,人们就会意识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特征(如“我很快乐”、“我喜欢明亮的颜色”、“我与上司关系很好”等)。
当社会认同明显时,人们就会意识到把自己的有关社会类别与其他社会类别区分开来的特征(如“我是一名物理学家”、“我是一个男人”、“我是美国人”)。
在同个人—社会维度上明显的自我形象对应的社会知觉和行为上,人们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当社会认同明显时,人们作为某个群体成员而行动;
而当个人认同明显时,人们并不这样做。
使用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groupparadigm)的研究表明,当被别人武断定义的社会类别成员身份明显时,被试会偏爱自己的类别(尽管不知道其他成员是谁,而且没有获得任何个人奖赏)。
研究似乎表明,当与自我有关的社会类别明显时,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就会开始从那种类别的角度来进行定义。
作为某种类别(及更有意义地,作为群体)成员(而不是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或明确的社会压力)的共同自我概念的存在产生了群体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参见Reicher(1982)对于集体行为的分析)。
社会认同理论对于社会结构的心理学模型(泰费尔,1974)来自于这一观察,即真实社会群体和类别在地位关系上彼此对立。
他们经常竞争资源、权利和权力。
通过对作为不同类别成员的自我定义,人们从心理上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
这同阶层意识(class-consciousness)不是一回事,因为社会认同理论并不涉及人们是否认为社会结构是对的或错的。
因为人们对社会结构(这些社会结构告诉人们作为社会类别成员的社会认同)可能具备了某些常识观念。
泰费尔和特纳(1979)对低地位群体(lowstatusgroups)成员的反应尤其感兴趣。
很明显,更有权力的群体出于他们的利益维持现状、宣传他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然而,属于从属群体(subordinategroup)可能潜在地协商负面的社会认同,尤其是如果他们接受了主流群体(dominantgroup)的价值观时。
社会认同理论阐述了从属群体成员可能获得和保持正面社会认同的方法。
从属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依赖于人们的主观信念结构(subjectivebeliefstructures)。
“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的信念结构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
借助选择或努力,人们可以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
这一信念结构是西方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典型。
社会流动是由于对从属类别的不认同,或可能是不承认。
因为主流群体经常具有明显的或隐含的要求,这些要求使得从属成员很难“进入”(使群体边界相对不可渗透)。
社会流动信念可能对主流群体不会产生多少威胁。
然而,这些信念可能会减少从属群体内的凝聚力。
相反,“社会变革”(socialchange)的信念结构涉及这一理解,即群体之间的边界是不可渗透的。
为了确立正面的社会认同,人们必须以某种方式重新评价自己的群体。
重新评价要求整个群体内的共识。
不同的策略反映了群际情境的性质。
对群体来说,设想对现状的“认知替代”(如,在择校制度中,人们根据测验分数把学生分配到学校中)可能是不可能的。
在此情况下,人们就会采用“社会创造力”(socialcreativity)的策略。
在这些策略中,其中之一就是找到群际比较的新维度(如,进入低地位学校的那些人可能在非学术上与进入较高地位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较)。
相对来说,这一维度对内群体更为积极。
人们也可以重新定义附加在已有的比较维度上的价值(如“承担责任令人生厌”)。
第二种社会创造力策略是找到比较的替代群体(如更低地位的从属学校)。
或者,当人们设想对现状的认知替代时,从属群体可能直接进入到与主流群体的社会(及真实)竞争中;
在对这些群体进行定义时,挑战它在这些重要方面的优势或权力[如非洲国民大会(AfricanNationalCongress)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
二、概念与经验问题
这一章的其余部分对社会认同理论、自我类别化理论及社会认同方法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与经验问题。
一些人提出,社会认同方法保留了对群际行为变化的个人主义解释的隐含依赖,对这一方法的批评是有某些根据的。
最近对于类别化过程的强调表明,忽视其他非常重要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尽管社会类别化必定不可避免地成为群际(及大部分群体)行为的核心成分,但是当说明群体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应谨慎优先强调这一过程。
认同的突出是必要的,但还不是解释作为群体成员行为的充分过程。
对于自尊动机的理论依赖限制了我们处理群体行为变化的能力。
下面,我们简要说明对这些变化的一些已有解释,然后讨论随之而来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作为群体成员自我调节的整合模型,探索了为群体行为提供目标和标准的更为广泛的背景。
多伊斯(Doise,1988)认为,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