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太虚大师Word下载.doc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太虚大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太虚大师Word下载.doc(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餘九分教中,有說法的儀式,也有收攝經中的內容的。
本生和本事的二分,前者是詮說佛陀之往事的,後者是記載菩薩之因行的。
此經中之本身,是揭發大聖佛陀的已往的三世之故事。
本經共分十三品:
一、序品;
二、報恩品;
三、厭捨品;
四、無垢品;
五、阿蘭若品;
六、離世間品;
七、厭身品;
八、波羅密多品;
九、功德莊嚴品;
十、觀心品;
十一、發心品;
十二、成佛品;
十三、囑累品。
頭尾的兩品,是序分、流通分。
其餘中間的九品,是正宗分。
在正宗分的第一報恩品,是說出「有恩必應報答」的,著重在對社會上的一般在家的信眾;
第二至第五品,主要是對出家眾的說法:
厭捨品,是說厭捨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徑的,強調出家的功德無為自在,在家迫窄猶如牢獄;
無垢品,說明四事供養,是有垢性的,於飲食衣服臥具湯藥,能夠不起貪著的意念,僅是能夠維持最低的生活,那末,身心的垢染性自然會無有了;
阿蘭若品,強調修行的人,宜住於阿蘭若的寂靜處,依止於靜處,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學,三乘出世的功德,發定、啟慧、證果,莫不於阿蘭若處而得;
離世間品,說明世間苦惱災患的嚴重性、危險性、恐怖性、煩惱性,擺脫這些擾亂、牽纏,就要離避世間才能修行清淨法;
厭身品,這一品是闡發的聲聞行。
身是分段的個體,生死的張本,要超出世間,需修四念住:
首先觀察不淨之身段,對之起厭,而達到身滅證無為果才能了脫生死;
波羅密多、功德莊嚴的二品,這是大乘所修的法門。
前品是明十度而是菩薩的修行;
後品明功德莊嚴而是菩薩的績效。
觀心、發心、成佛的三品,分別啟發大乘菩薩的境、行、果的。
全文十三品,略敘如此。
本經中如何敘述佛陀的本事?
佛於人天大眾俱集鷲峰因緣成熟時,從胸臆毛孔間放出金色的光明,照射到大千世界,天宮、龍宮、地獄餓鬼同蒙照及。
于此光中,現出佛過去世,最初發心,坐菩提樹成正覺,雙林入滅,其中三無數劫的修行慈悲喜捨、八萬波羅密行;
又於光中示現現在降生淨飯王宮,捨去王宮上妙娛樂,越城騎馬入山,苦行、度生、說法、降魔、行難行之事;
又于光中,影現如來滅後安坐在寶塔中,般若塔、法華塔、無量寶塔。
如來三世的所有業行,皆得示現在此金色光中。
本經中如何說明觀心的心地法門?
這一法門,叫行者觀其自心的。
心是無形相的,所以用地來比喻心,而且,心有類似於地的,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
心地觀,是字的倒裝,實際上,便是觀心地。
叫行者如法的觀照自己的心地:
一、正觀心地:
心同、地同。
地有能生義,心亦有能生義,一切叢林植物皆從地生;
一切善惡等法六凡四聖的果體,皆從自心生起的。
地有所依止義,心亦為有依止義,地能為礦植動物所依止,心亦為五蘊六根十八界世出世間漏無漏法所依止的;
二、觀心幻妄:
心體幻化不實,由於虛妄偏執,演出染污形態,經中約以二十六種比喻來說明之;
三、觀心空寂:
心無所在,非內、非外、非中間住;
四、心即法界:
心體離言,超脫空有,當體便是一真法界。
本經立名為本生心地觀經,竊以為有二種意義:
一、本經計共十三品,從人天的世間法說來,說到二乘厭身的出世間法,再說到大乘六度行,歸結到佛乘的境行果,逐漸依次循序的發明行者由淺入深的途徑,頗有瑜伽師地論的十七地的風格,教理豐富,包容廣博。
即因統攝備至,一經題中,未便全彰其義,乃取本事及觀心的二義,從權而立這一經題的。
二、本經十三品,每品皆具獨特的豐富意義,皆足以啟發人生向上進修的意志,品品並能構成個別的一卷經的。
此種極有價值的理論,當然不可抹殺的了。
然而,本事及觀心二義,尤其深長的意義,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這是一個最可靠而實用的法門,因此取之而立這一經題的。
本生與觀心,對于行者究有何種意義?
有何利益?
取之立為經題,不難推知道深意。
按佛的本事,大乘經中夠詳盡了。
人不能做、不肯做、做不到的一切,佛都能做到。
他的慈悲德,愛眾生如羅侯羅一般;
他的犧牲德、施捨德,不惜以全身肌肉代替鶯鴿贖身而任捕捉者的刀割;
他的忍辱德,往昔為歌王截斷身體而不動心;
他的精進德,蹺足而超劫先成佛;
他的相好德、威猛德,乃至百四十種不共功德,其功德,是說不盡了。
經中特別強調這些佛的功德,是寄望於行者的、慰勉於行者的,要行者首先起發信心,渴仰於佛的,進而生起願欲心來,累身奉獻三寶,毅志專心效佛所行之本事,達到自己完具佛所具備的一切功德。
行者果能體達到這種意思而能力行以達到所願,完成福德,那就是本經標立此題的深旨。
其次,再說到觀心:
本經儘管有十三品之多,觀心品,是特別而重要的。
行者如能觀心,知心幻寂,就不迷執;
執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
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長起來;
智慧增長,就消滅煩惱,惑滅智生,於行者就有實用,完成斷德。
這也是本經標立此題的深旨。
三、本經十三品,品品皆有本生意,品品所詮說的一功行,都是佛過去本生之事,若報恩乃至成佛,那一品,不是佛過去所習行的呢!
又,本經十三品,品品皆有觀心義。
品品所說的法皆是離不了心的,若是離了心,還有什麼法呢?
若報恩乃至成佛,都靠著心的。
心不想報恩,心不欲成佛,那末,如何能報恩、成佛,那一品,不是觀心上而起的妙用呢?
再者,本生即觀心,觀心即本生,本生離開了心,就沒有本生了;
觀心離開了本生,也就沒有觀心了。
簡言之:
觀心即是心,本生即是佛。
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的。
本經取立此題,就是顯示心佛一體的深旨,俾使行者開顯自心圓成佛果的。
遙居紐約的浩霖法師,近數年來,在美弘化,前後印行多種佛經,廣事宣揚,普施法雨,感化了千萬群眾,歸向三寶。
今值其所所主持的東禪寺已屆十周年,一般信眾,聽到這個喜訊佳音,同聲相應的齊來為他熱鬧一番,對他這個十周紀念要來個大大的慶祝,恭賀他。
浩師既通世法,又深明佛法,想出一個對他們一番善意的回報,認為他們「既到寶山,不應空手而歸」,用什麼給他們呢?
希望他們——廣大的群眾,不單是到寺中吃一餐的,要他們嚐嚐到法喜的純淨美味的,要他們作心地觀,看看自己的心,現出自心上的明晶瑩澈之光,在此瑩淨的心光上,復又顯現出大聖釋尊往古世中正在修因證果的一切慈悲願行功德莊嚴的本事,依釋尊的業行而照樣的大家自己去做如此的業行。
浩師本此意念,印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若干部散發給他們,以期符合自心願樂的這一回報。
今天我正在閱藏時,轉來紐約的電話,要我在將付印行的本經前寫一篇序,僅就有我所知道的陳述如此。
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於台北法雲寺
懸
論
一
題旨明晰
就本經之題目即可以說明本經宗旨之所在。
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一題看來,本經宗旨似唯在攝化大乘之機,而實際上本經通攝五乘及三乘共法,惟以其中一分之大乘不共法為尤要耳。
甲、經
通指一切經典,凡為佛陀所宣說或為佛陀所曾印證者皆名曰經。
梵音「修多羅」、或「修妒路」、「素怛纜」,有線的意義,取能貫穿文義攝化生機之意;
與華言經字意義相符,故譯為經。
或可稱為契經,即是上契真理下契群機。
乙、大乘
通指一切大乘經典而言,如妙法蓮華經亦題曰大乘,及其餘題以方等·
或大方廣等皆是。
大乘是對小乘而言:
乘有運載之義,若能觀大乘境修大乘行,即能運載凡夫至於無上菩提涅槃之大果,自運既圓,運他亦無有窮盡,故名大乘。
換言之、大乘之義,乃在解釋一切凡夫染縛而入無上佛果。
大乘法不外境、行、果三義:
若能於一切諸法性相如實了達,即是大乘所觀的境;
依境而起行,即是修學六度、十度一切無量無邊法門,凡有利於有情的,大乘菩薩皆應修學;
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三阿僧祇劫而得到究竟之佛果,即是由行而得果。
依此境、行、果法能如實施行,即為大乘妙法。
大乘法不獨限於經藏,亦有大乘之論藏及律藏,此經是大乘經藏中之一部。
既超出人、天、二乘之上,而又通攝五乘諸法。
丙、本生
是十二分教之一,如云「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本生乃指釋迦牟尼佛三世本生之因果;
而十二分中之本事,則是明諸弟子事者。
此經序品中說:
「釋迦菩薩於往昔時作光明王,最初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娑羅林中入於涅槃,於其中間三僧企耶、百萬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捨八萬四千波羅密....」,根據這些文義,可以明白本生是指釋迦牟尼佛本生之事的。
從過去三祇修行,及現在八相成佛乃至未來設立塔廟,其間經過無數量劫發菩提心,從凡夫地至究竟成佛度生;
這是顯然把釋尊本生的內容特色都表現出來了。
丁
心地觀
當知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
在攝境歸心、攝用歸體、攝事歸理、攝相歸性的看法上,無論那項事,他的出發點都歸於心。
「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無一法而不以心為主的。
本經的觀心品裏說: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
成佛果是此心,迷於生死苦海也是此心。
總之、三界上下法,唯此一心作。
此心普遍於一切諸法之中,能有變生轉現的功能,所以以地喻心,而心名為地。
然在此中以地喻心者,可有兩種意義:
1.能生:
此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惡因果,乃至菩薩一切無漏諸法,如大地之一切草木叢林,皆依大地而生長。
2.所依:
如江河漢海一切之水,五嶽千巒一切之山,及動物、植物與人類所應用之器具種種,一切皆以大地為所依而住;
心亦如是,能為一切法之所依止。
有此能生、所依二義,所以喻心以地,曰心地。
依此、可以明白觀察心地是怎樣的緊要了。
假若觀心而了知即心自性之諸法實相者,則了知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故心性本空,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有上下差別之相,平等平等。
以善觀不善觀之不同,於是有佛與異生的差別。
以諸差別之事由心而起,依心而住,若能善觀心者,則能通達諸法之相,亦能究竟解脫。
如經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若能如此如實觀察,名之曰心地觀。
所以若人善觀此心,了知心之本性,即能如實了知一切諸法實性,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若人善觀於心,亦即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
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即能了知諸法法相,若了知諸法法相,即能依如實瞭解而修集福智,乃至即能證得究竟之涅槃,依此義故說心地觀。
此心地觀即是本經之宗旨,亦即是觀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證大乘之果。
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本生諸事之說明。
二
譯史確實
古來諸師所宏揚之一切經典,近人從歷史上嚴格的考察起來,往往有不明確的地方,使人疑惑。
例如楞嚴經、起信論等,皆以譯史不明致生疑竇,於宏揚流通及人的信仰上亦發生相當的不良影響。
本經向來少有講釋,現在乃從大藏經中特別提出來講。
若翻譯之史實不明確,也不免有不足信今而傳後的遺憾,故當一考其譯史。
經上題「唐罽賓三藏般若等譯」。
等者、等有其他的人,可見其不是一個人譯的,唐憲宗的序文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者,釋迦如來於耆闍崛山與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菩薩之所說也。
其梵夾,我烈祖高宗之代,師子國之所獻也」。
這可以知本經來歷之確實,梵本此經不是憲宗時纔有,高宗時就已有了。
所謂師子國者,即現在之鍚蘭島。
人每以鍚蘭屬於印度,然非事實,不過印度佛教流傳於錫蘭島最早,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衰敗。
自來認鍚蘭島為純粹小乘佛教,也不盡然,過去於大乘之法,也有相當的傳布,如本經即彼國所獻;
義淨三藏、不空三藏等也曾住於錫蘭,可見錫蘭也有大乘佛法。
而且、從海路來華之佛法,皆經此島,故此可決定是信史。
又云「寶之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