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1场址选择原则 26
5.2场址条件 26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1
6.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6.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32
6.3建筑设计 33
6.4结构设计 41
6.5给排水设计 43
6.6电气设计 46
6.7消防设计 51
第七章节能措施 56
7.1建筑节能措施 56
7.2电气节能措施 56
7.3节水措施 57
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59
8.1保护原则 59
8.2设计依据 59
8.3主要污染源分析 59
8.4项目建设及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60
8.5环境保护措施 61
8.6环评结论 63
8.7水土保持方案 63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5
9.1危险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65
9.2安全设施 65
9.3卫生措施 65
9.4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66
第十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68
10.1组织管理方案 68
10.2资金管理方案 69
10.3质量管理方案 69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安排 71
11.1建设工期 71
11.2实施进度安排 71
11.3招投标方案 71
11.4、项目建设质量保证体系 72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4
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74
12.2投资估算 75
12.3资金筹措 75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79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81
14.1结论 81
14.2建议 81
附图
附图1:
项目总平面图
附图2:
项目透视图
附图3:
项目各层平面图
7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X县人民法院第四人民法庭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实施单位:
XXX县人民法院
1.1.4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转发<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
的通知》(中发[2008]19号);
(2)《国家发展和改革办公厅关于抓紧开展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09]1015号);
(3)《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
(4)《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0]2250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9)《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0)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XXX县XXX新区的快速发展,给XXX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XXX新区的建设和城镇规模发展速度特别明显,已发展成为在旅游旺季居住人口达5万人的大镇。
为了确保XXX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促进XXX新区的开发建设,要求公安、司法机关无论是硬件、软件方面都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较大提高和发展。
目前XXX县分别在XX、XX、XXX三个镇设置了分片、分区管理的三个乡镇人民法庭,但幅射范围小,基础设施无论是建设规模、建筑结构、技术安全、布局、建设水平等方面都已不能满足目前XXX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法院职责、任务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法制建设工作的需要和城镇发展的需要。
为了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司法机关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的通知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并结合XXX县XXX新区建设快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提出XXX县人民法院第四人民法庭建设项目。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地点
XXX县XXX镇香叶路
1.2.2建设年限:
1年。
1.2.3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拟建法庭业务综合楼1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246㎡,XXX县人民法院第四人民法庭工作人员为15人,根据《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的规定,确定总建筑面积为1930㎡,建筑层数为4层,主要为审判用房、审判人员工作用房、附属用房、生活用房以及室外停车场、绿化等附属工程。
2、建设目标
(1)基本形成与XXX县人民法院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功能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审判法庭。
(2)有助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终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综合效率。
(3)使普法教育、业务培训、法制宣传等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从而提高司法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识。
(4)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2.4主要建设条件
1、本项目建设位于XXX县XXX镇香叶路,在XXX城镇组团的主干道旁,交通便利,无任何纠纷和争议。
2、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为新征地5246㎡用于本项目建设。
3、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建设条件。
1.2.5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
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经估算得,本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96.9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8.07万元,预备费55.25万元,设备购置费39.72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1200万元,其中由中央政法(基层政法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支出228万元(占总投资19%),余下的972万元(占总投资81%)由XXX县地方财政资金解决。
2、效益情况
本项目拟建地交通便捷、环境适宜。
项目建成后,作为国家司法工作的重要场所,将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贡献。
1.3研究范围
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与规模、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设计方案、节能节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1
总用地面积
M2²
5246
1.2
总建筑面积
1930
1.3
建筑占地面积
534
1.4
场区绿地面积
1836
1.5
容积率
0.37
1.6
建筑密度
%
10
1.7
绿地率
35%
停车位
辆
20
1.5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目标的要求,符合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司法机关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的通知精神和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
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XXX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项目建成后对提升XXX县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服务的司法能力,促进XXX县城乡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工程效益分析,以及建设方案、环保等方面的论证,认为项目是合理的、必要的。
另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和技术经济等论证,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本项目建设可行。
1.6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施工期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此期间要保护好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另外施工期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建议处理好周边居民休息与工程施工的关系,处理好建筑材料的堆放和建筑垃圾的清理,特别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XXX县社会经济概况
(一)XXX县概况
XXX县地处XXX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位于东经107°
13′-108°
05,北纬29°
02′-29°
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万亩,县城建成区5.1平方公里。
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距XXX市区170公里,位于XXX一小时经济圈(“一圈”)与渝东北、渝东南经济翼(“两翼”)的黄金交汇点,是渝东南各区县和贵州遵义以北地区经XXX通江达海,及XXX通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物流通道,处于XXX“一圈两翼”的交汇点,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是千里乌江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辖26个乡镇,XXXXX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4万人,县城所在地为XXXX镇。
(二)2013年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91亿元,增长13.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6.13亿元,增长5.2%,增速居全市第5位;
二产业增加值43.14亿元,增长23.3%,增速居全市第2位;
三产业增加值48.64亿元,增长8%)。
地方财政收入18.37亿元,增长22.4%。
固定资产投资141.6亿元,增长1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9亿元,增长16.1%,增速居全市第6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985元,增长11.5%,增速居全市第2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7633元,增长14%,增速居全市第1位。
万元GDP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3.5%、1%、1.4%、0.3%、0.9%。
2.2XXX镇概况
XXX镇成立于2002年6月,位于XXX县中北部,距县城20km,东接火炉镇,南与XXX镇接壤,西与土坎镇、双河乡相连,北邻土地乡,海拔高度在260—1930m之间,立体气候明显。
全镇幅圆面积278km2,是全县面积最大的镇,镇辖8个村1个居委会,59个村(居)民小组;
农户4131户,人口1.5万;
可耕地67500亩;
森林覆盖率达63%。
建镇以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目标,抓住XXX新区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旅游业大开发三大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创新求实,拼搏奋进,不断培育提升生态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推动招商引资、城镇建设、旅游服务业、龙头企业、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了旅游环线公路、垫道高等级公路为主的镇、村、社公路网络,且紧连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融入XXX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区位优势;
完善了水、电、电视、通讯等一体化、系统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形成以25000亩反季节蔬菜、10000亩烤烟、20000亩中药材、年出栏15000头生猪、100户农家乐和劳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
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1亿元,较上年增长20%;
实现财政税收350万元,增长40%(其中本级财政收入70万元);
工农业增加值5500万元,增长25.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增长2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0万元,增长28.4%;
旅游客量突破
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和5‰以内。
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立足旅游二次创业大势,作出XXX新区开发战略决策,XXX镇发展因此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XXX新区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度假之城、户外运动之城、生态环保之城,划分为旅游度假接待、文化娱乐户外运动、行政服务、旅游商品农牧产品加工贸易等四个功能区。
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万人。
新区已储备用地1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