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062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宽处约420km,东西最远距离约700km,陆地总面积约15.71万km2。

全省分划为17个地级行政区,下辖139个县级行政区。

自然地理是地质构造格局的基本反应,地质构造格局控制自然地理的发展。

现代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反映,尤其是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结果。

山东省位于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中,海拔高度除一小部分山地超过千米以外,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在500m左右,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多为200~350m,坡度在20°

以下。

境内中部山地隆起,东部、南部丘陵起伏,西南、西北低洼平坦,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m,为省内最高点;

最低处是黄河三角洲,海拔2至10米。

境内山地丘陵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34%,平原盆地区约占64.59%;

河流湖泊区约占1.07%。

按照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全省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地貌分区。

按照地理位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可称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由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组成(二者以位于山东与河南分界处的黄河段为界),它们统称为鲁西地区;

鲁东丘陵区可称为鲁东地区(或胶东地区),由鲁东北(胶西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组成,二者大致以牟平——即墨和青岛——五莲一线为界,鲁东南地区包括威海地区(牟平——即墨线以东)和日照地区(青岛——五莲线以南)两个地理区。

山东省主要山脉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东丘陵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主要由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构成,鲁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多呈NW向和近东西向展布,鲁东丘陵区山脉则多呈近南北和近东西向展布。

山东水系比较发育,自然河流平均密度在0.7km/km2以上,干流长度大于50km的河流有1000多条。

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湖泊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前者以微山湖为首,后者以东平湖最大。

2地层概况

山东省地层在全国地层区划中,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和秦祁昆地层区,前者可分为华北平原、鲁西和鲁东三个地层分区,后者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鲁东南地层分区)。

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属华北平原地层分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属鲁西地层分区,鲁东丘陵区的西北部(鲁东北地区)属鲁东地层分区,鲁东丘陵区的东南部(鲁东南地区)属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鲁东南地层分区)。

山东省各断代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中太古代至新生代地层都有分布,地表出露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元古宙地层分布局限,太古宙地层零星出露。

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以发育大量新生代地层区别于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和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以没有古生代地层区别于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和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与鲁西地层分区(包括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三者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组成特征明显不同。

山东最古老的地层形成于中太古代,为出露于鲁西地层分区的沂水岩群和出露于鲁东地层分区的唐家庄岩群,是遭受麻粒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

呈面积较小的岛状、透镜状、不规则条带状包体产于早前寒武纪花岗岩中。

新太古代地层有出露于鲁西地层分区的泰山岩群和鲁东地层分区的胶东岩群,为遭受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

地层出露大都不连续,在太古宙TTG质花岗岩中呈包体出现。

古元古代地层地表主要分布于鲁东地层分区和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为荆山群、粉子山群、胶南表壳岩组合和芝罘群。

荆山群、粉子山群和胶南表壳岩组合岩性组合特征相似,均以高铝片岩、含石墨岩系和碳酸盐岩为特点,具孔兹岩系特点,三者所处构造位置、变质程度和变形特征有明显差别。

中元古代地层有鲁西地层分区隐伏地层——济宁岩群,属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钙泥质岩建造。

另外在山东东南沿海的小岛屿上分布有海州群,原岩为酸性火山岩,经受了蓝片岩相—高压绿片岩相变质。

新元古代地层包括土门群、蓬莱群及朋河石岩组。

土门群分布于鲁西地层分区靠近沂沭断裂带一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蓬莱群分布于鲁东地层分区蓬莱一带,原岩为碎屑岩—泥岩—碳酸岩建造。

朋河石岩组零星分布于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苏鲁造山带中,为经历了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建造。

寒武—奥陶纪地层广泛分布于鲁西地层分区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属陆表海沉积,下部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上部为碳酸盐岩建造。

分为寒武纪长清群、寒武-奥陶纪九龙群及奥陶纪马家沟组。

长清群以深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夹白云岩和灰岩,地层厚度东南厚、西北薄,向西北方向超覆,与下伏新元古代土门群平行不整合接触。

九龙群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夹页岩,与长清群为连续沉积。

马家沟组以灰岩、白云岩为主,与下伏九龙群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三叠纪地层分布于鲁西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为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含煤碎屑建造及碎屑建造,分为月门沟群、石盒子组、石千峰群及二马营组。

月门沟群为海陆交互相—陆相含煤岩系,底部为铁铝岩系,与下伏奥陶纪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盒子组为黄绿、灰绿色砂岩及深灰紫色泥岩夹铝土岩、页岩及煤线。

石千峰群为河湖沉积的鲜红色泥岩、砂岩,分布局限。

二马营组仅在聊城钻孔中见及,为河湖相砂岩、粉砂岩夹泥岩。

侏罗—白垩纪地层在山东省各个地层分区都比较发育,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碎屑建造及基性—酸性火山岩建造。

分为侏罗纪淄博群、白垩纪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及王氏群。

淄博群分布于鲁西地层分区及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以淄博一带较发育,为浅湖及河流相沉积,下部为含煤碎屑建造,上部为红色碎屑建造,与下伏三叠纪石千峰群平行不整合接触。

莱阳群分布广泛,四个地层分区皆有发育,各地发育程度不等,以鲁东胶莱盆地最为发育,主要为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沉积,局部为火山沉积。

青山群全省多有分布,以鲁东地层分区发育较完整,为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建造,夹有少量沉积岩。

大盛群主要分布于鲁西与鲁东地层分区交界处的沂沭断裂带内,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夹少量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属早、中白垩世,与青山群为准同时沉积。

王氏群主要出露于鲁东地层分区,其它分区零星分布,为红色碎屑岩系,胶莱盆地南东侧夹有基性火山岩,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的河流相间有浅湖相沉积,主体时代为中—晚白垩世,顶部的胶州组中上部,时代属古新世。

新生代地层遍布全省,尤其在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呈大面积分布。

古近纪地层分为官庄群、五图群及济阳群。

官庄群只发育于鲁西地层分区的零星小型盆地中,为含膏盐的红色、灰色山麓—河湖相碎屑岩;

五图群发育于鲁西地层分区东北缘及鲁东地层分区西北缘的临朐、昌乐、龙口等小型盆地中,为含煤、油页岩的河湖相沉积;

济阳群只发育在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分布广泛,地层厚度大,为一套色调、成份复杂的河湖相碎屑岩系,含丰富石油、天然气。

新近纪地层分为临朐群、黄骅群和巴漏河组、白彦组。

临朐群主要发育在鲁西地层分区的临朐、昌乐一带,上部及下部的尧山组及牛山组为基性火山岩,中部山旺组为一套以硅藻土为主的沉积地层,以含山旺动物群而闻名;

黄骅群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为一套杂色调河湖相碎屑岩系;

巴漏河组只见于鲁东地层分区的章丘附近,为一套河湖相灰岩,砾岩组合;

白彦组仅见于鲁西,为古生代灰岩裂隙或溶洞内的洞穴堆积,内常含金刚石。

第四纪地层广布全省,但各地地层厚度、成因类型多变,其时空分布与地貌特征密切相关,绝大部分地层单位由松散碎屑沉积物组成,个别由火山岩(玄武岩)和生物沉积(贝壳堆积)组成。

3岩浆岩分布

山东省岩浆活动十分频繁,从太古宙至新生代都有发现。

除中太古代、新太古代、中生代及新生代有较多火山活动外,其它地质年代均以岩浆侵入活动为主。

新太古代岩浆活动在山东境内较为强烈,古元古代在鲁西地区最强烈,新元古代在鲁东南地区最强烈,中生代在鲁东地区最强烈。

岩浆岩出露面积约30976km2,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20%,以中生代岩浆岩出露面积最大,其次为古元古代及新元古代岩浆岩,古生代及中元古代岩浆岩分布最少。

鲁西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鲁东南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和鲁东的燕山期花岗岩类均表现为从早期的钠质花岗岩向钙碱性花岗岩及晚期的偏碱性花岗岩的演化趋势。

岩浆岩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成带分布特点,在时间上则显示出多旋回活动的特点,在形成上具有多成因的特点,因此,岩浆岩在时空分布上的“区域成带性”、“多旋回性”和“多成因性”是山东省岩浆岩分布的基本轮廓。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根据岩浆岩总体发育状况,山东省岩浆岩分别被划为塔里木—华北区及昆仑—秦岭区[17]。

按照花岗岩类的分布特点,山东省又分别被划为泰山花岗岩带、华北地台南缘晋宁期花岗岩带、长白山(辽东-冀东-胶东)花岗岩带及东南沿海花岗岩(中生代岩浆岩)带。

按照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点,结合构造分区,作者等将山东岩浆岩划分为鲁西构造岩浆区及鲁东构造岩浆区,二者以沂沭断裂为界。

早前寒武纪岩浆岩是鲁西区的主体,约占岩浆岩出露面积的90%。

鲁西区大致可分为6条岩浆岩带:

1)沂水岩浆岩带:

包括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以南地段,以发育沂水紫苏花岗岩、沂水岩群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及严家官庄超基性侵入岩为特征。

伴有数量不等的蒙山片麻岩套及傲徕山花岗岩,总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带状展布。

2)鲁山—沂山岩浆岩带:

东自沂沭断裂带西界,西至西麦腰—孟良崮一线,并包含汞丹山以北的沂沭断裂带北段地区。

区内主要分布傲徕山花岗岩,新太古代超基性-基性侵入岩、牛岚辉绿岩及泰山岩群绿岩带型火山岩。

在沂南和临朐等地有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分布。

3)泰山—傲徕山—蒙山岩浆岩带,包括鲁山—沂山岩浆岩带南侧至界首—蒙山断裂以北地区,以蒙山片麻岩套、峄山花岗岩与傲徕山花岗岩类相间分布为特征,间或出现新太古代超基性—基性侵入岩、牛岚辉绿岩、红门闪长岩及摩天岭花岗岩,包含较多泰山岩群绿岩型火山岩包体。

北部地区有中生代济南辉长岩、埠村闪长岩等中基性侵入岩,在新汶、蒙阴等地见沂南闪长岩、苍山花岗斑岩等中酸性侵入岩。

4)马山—灵山—四海山岩浆岩带,主要出露峄山花岗岩、傲徕山花岗岩,并穿插出现四海山花岗岩、红门闪长岩和牛岚辉绿岩。

四海山花岗岩为古元古代偏碱性的正长花岗岩类侵入岩。

5)鲁西中生代火山岩带,主要出露于方城盆地、蒙阴盆地等中生代盆地中,由青山群火山岩构成,构造线走向北西。

6)潍坊—郯城中生代火山岩带,分布于沂沭断裂之断陷盆地中,由青山群及大盛群火山岩组成。

呈北北东走向带状展布。

鲁东地区岩浆岩主要有太古宙、新元古代及中生代三个形成期,元古宙以来的岩浆活动比鲁西地区强烈的多,大致可分为5条岩浆岩带。

1)栖霞岩浆岩带,分布范围东自桃村断裂,西至招远—平度麻兰一线,其南为胶莱盆地,北为黄海,属胶北隆起的核部。

主要由栖霞片麻岩套组成,有少量中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及胶东群中基性火山岩。

2)玲珑—平度及鹊山—昆嵛山侵入岩带:

出露于栖霞岩浆岩带的东西两侧,主要由玲珑花岗岩及郭家店花岗岩组成,岩带走向近南北。

3)临沭—胶南及海阳所—威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