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的读后感Word格式.docx
《课程与教学论的读后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的读后感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并且张老师这教学方法还能促进我们提前看书,虽然我们是成年人会自觉看书,但也有一定的惰性,紧迫感没有那么强,这种方法正好把我们这点惰性也克服了。
还有我是一个参加工作的人,是一个小学的老师,通过张老师的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教学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已经从一个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把理论又用到实践的过程。
所以我今天所写的就是课程实施的这一节,谈谈自已的读后感。
一、对课程实施的本质的学习有感
我认为课程实施是将预期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只关于教师将课本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曾经我一直认为只是关于老师的一种活动,这种太过于局限了,通过学习才知道课程实施还涉及国家、地方、校区、学校和课堂各个层面。
并且还学习到一些新的观点,如:
“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
“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不过张老师教我们学习要多方面了解其它各种流派的思想,才能开拓自已的思维,吸取精华,形成自已的观点。
所以我对于向我一样的局限的观点也进
10
行了学尽习,在课程实施的本质观点上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课程实施就是教学,这一本质是黄政杰与黄甫全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课程实施内涵是教学,只有当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
教学与课程是内在统一的。
“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状态的教育,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学”;
“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
由于20世纪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多以课程研究为主,而我国教育研究则是教学论优于课程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20世纪的教育研究似乎是以课程与教学分离为特征。
课程实施就是教学的观点试图整合课程论与教学论,解决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困境。
不仅如此,与第一种观点不同的是,它实际上还暗示了课程实施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而未必要有与课程变革密切的关系。
我还是赞成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过程,它必须和
各方面都有关系,不是断面存在的,而是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二、对课程实施的取向中度量自已的教学取向
对于课程实施本质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人们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课程实施采取不同的取向。
通过对本小节的学习,我才知道课和实施的三种取向,这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它们分别是:
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
根据这一取向,预期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就是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
它提倡以量的研究作为基本方法论,认为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文献分析等是进行此类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它又可分为两种倾向:
实用性倾向和批判性倾向。
前者更接近忠实取向的研究,后者则显得更为互动和着重脉络的影响。
这类研究要求更为宽广的方法论基础,既包括量的研究,又包括质的研究。
在具体方法上,它认为个案研究、参与式观察、访谈、自陈式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是了解实施过程的有效手段。
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全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在缔造过程中,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师生来发展建构教育经验。
它以质性研究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方法上提倡个案研究、深圳特区度访谈、行动研究。
在这三种取向中,我认为自已还处于第二种相互调适取向这一层次上,正
如张老师所说其实这三种取向是一种联系的过程,第一取向是最基本的,第二取向在这此上面又有一定的进步,到第三取向就是最高的取向了,那是一种完美的取向,一般很难达到,但我认为最终会达到的,现在我就在教学中去适当用用第三种取向,发现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
不过许卫红同学就认为这种观点只是向共产主义一样是不能实现的,是没有实际作用的,我就不这样认为。
虽然不可能总是在课程实施中用第三种取向,但在某些课堂中我们还是会用到第三种取向,这就证明是一种能实现的取向。
那次在讨论中我们讨论的很激烈,对于这三种取向记忆非常深刻。
让我们也深刻的了解了课程实施的意义,要想成功地推行课程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完善方案。
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及
时发现课程方案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指导课程实践。
2、有利于完善课程理论。
3、有利于检验已有的课程方案和设计新课程方案。
4、有利于解释学生的学习结果5、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对于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的学习有感
通过书中学习得知,关于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实施的对象、实施的主体、文化背景三个方面。
课程实施的主体,主要为教师、学生和校长,另外还可能包括各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如在我国的新课程实施中,有许多的专家到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指导,参与这一进程。
在这里,我首先对教师、学生和校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影响作用,其中我认为教师是取到最主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主体。
教师是直接的课程实施者,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程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课程理论与方案,都需要教师的充分理解和转化,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体现其理论与实践价值。
可以说,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改革就难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第二个作用就是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于课程实施进程的影响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学生对于课程方案的态度同样也影响着课程实施。
每一位学生可能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目标,对于课程改革,他们可能有着与课程专家或教师不同的理解。
第三个影响作用的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他们对于课程改革影响正成为许多课程学者研究的热点。
校长的影响实际上涉及了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1)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协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学校的具体实施的课程方案。
(2)选择或
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
(3)课程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教师的任课程情况、课时安排,课程的实施步骤等。
(4)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
校长是激发教师群体动力的关键,能够给予教师实施新课程思想上的支持;
校
长重视课程实施,有助于解决课程实施所需的设备、材料、空间和时间,给予课程实施物质上的支持。
(5)处理好有争议的课程问题。
(6)组织学校文化的建设,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学校合作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师与校长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过我认为文化背景也取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于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一般包括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学校社区的文化资源等。
成功的课程实施应对社会环境有敏锐的把握,充分了解社会的结构、传统和权力关系,为课程改革争取到有利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这部分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财政拨款、技术支援、舆论支持等。
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教育系统之外的各方力量的支持。
比如,寻求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倾斜,在学校建设、改革经费、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课程改革获得社会各方的理解和合作。
因此我认为课程实施不是教师主体想怎样做怎样做,而是要受到许多方面影响的。
因此让我理解到一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去分析,因该多方面分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观点。
四、对于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的总结
书本上我得知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任何模式因为国内对课程实施策略和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处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水平上。
在通过学习,我分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比较。
对于课程实施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中间策略。
自上而下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
国家或地方一级的教育机构发起,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
自下而上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教师为主发起,通过教师探索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革。
中间策略主张由学校发起变革,通过学校向内外拓展进行课程改革。
这一策略认为学校是发起改革最适当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
一方面学校可以联合校外人士推广课程改革;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参与变革。
中间策略也被称为从中间向上策略。
我更倾向于中间策略。
我还在这里说一下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实施模式。
1、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2、变革阻力消除模式(ORC模式)3、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
4、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模式),在这四种模式中我还是认为第一种模式我更倾向,我认为第一种模式是进行课程改革,即由国家组织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针对具体的学科或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出新的课程方案,然后再到学校中推广使用。
而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和与这一策略相应的研究—开发—推广的模式。
五、对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的思考
通过对课程实施的本质和取向及其影响的学习,让我产生了对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的思考。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实施处于实践或最初使用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方案的决定,是课程采用阶段,亦称“发起”或“动员”阶段;
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课程实施对象、实施主体和文化背景影响了课程实施。
首先必须重视教师的状况,新课程的实施显然意识到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在每一地区推行课程之前,必先对教师进行培训。
再次要看到学生的状况,相比较而言,这轮的新课程实施比以往几次教育改革都要重视学生的需要,不仅在方案研制过程
中,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尊重学生的意见,还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把学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其次还要重视到校长的作用,校长对新课程实施的态度相当重要,他们不但可以影响教育组织的环境,而且可对参与改革的教师起到支持作用。
如果教师认为校长不支持课程改革的话,那么改革在这所学校就难以取得成效。
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也是制约着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儒家文化中的“出世”与
“进取”观念源远流长,将教育视为社会升迁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说这种思想在以往是以“学而优则仕”的方式表现出来话,那么,在今天则以千军万马考大学的方式展现出来。
家长和许多社会人士更为注重的是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非个性发展的人文价值。
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招生政策改革相对滞后于新课程,教育评价手段之一的选拔性的知识考试在短期内仍是一把“尚方宝剑”。
此外,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尚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育的投入仍远不能支持教育发展的需要。
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实施对人力、物力资源的要求都比较高,不仅要求实施人员具有相应的素质,还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