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7482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_郭家骥Word格式.docx

生态环境;

文化适应;

类型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6)02-0048-06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其内容和形式堪称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就要求各民族的文化适应必须多样化,由此也造就了各民族复杂多样的生态文化。

在如此生动复杂、丰富多样的文化适应面前,任何类型和模式的划分都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然而,为了研究的方便,为了认识的深入,我们还是能将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适应方式,以生态文化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线,大体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滇西北高山草原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

滇西北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喜玛拉雅山东坡的横断山纵谷区,雪山草原和高山峡谷是这里的主要生态景观,许多地方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更增加了自然环境的严酷性。

为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当地居民早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农牧为主兼营商业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行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主要有藏族、普米族、彝族和部分独龙族、怒族、纳西族等,其中以藏族最为典型,故我们这里仅以藏族为例略加论述。

藏族的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农牧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方面,迪庆高原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青裸、小麦、马铃薯、大麦、养子、蔓菁等,在澜沧江、金沙江河谷地区也能种植水稻。

藏族人民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的轮作制度。

例如,在江边河谷区水田中’实行稻谷y蚕豆y小麦(油菜)y稻谷y小麦三年六熟制,或稻谷y小麦y玉米y蚕豆(油菜)两年四熟制;

在旱地实行玉米y绿肥(小麦)y玉米y豌豆(春马铃薯)y玉米三年五熟制。

高寒地区熟地实行马铃薯(养子、蔓菁)y青裸(马铃薯)y青裸(春小麦)y养子(蔓菁)三年轮作制;

瘦地(低湿地)实行春小麦y蔓菁y青裸y养子五年轮作制;

二荒地实行养子y马铃薯y青裸y青裸四年轮作制;

半山区实行小麦(豌豆)y玉米y青裸两年三熟制,或小麦y玉米y豌豆y青裸(马铃薯)两年四熟制。

这种轮作制度既保证了农业品种和粮食作物的多样化,又有效地保持了地力,使农业在不盲目扩大耕地的条件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畜牧业方面,藏族人民饲养的牲畜主要有耗牛、孺牛、黄牛、马、山羊、绵羊、骡子等。

根据迪庆高原天然草场因海拔高低不同而分为寒、温、热三带的实际情况,藏族人民为适应这种环境,创造了牲畜随季节变化而上下迁徙,独具特色的立体畜牧业。

每年4-5月,位于海拔3500-3800米中温层的亚高山草甸草场因气温升高、降雨较多,春草萌发,牧民们便将牲畜赶到此类草场就食,这是/过渡性牧场。

藏民称其为/西巩0意为/春秋牧场Q6月份以后,位于海拔3800-4600米的高寒层草甸牧草返青,气候转暖,牧民们便将牲畜迁往此类草场就食。

此类草场青草萌发迟、枯萎早’但牧草品质高,适口性好,生活力强,耐牧,藏民称其为/日巩。

意为/热季牧场。

9月底以后,热季牧场青草枯萎,牧民们又将牲畜迁下来到春秋牧场进行/过渡性放牧Qio月底以后,春秋牧场青草枯萎,牧民又将牲畜迁往海拔3500米以下的冷季牧场过冬,藏语称之为/格巩。

牧期为11月至翌年3月。

些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族村寨,就将牲畜迁回村寨周围的零星牧场和收割完毕的农田中就食。

这种牲畜春季由低至高过渡,秋季由高至低过渡的轮牧制,既有效地利用了不同海拔、不同类型的各种草场,又有效地避免了大量牲畜集中于同一牧场而必然造成的过牧和滥牧现象,保证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o[1](P487)

(二)农牧业生活方式

生境决定生产,生产决定生活,由生境和生产所决定的生活方式…经形成,并固定为传统和习俗,便会反作用于生产并影响生境,这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

幻仃98)云南藏族也不例外。

高原山地适宜生产耐寒耐旱之农作物)))青裸’草原牧业提供了肉、奶、奶渣和酥油’吃牛羊肉和奶制品一方面提高了藏民在高寒缺氧地区身体的耐受力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茶叶去油腻、净膻腥、助消化,并补充身体因缺少蔬菜所需的各种养分,而茶马古道上的商业贸易又为其提供了茶叶。

这样,就使藏族拥有了在高原缺氧地区生存的四样必需品:

青裸、肉、奶和茶叶,也使藏族形成了喝青裸酒、喝酥油茶、吃酥油精耙的饮食习惯。

熬砖茶为浓液,加酥油、食盐,在特制的木桶中搅拌成水乳交融状,即成酥油茶;

将青棵烫洗后用火焙熟磨为细面,即是WEo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喝着酥油茶、青裸酒,吃着精耙,并以奶渣、红糖、肉类佐餐,便成为高原藏民普通家庭的日常饮食习惯。

民居建筑也是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的产物。

属高原地区的中甸县(中甸县现已更名为/香格里拉0县,因我们的研究完成于更名之前,故这里仍称中甸县)建塘镇、大小中甸和格咱等乡镇,由于地处中甸断裂带上,是地震多发区,加之平地较宽、降雨量较多,因而民居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二层人字屋顶楼房。

房屋多为二层三楹,仓房、佛堂、客厅和卧室分设于楼上,楼下为畜厩。

房屋三面筑土墙,染白色,与主房相连形成院落。

而在德钦县的大部分地方和中甸县的东旺、尼西等地,则因地处干热河谷、山多平地少,降雨稀少,加之有一种特殊的粘土,粘性极高,能用其夯筑成很高的墙体而没有倒塌的危险’因而民居建筑多为高层平顶碉楼。

这种碉房用土夯筑而成,一般高3层,有的高达4-5层;

一般底层做畜厩,二楼做伙房、卧室、仓库,三楼做经堂、客厅,楼顶为土掌平台、可供晒粮、脱粒和休闲之用。

民族服饰亦是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的产物。

云南藏族居住在高寒山区从事农牧业生产,其服饰多用皮毛和棉、麻为质料,形制多为长袍、长裙、长靴以御寒。

明代云南藏族的服饰还比较简单,明朝天启镇志麴縻志6说:

/古宗”披长毡裳,以耗牛或羊尾织之。

[3](Pa)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云南藏族的服饰日趋丰富多彩,既吸收了与之相邻的纳西、白、苗、彝、彳栗像等民族服饰的风格,又保持了传统服饰的特点,其服饰质料和形制基本未变。

男子服饰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

一般内着数件右襟齐腰短衫,外套圆领右襟宽袖长袍,腰系长带,佩挂精美的藏刀和其他饰品,头戴狐皮帽或金边毡帽,脚穿藏靴或长筒皮靴,平常喜欢袒露右臂。

女子服饰则因居住地不同,形式差异显著。

德钦藏族妇女内穿长袖彩绸衫,外着无袖大襟长袍,腰系七彩条纹带,围一片彩色条花围腰,佩戴金银或珊瑚等装饰品。

中甸高原藏族妇女身穿毛呢或绸缎大襟长衣,外罩呢子或绸缎坎肩,下穿长裤,束紧身腰带»

[4](P154'

330)居住在金沙江河谷地区如奔子栏、拖顶等地的藏族妇女,因气候炎热而不穿长袍,上衣为藏绸长袖衫和大襟绵缎坎肩,下身穿类似纳西族、彝族的宽而长曳的百褶裙,外系色绸腰带。

二、亚热带山区刀耕火种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云南亚热带山区刀耕火种农业,作为一种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赖以生存的生计方式,迄今为止已有近两年的历史。

直到今天,在云南边地与老挝、越南、缅甸毗邻的半月型亚热带地区,仍然存在着涤绵延千里的刀耕火种地带’其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独龙、像原、怒、普米、景颇、德昂、侗、拉祜、哈尼、基诺、彝、苗、瑶等10多个民族的100多万人口,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生计方式⑶为什么云南亚热带山区的刀耕火种农业能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而延续至今呢?

除了自然地理条件的规定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两个基本因素外,:

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云南少数民族在从事这一生计方式的实践过程中,对生存环境进行主动调适,创造出一整套既能满足生存需要又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刀耕火种文化体系或文化形态。

正是由于这种主动调适功能的发挥和刀耕火种文化体系的创造与形成,才使刀耕火种山地农业系统得以长期延续至今。

刀耕火种文化体系由技术、制度、礼仪三元结构组成,其主要内容是:

(一) 技术体系

纯粹形态的刀耕火种是无轮作刀耕火种,20世纪50年代前云南从事刀耕火种的大部分民族都以无轮作刀耕火种为主,山地民族称其为/懒活地Q此类刀耕火种在技术上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实行严格规划指导下的轮垦。

村寨把土地规划为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区,全体村民每年集中开垦一个或数个小区’每个小区只种一季作物’年年更换新区,实行较长周期的有序循环轮垦制。

二是免耕。

以刀和斧砍伐树木,烧却之后便采取点播方式播种’不使用锄头和犁耕作土地。

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地中的树桩不受损伤,砍种一年抛荒后地中的树桩便蓬勃发枝,七八年后便可恢复成林;

同时具有保肥的意义,地里的树木焚烧之后,作为肥料的灰分覆盖于表土,雨水降临,灰分渗入土中,利于作物吸收;

还有利于防止杂草虫害和水土流失。

所以此类刀耕火种一般都具有省力、草少、水土流失少,树木恢复快、粮食产量高等多种优点。

三是间作和混作。

除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旱谷和玉米外,各族人民还在同一块土地中间种、混种上不同科、属、种的20多种其他作物,如粟、高粱、黄豆、饭豆、四季豆、茄子、辣椒、南瓜、青菜、萝卜、向日葵、苏子、薄荷等等。

这样,一块土地上的庄稼高矮相间’直立、蔓生互依’上层、中间、地上、地下应有尽有’形成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多种作物组成的垂直群体结构,为山地民族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食、蔬菜、油料以及制作水酒的原料,所以山地民族尊称其为/命根子0和/百宝地Q百宝地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亩产通常都在350-450公斤之间;

而且还具有荫蔽土地,防止暴雨山洪冲刷土壤,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二) 土地管理制度

刀耕火种,特别是无轮作刀耕火种需要频繁转换土地,如果没有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就不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0世纪50年代云南从事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基本都实行氏族土地所有制并有相应的氏族社会组织,因而大都保持着对本社区土地实行认真规划和严格管理的优良传统。

基诺族实行以/卓巴0为首的长者制,布朗族实行以/捉蛮0为首的长老制’景颇族实行山官制’拉祜族实行以/卡些0为首的头人制,等等。

村社长老和头人通常由年长者和能力强者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并且德高望重,依据村规民约和习惯法对本村社土地进行管理。

将村社所属土地划分成若干区域(包括公有和私有),每年垦殖一个大区域或几个小区域,其余的使之休闲,并严禁擅自开垦休闲地。

土地的区域规划,主要依据地力更新的周期,即取决于当地森林的生长速度。

只有规划的区域数目即轮垦周期充分满足植被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才能保证刀耕火种农业有较好的收成,也才能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每年村社按规划垦种一个区域,对于生产管理也十分重要,村民集中开垦土地’引发山林火灾的可能性较小’在防止粮食免遭牲畜、野兽抢夺的斗争中’也要依靠村社统筹管理和村民的集体行动。

因此,云南山地民族传统的刀耕火种之所以能够长期正常协调地运行,其传统的土地管理制度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农耕礼仪

云南每…个从事刀耕火种的民族,都有从备耕到收获依次举行的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