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610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档格式.doc

(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5

(4)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6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6

(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6

(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 7

(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7

(3).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 7

四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8

(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8

(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8

(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9

(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 9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然而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字人民币升值;

对外贸易;

贸易结构

一前言

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原因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其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利益密不可分。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不曾中断,且有越来越强烈之势,2010年美国国会更是一度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原因,主要为我国长期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强劲的贸易顺差,巨额外汇储配。

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经济长期保持8%甚至10%以上的增长率,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落户中国,间接导致国外就业压力增大。

另外,随着我国贸易影响力的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这些国家基于国内政治经济需要,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逐渐变大。

人民币升值必将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成本,促进进口,可以借机购进国外高新技术设备,淘汰国内落后产能,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国内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

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和国际竞争,发展成为国际型企业。

但人民币升值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其最主要的体现,是对出口贸易的冲击,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对里利润行业如服装、机械、农产品加工等的影响尤其大,必将导致该类企业减产,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同时,人民币增值,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对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的信息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严重时,会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二人民币升值概述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

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442.6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633.2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

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

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

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

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

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和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一)人民币升值的过程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

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

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7.8087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615个基点。

2006年1月4日的报价和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

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

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

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

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

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88。

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7.83关口,以7.824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7.82关口。

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7.8185再创汇改后的新高。

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72%。

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

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

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

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

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7.8073,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46%。

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61关口,次日7.6整数关口告破。

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7.38、7.37和7.36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08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

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

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币。

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和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

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

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

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

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

(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