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522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2.2.2有关行政规章 16

2.2.3行业技术标准 16

2.2.4相关规划资料 17

2.3规划设计任务和目的 17

2.3.1规划设计目的 17

2.3.2规划设计任务 18

3施工设计 19

3.1工程设计说明 19

3.1.1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19

3.1.2施工设计说明 20

3.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3

3.2.1土地平整方案的选择 23

3.2.2土地平整布局 24

3.2.3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26

3.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44

3.3.1灌溉工程设计 44

3.3.2排水工程设计 50

3.3.3建筑物工程设计 55

3.3.4泵站设计 60

3.3.5泵站附属建筑物设计 63

3.3.6支沟渠清淤工程 65

3.4道路工程设计 65

3.4.1农田道路设计 65

3.5其他工程设计 66

3.5.1农田防护林工程 66

3.5.2典型田块设计 66

3.6工程量汇总 67

3.6.1土地平整工程 67

3.6.2农田水利工程 67

3.6.3田间道路工程 67

3.6.4其它工程 68

4投资预算 68

4.1编制依据 69

4.2费用计算标准 69

4.2.1工程施工费 70

4.2.2设备费 72

4.2.3其他费用 73

4.2.4不可预见费 74

4.3投资结构 75

4.4分年度投资 75

5施工组织设计 76

5.1施工条件 76

5.1.1土壤 76

5.1.2气候条件 76

5.1.3地形地貌条件 76

5.2施工程序与管理 77

5.2.1施工导流 77

5.2.2建筑材料供应 77

5.2.3交通运输 77

5.2.4劳动力供应 77

5.2.5施工布置与方法 78

5.3进度管理 85

5.4质量管理 85

1综合说明

1.1前言

土地整理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定性、定位、定量、定时”的优化组合,以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安全高效利用土地。

*******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属于省级重点投资项目。

受****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由********开发整理有限公司*******土地整理项目设计部承担此项目规划施工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

为使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的指导项目施工并节约投资,特编制本规划。

1.2项目概况

1.2.1县(市)简况

****古名沙阳堡,因取《诗经·

小雅·

南有****》之义而得名,公元280年设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县境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地属武汉城市圈,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

39′~114°

22′,北纬29°

48′~30°

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离武汉仅80公里,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

全县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现辖8镇1场,164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

境内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7万亩优质螃蟹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美国叉尾鱼回种苗繁育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25万亩。

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粘土型黄金矿藏;

有享誉全国的高性能磁性材料、桥用缆索、电子光源等产品的科研与生产基地;

有国家定点建设的“中国博士后”基地;

有国家A级产品联乐牌席梦思,有****麻糖等一批荣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的名优产品。

有万里长江向东流,独此西流30里的长江第一湾——牌洲湾;

有湖北第一组——官桥八组;

有名冠古今的三国古战场和周瑜智取荆州的大本营——陆口,有风光旖旎的休闲旅游圣地——三湖连江风景区,还有人文景观荟萃的南宋文化古迹。

现已初步建成蔬菜、水产、意杨、畜牧、优质水稻、苎麻等10大农业产业基地和黄金、纺织、化工、机电、食品、森工、皮件等9大支柱工业体系。

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1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外贸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7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2位。

为“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赢得了“蔬菜之乡”、“螃蟹之乡”和“黄金之乡”的美誉。

1.2.2项目区基本情况

1.2.2.1位置与范围

项目区位于东经113°

55′28″—114°

04′34″,北纬29°

59′20″—30°

03′03″,西通****城,南临幸福路,北靠四邑公堤,东至余码头,涉及新街镇马鞍山村、晒甲山村、港东村、王家月村、沙湖岭村、余码头村等6个行政村。

项目区总建设规模1495.21公顷。

项目区总面积2054.02公顷。

建设规模为1495.21公顷,新增耕地45.03公顷,新增耕地比率3.01%。

项目区所在的图幅有:

H-50-61-(49)、H-50-61-(50)、H-50-73-

(1)、H-50-72-(64)、H-50-73-

(1)。

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号有:

GB4666401、GB466302、GB466303、GB466206、GB466702、GB466304、GB466202、GB466203、GB466201、GB466205、GB465303、GB465403、GB465404、GB465901、GB465906、GB465304、GB465502、GB465501、GB465101。

1.2.2.2自然条件

(1)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强。

年平均气温16.7—16.8℃,≥10℃的初、终间日数平均为240天,≥15℃初日、≥20℃终日的日数有80%的年份为146—148天;

年雨量为1235.70毫米,梅期多暴雨,汛期(5—9月)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

年日照时数1944.31小时,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08.13千卡/平方厘米;

无霜期248天左右。

(2)水文

项目区降水丰富,地势较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

对于农业灌溉,除利用部分降水外,主要是地表水。

①地表水

项目区水系主要有东干渠、项目区外水系有马安河和幸福河。

东干渠又名百里长渠,系三湖连江水库主要干渠,其过水流量为24立方米/秒。

此外,还可通过余码头泵站抽取西凉湖水为百里长渠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是整个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

西凉湖湖水清澈,水草茂盛,无污染。

其汇集****、蒲圻、咸宁三县县地表径流,集水面积8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3.44亿立方米。

在****境内集水面积491.5平方公里,常年调蓄水位在21.5米左右,湖面为109平方公里,容积1.57亿立方米,湖底平坦,其海拔高程为18.5米至19.0米之间,最低17.9米,湖水经余码河注入长江。

余码河系属人工河,东起西梁湖之望东庙,西至余码头。

全长9公里,宽62至100米,流量为200-500立方米/秒,河底高程17.0至17.5米,最大水深5米,渍水注入长江。

②地下水

据湖北省地质队勘察资料,****平原湖区沿江一带,地下水位埋深6.5米以下富水性强,潜流量为10—30立方米/时。

地下水理论储量为16.4亿立方米,最低动储量为4.12亿立方米。

(3)地质

项目区地处平原地带,地表高程为18.9—26.0米,地表下1800米为三迭纪大冶灰岩,上覆侏罗纪、第四纪地层,上为全新世现代冲积层,冲积层厚度为150—260米。

(4)地形

项目区属滨湖平原地区,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坡降平坦,海拔24.8-20.0米。

(5)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潮土为主,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

土壤干容重1.30—1.55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1.01-2.00%,速效磷3.0—5.0ppm,项目区耕作层厚度为30cm,PH值为7.8—8.5,土壤宜耕性一般,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6)自然灾害

项目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水灾、旱灾、虫灾和风、雹灾等。

其中水灾有洪灾和雨季渍涝,洪灾常与渍涝相伴,特别是沿河地区,历史上洪灾频繁。

旱以伏旱(7—8月)为主,秋旱(9—10月)常有,春旱、冬旱稀少。

虫灾主要有蝗虫、螟虫、稻飞虱、粘虫、红粘虫等,导致水田、旱地作物均受危害,现大多以农药进行有效控制。

1.2.2.3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和劳动力情况

据《****统计年鉴2006》及新街镇2007年统计年报,项目区项目区总人口19384人,农业劳动力6894人。

人均耕地1.84亩,耕地无撂荒情况。

(2)经济发展水平

据相关资料统计,农民人均收入3614元,其产值、收入平均综合年增长10%以上。

(3)农业生产方式

项目区现有生产方式均可采用机械化,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影响,唯有靠近武蒲公路和幸福路附近的田块采用这种作业方式。

由于交通不够畅通、田块比较零碎等,大部分村庄仍然利用人力畜力耕作方式。

若改善了耕作条件,便于机械作业,使规模化的生产变成可能,促进了农村土地个人承包经营向个人、企业规模化经营的转变。

由此可带动和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并且有力地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从而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1.2.2.4农作物种植情况

目前耕作制度不断改进,复种指数相应提高,形成水田种植格局和旱地种植格局。

项目区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和蔬菜为主,兼种玉米、油菜、小麦,其中水稻一般种植早稻、晚稻两季。

1.2.2.5基础设施情况

(1)交通设施

项目区有武蒲(武汉-蒲圻)公路穿过,紧邻武嘉复线路(又名幸福路),都为水泥路面,运行良好。

另外还有各村简陋的泥泞田间道,路面已毁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其余道路不分级别,路面标准低。

特别是通往护堤垸的土路,坑洼不平十分严重。

现场踏勘,群众反映路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急需修复。

(2)水利设施

项目区的灌溉主要有百里长渠,主要灌溉渠系有厶堤汉支渠、熊家山支渠、五一支渠、五四支渠、林家庵支渠、港东支渠、荆江支渠、先锋支渠、增产支渠、中沟儿支渠、九十丈支渠、五星支渠、老堤角支渠、四新支渠、余家方支渠、罗家洲支渠等原有一些灌溉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项目区的灌溉需求,但由于长期没有清理,渠道损毁和淤塞现象严重,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每年因为争水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

项目区现有的排水通道主要通过护堤垸排水沟、林家庵支沟、荆江支沟、九十丈支沟、中沟儿支沟、五星支沟、老堤角支沟、余家方支沟、***中心沟等经马安河和幸福河流入西凉湖后由余码头排入长江。

这些支沟已多年未曾清理,淤塞严重,排水功能已大大减弱,是影响项目区内排涝的主要原因。

必须加以清淤并完善渠系建筑物,恢复原有功能。

(3)电力设施

项目区临近鱼岳镇二十二、十一万变电站,能满足用电需求。

区内各村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均配有多台变压器,电力设施完备,线路、容量均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