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8547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艺术交往论*

马义文学理论的根基: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建设:

1马义理论指导2中国特色3当代性

第二编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

生活活动:

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感情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物质实践

文学活动的地位:

生活活动理论性精神活动(非意识形态性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伦理性精神活动(意识形态性精神活动/

审美性精神活动观念性上层建筑)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

1世界(客观、主观,文学之源)

模仿论:

艺术的起源和作用主要在于模仿,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也反映了内在规律和本质。

2作者

本质论:

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作品

陌生化:

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扭曲语言”使现实生活陌生化的过程。

文学本体论:

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世界或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语言学和修饰因素。

4读者(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隐含的读者”)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巫术发生说:

历史中,巫术仪式逐渐演变为巫术表演,其中包括演员、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

(二)宗教发生说:

诗人为自己也为别人创作,为了一种公众的事业,超越了诗人个人心灵限度。

(将艺术当成一种宗教)

(三)游戏发生说:

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和无意图,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是“过剩精力”,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四)劳动说:

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生活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什么?

广义的文化含义:

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的审美含义*:

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文学与非文学的判断: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有深意。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情感等特性。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政治、法律制度

上层建筑间接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宗教、艺术等)

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字、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1目的(无功利与功利)

2方式(形象性与理性)

3态度(情感性与认识性)

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语言系统(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文本)

语言话语(具体社会形态,语言方式)

言语(个人实际语言行为)

文学与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语言行为。

文学是一种话语,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五要素。

蕴藉:

“蕴”积聚、收藏,引申含义深奥,“藉”草垫,引申含蓄。

蕴藉即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文学作为话语慰藉的意思:

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慰藉属性。

2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慰藉属性。

话语慰藉典范形态:

含蓄(由小生大):

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蕴藉仿佛无限的意味。

含混(由一生多):

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

第三编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精神生产

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生产

物质生产:

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须的物资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精神生产:

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主体:

模仿者/旁观者/*特殊艺术生产者物质实践关系

文学创造认识关系

客体:

自然/情感/*特殊社会生活价值关系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发生阶段

材料储备:

有意获取/无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三阶段艺术发现:

1心灵的顿悟2独特眼光和观察力凝合3机缘与内心契合4源于高于

创作动机:

远景动机/近景/主导/非主导/高尚/卑下/有意识/无意识

第二节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思维过程

现象:

1回忆与沉思

2想象与联想

3灵感与直觉

4理智与感情

5意识与无意识

构思方式:

1综合(定向性/选择性/刷新性)

2突出和简化(突出:

浓妆重抹/淡化背景)

3变形与陌生化(变形:

扩大缩小/黏合/漫画/夸张/幻事)

第三节物化阶段

常见问题

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2词语提炼与技巧运用

3即兴与推敲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文学的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课题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意性。

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个别”与“一般”

第二节文学的伦理与情感(文学核心)

诗意的裁判:

美与善的统一

1善的追求:

高尚,利他

2表现方式:

诚挚,艺术

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第三节美的创造

审美理想:

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没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特征:

1理论形式存在的鉴赏原型和最高典范

2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

3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文学形式的升华

1形式的内容化和内容的形式化

2化丑为美和美丽的描写悲哀

文学形式之美: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第四编文学作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

黑格尔:

象征、浪漫、古典

席勒:

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类型标准:

现实型(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表现性、虚幻性)

象征型(暗示性、朦胧性)

文学类型发展演变:

1古代:

文学型初步形成(《诗经》《楚辞》《庄子》《神曲》)

2近代:

文学类型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华兹华斯),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象征主义文学(波德莱尔)

3现代:

文学类型多向演变: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等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一)诗

1凝练性

2跳跃性

3节奏韵律性

二)小说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充分具体的环境描写

三)剧本

1浓缩的反映现实生活

2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四)散文

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灵活自由

3抒写真实感受

五)报告文学

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型态

第一节文本层次

文本:

英文原意原文、正文,这里指作者写成有待阅读的单个作品本身。

文本层次:

1文学语言层面(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陌生化)

2文学形象层面(客观与主观,假定与真实,个别和一般,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

3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第二节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语言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美丽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1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1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2显示的灵魂深度。

(人类愿望,历史真实,合乎理想)

典型环境:

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

1性格在环境中形成2性格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与环境

第三节意境

意境: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