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8388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1、坚持规划引领 8

2、坚持文化先导 8

3、坚持生态优先 8

4、坚持科创主导 9

三、主要发展目标 9

(一)发展目标 9

(二)空间布局 9

四、主要任务 12

(一)产业支撑维度:

加快培育地区发展新动力 12

1、优先做强文化传媒业 13

2、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15

3、积极培育创新金融业 17

4、着力拓展会展商贸业 18

(二)城市建设维度:

着力打造高品质中央活动区 20

1、高标准完成贯通工程重要任务 20

2、高起点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 21

3、高质量推进商务区的整体开发 24

4、高水平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25

(三)文化发展维度:

全面深化区域特色文化内涵 26

1、全力塑造上海西岸品牌 26

2、稳步建设西岸文化走廊 27

3、加快推进国际文化交流 29

4、积极推动文化要素集聚 30

(四)精细管理维度:

加快提升区域综合管理效能 30

1、建立健全区域长效综合管理模式 31

2、优化完善功能区企业服务配套资源 32

3、持续提升公共开放空间管理能级 33

4、构建区域发展目标管理保障体系 34

五、保障措施 36

(一)进一步完善党建统筹协调机制 36

(二)进一步创新地区管理服务机制 37

(三)进一步优化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38

(四)进一步健全招商服务体制机制 38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是上海确立以创建卓越全球城市,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时期;

是对接徐汇区“四个徐汇”建设框架,助推徐汇区建成最具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环境亲和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

也是徐汇区滨江地区确立创建全球城市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战略目标,不断推动徐汇区滨江地区成为黄浦江核心段独具魅力、品质一流、充满活力的滨水新城区的转型时期,根据《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等,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图:

徐汇区滨江地区区位图

徐汇区滨江地区北起日晖港与黄浦区交界,南至关港与闵行区交界,西至宛平南路-龙华港-龙吴路,东临黄浦江,区域面积9.4平

40

方公里(外环内7.4平方公里),岸线长度11.4公里(外环内8.4公里),外环内规划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约630万平方米)。

依据2015年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徐汇区滨江地区被确定为上海市六大重点建设区和全球城市高品质中央活动区之一。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承接后世博效应,徐汇区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动土地储备与前期开发,自滨江地区开发始累计完成土地收储约390公顷,建成道路约33公里,建成绿化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东方梦工厂”、“西岸传媒港”等重点项目建设。

经过五年砥砺同心、锐意进取,徐汇区滨江地区实现从形态开发为主向形态开发、功能开发、产业发展和精细管理并重的转变,成为徐汇区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功能区,在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中地位日益凸显。

1、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徐汇区滨江地区被

列入上海市重点建设区,以此为契机,2012年12月成立上海徐汇滨江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形成管委会决策、管委办协调、西岸集团推进实施的三级组织架构,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通过相关部门挂职管委办实现常态化运作。

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配套制度、整合区域招商职能、加大区域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

2、文化先导作用凸显:

在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取得较大成

就的基础上,贯彻落实2011年12月徐汇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关于实施“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战略要求,突出文化引领作用,

建成并投入运营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

创立并成功举办西岸音乐节、西岸双年展、西岸艺博会三大自有品牌文化活动,地区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

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上海西岸的文化建设成就正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3、产业主导谋定布局:

积极落实上海市“十二五”确定的中心城

区“十字发展轴”空间布局要求,着眼于地区长效、健康发展,前瞻性规划产业布局。

二级开发从单纯的楼宇建设向产业招商转变,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形成主导产业集聚区,以上海梦中心、西岸传媒港、申万宏源、国际航空服务中心、城开中心等旗舰项目为抓手,吸引文化传媒、创新金融、航空服务、综合商贸等主导产业集聚,保持土地出让、楼宇建设、载体招商、功能培育之间的良性互动。

创新整体规划、楼宇定制的开发模式,确保产业功能与规划相一致,促使区域开发品质和持续动力达到预期。

4、积极探索整体开发模式:

在强化底线约束、强化土地节约集

约利用目标要求下,徐汇区滨江地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沿黄浦江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成片开发的区域,采用成片收储、基础设施先行、组团式整体开发,为统筹规划落地、塑造空间结构、落实功能组团、吸引产业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配置。

以西岸传媒港项目创新开发模式,突破传统“红线”思维,实现“三带”(带地下工程、带建筑方案、带绿色建筑标准)、“四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运营)的整体开发模式,结合设置综合管廊和分布式能源中心,提高土地使用价值、优化各项资源配置、统筹工程建设实施,推动商务区整体开发水平迈上新台阶。

5、逐步建立综合管理体系:

结合地区开放空间建成运营和重点

项目建设的现状,街道、部门管理内容各有侧重、管理范围叠加的特点,重视开发建设与综合管理并举、近期管理和长效治理并重,积极探索建立综合养护模式,落实建成区域的公共服务,统一收储地块管理要求;

以建设者服务中心优化各项建设资源配置,注重对建设者的人文关怀;

以企业服务中心统筹招商资源,形成合力;

以网格化管理加强部门联勤联动,做好社会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管理水平。

(二)发展形势

1、背景和形势

面临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和高品质中央活动区发展的新要求。

在上海2040以创建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心城区滨水区将成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徐汇区滨江地区将进一步提升为承载核心文化、创新、创意功能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为中心城区滨水地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面临黄浦江滨水核心区贯通升级为世界一流滨水区的新目标。

2017年底黄浦江45公里沿江公共空间实现贯通,并成为上海未来全球城市发展十字轴中的沿江发展轴,徐汇区滨江地区是黄浦江两

岸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区段,对标全球城市著名滨水区,以“更绿色、更活力、更人文”为理念,未来将成为水、绿、人、文、城相融合的国际滨水魅力区。

面临徐汇区构建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带和国际魅力滨水区的新

任务。

根据徐汇区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徐汇区滨江地区是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的“一带”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带和“一区”国际滨水魅

力区,在“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框架下,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亮丽名片;

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实施上海文化强市战略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面临徐汇区滨江地区向兼具形态开发、功能开发、精细管理任

务转型的新阶段。

“十三五”期间徐汇区滨江地区面临着由形态开发为主向兼具形态开发、功能开发任务转型的新阶段,继续推进土地收

储、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构建滨江发展硬件环境,积极推进商务区楼宇功能载体建设、注入高端产业功能、发展企业服务能力,将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高水准的管理服务作为吸引高端商业、龙头企业入驻的优势条件。

2、机遇和优势

“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为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带来重要战略机遇。

从全球来看,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全球跨区域

频繁流动,创新资源全球范围内系统性东移,并逐步向国际化大都市文化繁荣、环境优良区域集聚;

从国内来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

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进入新常态,产业融合发展孕育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方向;

从上海来看,加快破除服务经济发展瓶颈,全面启动建设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积极打造承载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中央活动区,全力推动黄浦江沿江核心区全线贯通并建设世界级一流滨水区;

从徐汇来看,确立以最具有产业竞争力、文化影响力、科技创

新力和城市亲和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和国际水岸魅力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承载区和创新经济先导区”,并将滨江地区确立“徐汇滨江发展带”和“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

从滨江来看,始终对标世界一流滨水城区发展,坚持国际先进

的开发建设理念,在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环境品质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全力加快“西岸文化走廊”和“西岸传媒港”两大重点工程出功能、出形象。

3、挑战和不足

沿江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黄浦江沿岸各区均把滨水区域开发作为建设重点,继续加大商务区楼宇载体建投入力度,浦江东岸、南外滩、北外滩等地区均加快了发展步伐。

目前面对开发融资成本上涨和融资难度加大、土地收储政策发生调整、土地功能转换难度增加等难题,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和体制来加以破解。

持续创新能力亟待培育。

徐汇区滨江地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还不够、导向还不明显,整体创新能力和主体作用尚待培育。

区域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端产业和低效用地,还需要加快形成能稳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新集群。

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扩大。

防台防汛等配套设施仍需加强,立体化交通建设瓶颈较多,骨干路网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面临财政支出不足、资源配置压力巨大,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基础设施覆盖面扩大和服务水平提升等多重要求。

开发资金筹措难度加大。

滨江地区资金需求较大,随着地区发展向新的阶段迈进,各类资金需求将会随之提高,资金筹措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亟待建立更加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保障对滨江地区

发展各板块的资金投入力度。

综合治理水平亟需提高。

随着滨江开放区域的扩大和在建项目的持续增加,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较大压力,违法违章建筑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市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能力、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区域社区自治和共治能力仍需大力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

“上海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的总目标,着眼于上海创建“卓越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总体愿景,在“创新徐汇、幸福徐汇、

文化徐汇、美丽徐汇”战略框架指引下,加快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完善高品质城市环境,持续推进文化繁荣和治理提升,促进创新要素向徐汇区滨江地区集中,推动地区向承载文化、创新、创意功能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和世界一流滨水区不断迈进。

(二)基本原则

徐汇区滨江地区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