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8024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最终版文档格式.docx

13、特定要素:

一种要素的用途仅仅限于一个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4.H-O定理: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7、SS定理:

即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密集商品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10、悲惨增长: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总的福利效果为负,此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称为“悲惨增长”。

或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

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净福利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效应的力量对比。

如果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即后者影响效果高于前者,那么该国净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

12 

J形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并非立即发生作用,而是有一定的时滞。

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的过程或变动的轨迹呈“广形”,被经济学家概括为“J形曲线效应”,即当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呈现出初期贸易收支恶化,然后逐步改善,最后贬值效果消失的情形。

11最佳关税:

是指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8幼稚产业:

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9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

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分析法17、关税:

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边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赋税。

36、马歇尔-勒纳条件: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或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区域无穷大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ηx+ηm>

1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18.有效保护率:

19.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观点:

2、社会无差异曲线:

指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5、机会成本:

指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6、边际转换率:

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

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7.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简答题:

1简要分析在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对贸易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差异及原因?

短期内: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区分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不同的原因关键在于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商品要素的使用比例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长期内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国际贸易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

在短期内,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2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国际贸易会提供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3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坎普标准4.什么叫悲惨的增长?

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1)含义:

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

(2)前提条件:

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5、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

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曲线。

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

(1 

)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

(2 

)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

(3 

)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

(4 

)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

(5 

)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

因此货币贬值初期由于价格出口低,但出口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加,同时进行价格提高,但进口数量没有进行同步减少,因而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货币贬值引起的出口价格降低使得出口数量大幅上升,同时进口价格提高使得进口数量明显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才会逐步改善货币贬值的效果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6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第一,人力资本。

2自然资源3要素密度逆转4需求逆转7持续性倾销的条件:

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其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比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要大3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因此不存在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画图分析

H-O定理的推导假设A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是劳动丰富的国家,x轴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Y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图形中所以图形中AA’偏向x轴,BB’偏向于Y轴,又因为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所以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PA,PB分别代表A,B两国的相对价格,且PA<

pb,<

p="

"

>

<

/pb,<

PW国际均衡价格介于PA与PB之间。

(画图p53)

开放以后,相对价格发生变动,A过面对比原来更高的相对价格,生产均衡点由EA下降至

QA点,QA与EA点相比,X的生产增加了,Y生产减少了,通过QA点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CA为开放后的消费均衡点,对应于新的均衡,图中a国的贸易三角形为QaOaCa,其中线段CaOa表示y的进口量,QaOa表示x的出口量。

对于b国来说,开放后,x的相对价格由原来的Pb降为Pw,因此,其生产均衡点由原来的Eb向上转到Qb点。

而消费均衡点为图中的切点Cb,这时b国的贸易三角形为QbObCb,其y的出口为QbOb,x的进口量为ObCb。

综合以上分析,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一步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由此我们得出重要的结论: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试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就是HO定理(画图,53)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分析假定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同一种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以a国为讨论对象图中Sa表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假设bc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PbPc分别代表bc两国的成本其中c国成本低于b国。

在组织关税同盟前,a国对来自

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假设a国是一个小国,征收关税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国销售,价格分别为Pb+t,Pc+t。

其中Pc+t小于Pa,很显然b国的产品价格高于a,固

a从c进口,此时a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Q1,消费为Q2,从c进口Q1,Q2,假设AB组成关税同盟,共同对外关税仍未t,a对b的进口产品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

的产品仍征税,此时Pb小于Pc+t小于Pa,所以b取代c成为a的供给者。

由于价格下降,

a生产减缩至Q3,Q1Q3是a生产被b生产替代部分,此为生产效应。

另一方面,价格下降,消费由原来的Q2增至Q4消费净增部分Q2Q4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部分为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Q1Q3+Q2Q4.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是从关税同盟外c进口,但组成关税同盟后改同盟内b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转移,固贸易转移效应等于Q1Q2.

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福利改善,而生产者福利降低。

消费者剩余增加a+b+c+

D.,生产者剩余减少a。

另外 

,从c进口的关税收入c+e现在因改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的净福利效应等于(a+b+c+d)—a—(e+c)=(b+d)—e(画图131页)

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1假定经济最初处于E点,在货币共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至IS’与LM交于F点,此时I上升,Y上升,这会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顺差,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平衡,央行会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抛出本币,供给量增加。

LM曲线被迫右移,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点E’,使利率恢复到原来水平,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比较有效。

图P299图18

②仍假设经济最初状态在E点。

现假定央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到LM’,LM’

与IS曲线的交点位于BP曲线下方,本国利率i’低于世界均衡利率i。

,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本币面临贬值压力。

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抛出外汇,收回本币,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

LM曲线向左回移,直到IS,LM和BP交与E点,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与状态。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无效。

(300

页图)

3,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IS右移至IS’,IS’与LM相交于E’点,此时I上升,导致资本上升大量流入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