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综合测试B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专题综合测试B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综合测试B卷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综合测试B卷含答案解析
(满分:
150分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27分)
1.对下列横线处所填字的解说完全正确的是()(4分)
A.破____沉舟
横线处应填“斧”,读fǔ,意为斧头;词义是用斧头将船砍破,使其沉入水中,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
B.高屋建____
横线处应填“瓴”,读lǐnɡ,意为盛水的东西;词义是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C.悬梁刺____
横线处应填“骨”,读ɡǔ,意为骨头;词义是用绳子将头发绾起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骨头使其保持清醒,形容刻苦学习。
D.滥____充数
横线处应填“竽”,读yú,意为古代的竹制乐器;词义为不会吹竽的人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
2.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4分)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的巧妙运用,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A.独具匠心B.美不胜收
C.赏心悦目D.巧妙绝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
A.情不自禁禁止通行
B.春华秋实实话实说
C.举一反三一劳永逸
D.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4.修改病句不恰当的一句是()(4分)
A这位歌星在大陆红透半边天,不但会唱英文歌,也会唱中文歌。
将“中文歌”和“英文歌”交换位置。
B虽然目前国家还有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但确实有不少问题,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删掉“很快”,将“确实有不少问题”移至“还是”前。
C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的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坚决地对敌人作斗争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将“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坚决地对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交换位置。
D这样重大的事情擅自处理,是极端错误的,今后要杜绝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删掉“杜绝”或“不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4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
B.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杨二嫂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的人物。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都选自《孟子》一书。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所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6.综合性学习:
读下则材料,并观察两幅抗震救灾新闻图片,按要求答题。
(7分)
材料: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
顷刻之间,四川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图一图二
①下面是某电视台“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解说词,请结合图片(一、二)的内容,在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连贯性。
(4分)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
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
在这生死时刻,温总理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
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a)
在这生死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来了,(b)
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捐款捐物涌向灾区,汇聚成爱的海洋!
在这生死时刻,全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铸成了钢铁的长城!
②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为灾区重建家园的募捐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富有鼓动性的标语。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6分)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
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
你会说:
因为太阳下山了。
但是还有恒星在闪耀啊。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明亮。
这种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奥伯斯悖论。
②奥伯斯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天文学家,他认为,按照静止、均匀、无限的宇宙模型,天空中散布着无数个均匀分布的发光恒星,尽管距离越远,单个恒星的亮度越小,但考虑到所有星光在宇宙中任一点的光照总和,以及近距离恒星对后面星光的遮掩效应,整个天空就和太阳一样明亮,而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
理论与实际观察结果就是这样矛盾。
简单地说,黑夜应是白夜。
③为了解决奥伯斯悖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加以解释,但都不能自圆其说。
④有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空中存在着吸光物质,物质吸收了来自恒星的星光,使天空黑了下《但实际上,空间中的吸光物质无法使夜空变暗。
物质在遮挡光线的同时,也会被光线所加热,进而发光,它们将会和恒星一样明亮。
这就像大雨中的树,起先叶子还能保护地面不受雨淋,可是不久雨水便会从叶子上滴落下来,最终地面还是会湿的。
有人则认为奥伯斯的理论是根据恒星均匀分布在宇宙中计算出来的,而实际上恒星分布并不均匀,有的星区恒星多,有的星区恒星少。
因此,在宇宙中存在亮区和暗区,而地球就处在暗区,所以天空是黑的。
还有天文学家用大爆炸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大爆炸后出现了许多星云,逐渐凝聚成各种天体,宇宙不断向外膨胀,大量恒星远离地球而去,这些恒星的光也不能到达地球。
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是黑的。
似乎,这些理论都有道理,但又不能《艮好地解释奥伯斯悖论。
⑤令人惊讶的是,第一个为奥伯斯悖论给出最合理解释的不是装备齐全的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而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诗人—爱伦·坡。
爱伦·坡认为,之所以遥远恒星的光没有照亮星空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地球:
我们无法看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用现在的话讲,我们无法看到150亿光年之外的东西。
所以,黑暗的夜空是宇宙诞生的证据。
1901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对这一解释进行了量化,开尔文的计算表明,若要夜空变得明亮,我们至少要能看到数百万亿光年远的范围。
由于宇宙的年龄现在远小于1万亿光年,所以夜空是黑的。
⑥从爱伦·坡开始,天文学家已对黑暗的夜空有了一个正确的解释:
宇宙还太年轻。
1964年,天文学家哈里森发现了另一个可能正确的解释:
宇宙拥有的能量太少。
哈里森计算表明,若要照亮夜空,可观测宇宙需要的能量为现今的10万亿倍——每颗恒星的发光度要上升10万亿倍,或者恒星的数目要增加10万亿倍。
另外,恒星不可能永生,就算宇宙无限老,夜空仍旧是黑暗的,原因是恒星总是会死亡的。
⑦爱伦·坡和哈里森的解释为夜晚的黑暗上了双保险。
点亮整个宇宙就像是用一根蜡烛花上一个小时来加热一幢房子:
一个叫、时太短了,即使你能等更长的时间,可是在完成这项任务前,蜡烛也已燃尽了。
7.什么是奥伯斯悖论?
(4分)
8.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第④段画线句中“这些”指代内容的一项是()(4分)
A.星空中存在着的吸光物质,吸收了来自恒星的星光,使天空黑了下来。
B.地球处在由于恒星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暗区中,所以天空是黑的。
C.大量恒星随着宇宙不断向外膨胀远离地球而去,至使这些恒星的光不能到达地球,所以星空是黑的。
D.我们无法看到150亿光年之外也就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所以夜空是黑的。
9.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对说明事物所起的作用。
(4分)
10.第⑦段文字是怎样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的?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17分)
作者
融冰之旅
①2008年1月中旬以来,50年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肆虐神州大地,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然而,在冰雪世界上也演出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②1月17日,济南军区某部士官朱应武兴冲冲踏上了返回老家贵州省石阡县金坪村的探亲之路。
卧病在床的母亲正在家中盼着他回去。
上路时他绝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他的探亲之路不再平静。
③18日凌晨,贵阳火车站,这里滞留了大量的乘客。
刚走出车站,朱应武就发现一位身着单衣的青年人低着头,蹲坐在候车室前,面前放着一张求助的纸板。
这是一个来贵阳报考研究生,而因雪灾阻路已身无分文,请求帮助的青年学生。
当朱应武问清真实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掏出400元钱。
④两天后,朱应武终于坐上车离开了火车站,却又滞留在凯里市运输公司客车站,一等就是十多天。
小小的车站里困住了很多旅客。
由于长时间滞留,许多人身上的钱所剩无几。
朱应武知道后,悄悄地给一些旅客塞一些救急钱,这个30,那个50,路途较远的就给100。
刚开始,大家以为他是政府救济人员,并没有太多反应,但当后来知道他只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时,都被感动了。
爱心就此传递着:
一位受困的青年旅客用朱应武资助他的钱买了一个毛毯,送给一位抱小孩的妇女。
⑤2月3日中午,几经周折,朱应武重新坐上了回家的小客车,但又因行车艰难而停靠路边。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气温越来越低,旅客再待下去随时可能有危险。
朱应武从包里掏出军装,穿戴整齐后站了出来:
“我是一名军人。
这一带我很熟悉,请相信我,跟我来吧。
”朱应武把自己带的干粮分发给旅客充饥,并带着他们沿着山路向前面的小镇进发。
⑥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龙溪镇。
到达之后,有8位旅客已经没有钱住店了,朱应武再一次毫不犹豫地为他们交了住宿费、购买了返家的车票。
⑦从1月17日到2月3日,朱应武在路上一共滞留了18天,却先后资助受困旅客50余人,钱物折合共计7000余元,而他自己却一直住着每天15元的小店。
⑧这是一次爱心的融冰之旅。
归程因冰雪而曲折,但却因爱心而感人。
⑨在冰雪中国,类似这样感人的事迹和感动的瞬间还有很多很多:
那些顶风冒雪,用镢头铲子夜以继日除冰的解放军战士;那些在冰雪严寒中忘我工作的记者;还有年三十自发赴湘,15天义务救灾的唐山l3位普通农民……
⑩雪灾中,一副手套、一顶棉帽,就可以给严寒中的孩子一股温暖,帮他们抵御风雪;一杯热水、一碗泡面,或许就可以让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暂时忘掉饥寒,感受到家的温暖;一片积雪的清扫、一铲冰雪的清除,或许就可以让车辆顺利通行,交通尽早恢复。
每一场灾难都是无情的,但每一场灾难又都能唤起人性大爱的回归。
(节选自《青年文摘》2008第4期,有删改)
11.分别概括第③段和第⑤段叙述的事情。
(4分)
12.标题“融冰之旅”有什么含义?
(4分)
13.朱应武面对冰冻雨雪的灾难,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4分)
14.结合上文,联系下面一则材料,谈谈对你的启示。
(5分)
材料:
十多天来,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支援救灾小分队”活跃在郴州城乡,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就是这13位唐山农民带给了人们特别的感动:
他们是农民,干不了什么技术活,但哪里最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吃不惯湖南菜,他们就吃方便面;没有塑料套靴,他们穿着湿淋淋的鞋袜奋战;受寒了胃痛难忍,他们就用塑料壶盛点热水暖胃……
也许有人会问,这13位农民到底图个啥?
图名?
他们是地道的农民,名对他们几乎毫无意义;图利?
他们冒着风险自费参与抗灾,所带的几万元钱已经所剩无几。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不是全国人民无私支援我们,能有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现在湖南遭了灾,我们也应该支援他们!
”这是13位唐山农民的心里话,也是他们最朴素的回答。
四、文言文阅读。
(30分)
(一)惠子相粱(16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
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
(1)或谓惠子曰()
(2)欲代子相()
(3)非梧桐不止()
(4)于是鸱得腐鼠()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17.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
……”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
(2分)
18.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
(3分)
(二)(14分)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
兴宗常谓其诸子曰:
“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
(1)母恐其以劳生疾()
(2)闻其才而善之()
(3)及为郢州()
(4)宜善师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21.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
(3分)
五、作文。
(60分)
⑴亲爱的同学,你是否感觉到:
许多事情,当你尚未经历之前,总以为很难做到。
比如,上台表演、料理家务、独自出行、初学某种技艺……甚至,对别人的一声道歉、一次喝彩、一个许诺、一份关爱……难吗?
其实并不!
只要你勇于去体验、去思考,就能进入一片崭新的天地。
请以“,其实并不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⑵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心潮澎湃: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如雨下;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发图强;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当先;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坚韧顽强……
请你以“感动2008”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请从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②如果你选择第1题的半命题作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语文专项集训(三十二)
1.D2.A3.C4.C5.B6.①例:
a.一次沃出动空中运输机,将救灾物资空投到灾区,给灾民以生存的希望。
b.从断壁残垣中救出来的伤者,听到了胡总书记亲切的话语。
(能抓住图片主要内容表述即可)②例:
献出你的爱心,帮助灾区重建!
(简洁,富有鼓动性即可)7.“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明亮。
”或“黑夜应是白夜。
”8.D9.“至少”在文中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10.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夜晚黑暗是因为宇宙年轻且能量不足”这一道理说得清楚明白。
11.朱应武资助青年学生;朱应武带领旅客跋涉到龙溪镇。
12.①朱应武奋战百年未遇的冰雪;②朱应武温暖遇难人冰冷的心。
13.有爱心,有责任感,镇定勇敢14.示例:
材料可以看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已深深影响了许多人。
社会需要这样的责任感,朱应武、唐山的13位农民兄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15.⑴有人⑵想⑶栖息⑷在这时16.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17.冷笑(或嗤笑、愤怒、鄙夷)18.比喻庄子(或志向高洁之人)比喻惠子(或贪求名利之人)19.⑴担心⑵听说⑶等到⑷学习(以……为师)20.(沈约)白天读书,晚上就背诵它(白天所读的书)。
21.笃志好学。
一、积累与运用。
(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惩罚(chénɡ)提防(dī)绯红(fēi)首当其冲(chōnɡ)
B.剔透(tī)侥幸(jiǎo)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
C.惬意(qiè)污秽(huì)殉职(xún)随声附和(hè)
D.允许(yǔn)憎恶(wù)祈祷(qǐ)一碧万顷(qǐnɡ)
2.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药品价格监管范围,药品价格核定方式,政府定价程序,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规范改进提高
B.调整改进规范提高
C.规范改进提高调整
D.规范调整提高改进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3分)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5.下面语段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其中的任意两句,并加以改正。
(6分)
⑴国家发改委列举了使用塑料购物袋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并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蓝子。
⑵超薄塑料购物袋已经被列为淘汰类产品,禁止在全国生产、使用和销售。
⑶国家发改委领导表示,对执法不力者,要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
⑷同时,全社会要营造大力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6分)
①三人行,。
(《论语》)
②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7.综合性学习。
(共8分)
针对目前学生中出现的一种时髦现象——上学带手机,初三
(1)班以“学生上学该不该带手机”为题,举行了一场辩论会。
⑴支持学生上学带手机的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从这些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作为依据,为正方写一段发言。
要求说出带手机上学的好处,语言表达简洁明了。
(4分)
材料一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手机不仅可以代替手表掌握作息时间以利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加强同父母的交流和联系。
材料二
顺应通讯工具发展的潮流,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好处多多。
首先是增加了同教师交流的渠道。
平时一声问好,增进师生友谊。
学习有困难,及时取得老师的帮助,一旦有过错,第一时间获取教师的谅解。
其次是遇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可以向家长、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取得帮助。
再次是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联系,以利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⑵正方发言后,由反方同学发言。
他们搜集到了以下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拟写出一段辩论辞。
要求写出反方的两点理由。
(4分)
材料一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
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导致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材料二
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如果学生在上课时间打电话或发短信,所带来的声响将直接影响老师授课的质量。
有些学生的虚荣心较强,盲目追逐手机的新款式、新功能,更容易形成攀比之风。
手机是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难以保管,万一丢失就会给老师和学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3题。
(24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加点词。
(8分)
①录毕,走送之()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9.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D.门人弟子/填其室
10.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略无慕艳意人物略不相睹
C.足肤皲裂而不知国险而民附
D.四支僵劲不能动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11.选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
12.翻译下列句子。
(3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3.“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
谈谈你的观点。
(4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7题。
(15分)
众星探月“嫦娥”殊
①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一直牵引着中华民族的追月梦。
如今,这个千年梦想,已经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顺利进入绕月工作轨道二变成了现实。
同年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壮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探月航天器的国家。
通前四者比较起来,我国探月工程虽然实施时间较晚,但技术起步比较高。
②首先,探测月球的方式比较先进。
前苏联1959年1月2日发射的第一个探月器“月球一号”,从距月球6000公路处一掠而过,仅是远距离地进行了探测;同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二号”,两天后在月面硬着陆,利用撞毁前的短暂时间对月球进行了探测;直到1966年3月31日发射的“月球十号”才进入了绕月轨道开展探测工作。
美国从1961年8月23日至1965年3月24日发射的“徘徊者”系列九个探月器,都是采用硬着陆的方式,直到1966年8月10号发射的“月球轨道器一号”才进入绕月轨道。
而我国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首个探月器“嫦娥一号”一开始即此阿勇绕月飞行方式开展科学探测,起点就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
③其次,“嫦娥一号”在众多的首个探月器中重量最大。
前苏联的“月球一号”仅重361.3公斤。
美国的首个“徘徊者”仅重306公斤。
日本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第一个探月器“飞天号”仅重209.2公斤,欧空局2003年9月27日发射的至今唯一的探月器“智慧一号”仅重370公斤。
上述四个首发探月器重量之和为1246.5公斤,而“嫦娥一号“卫星本身就重2350公斤,几近前者总量的两倍,这说明我国首个探月器能携带更多的科学仪器,能完成更多的探测任务。
事实上,”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达130公斤,计有六套25件科学仪器,同前四个首发探月器相比,它承担的探测任务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