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700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doc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    生成。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b级)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      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会”“易”等。

5、物理性质包括、、、、、、、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脱水性等。

(b级)

6、化学发展史:

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发现的_____________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1)光合作用

(2)高炉炼铁(3)家庭自制冰块 (4)牛奶变酸(5)粮食酿酒(6)钢铁生锈(7)湿衣服凉干 (8)白磷自燃(9)火药爆炸(10)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11)工业制氧(12)煤气中毒(13)矿石粉碎(14)汽油挥发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特点:

“三关注”即、、。

2、科学探究要素(或步骤)。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b级)

1、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   ,   ,    或    。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能,要放在。

3、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     ,固体只需     。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    。

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一般用    和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筒内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把块状固体放入容器要做到“一  ,二 ,三   。

”倒取液体时要做到“一 _ ,二   ,三   。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俯视,其读数比实际体积会(填“偏大”或“偏小”)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1、检查天平游码是否在,然后将天平。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取用砝码要使用,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的砝码,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3、注意:

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在两边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里称量。

4、使用完毕,把砝码放回,游码归零。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将称量物放在右盘,左盘砝码重25g,游码重3g,则物品的实际重量为g。

(三)连接仪器装置注意做到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动。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放在实验的第___步。

2、操作方法:

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用手近握仪器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___,松开手后看观察导管内是否_____。

(也可用酒精灯加热或用别的方法)

(五)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   、   三部分。

其中   温度最高,加热时一般用加热。

 

(2)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向   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2、给物质加热: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等,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等,量筒、漏斗等(能否)用来加热。

(2)加热时保持外壁干燥,加热前先,防止骤冷骤热,炸裂仪器。

(3)用试管加热时,装液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口_____倾斜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使试管倾斜一定方向(与平面约成角),试管口不能对着方向。

(六)溶解、过滤与蒸发

(1)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时_________;过滤时起_____作用;蒸发时起_____作用。

(2)过滤时的“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边缘要低于___边沿,液面低于____边缘。

“三靠”:

烧杯口与玻璃棒、玻璃棒与漏斗内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紧靠。

(3)过滤后若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可调整后再过滤一次。

(4)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防止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七)洗涤仪器

(1)洗涤试管时,先倒净试管内的,再注入,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

(2)洗干净的试管一般放在上或指定的地方。

(2)洗过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实验常见仪器名称:

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或带铁夹)、烧杯、试管架、试管刷、集气瓶、药匙、量筒、漏斗、石棉网。

例题: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知识脉络

            

      

          

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

粉尘

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其它气体与杂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有害气体

空气

粉尘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成分的测定)

制法:

1、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2、实验室制法:

(原理见二)

①查(_______) ②装(药) ③(固)定 ④点(热) ⑤收收集气体⑥离(导管移出水面) ⑦熄(熄灭酒精灯)

氮气物理性质:

①_______

②_______。

化学性质:

①②__用途:

①制肥料②保护气③冷冻麻醉

稀有气体用途:

①保护气②电光源③低温环境

                               

氧气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①②③。

2、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物,具有氧化性。

(具体见二)(b级)

3、缓慢氧化:

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农家堆肥。

(体现)

(决定)

用途

(2)支持燃烧:

富氧炼钢;气焊、切割;火箭助燃;

用途

(1)供给呼吸:

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天。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注意事项。

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在空气中,发出的火焰,在氧气中,发出的火焰,生成气体。

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的水,目的。

木炭

发出,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

慢慢伸入瓶中。

铁丝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有生成。

1、;

2、;

3、。

燃烧时产生,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现象描述为白烟。

发出,生成固体。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气体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生成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在试管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固液不加热生成气体(可用于:

实验室分解H2O2制O2;制H2;制CO2)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这三套装置制取氧气的特点。

三、氧气的鉴别、验满及检验

1、氧气的鉴别、验满:

用________的木条(瓶口或瓶中)

2、有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D、E,分别是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出它们?

总结:

鉴别物质既可以用物理性质也可以用化学性质。

四、补充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

 

“点燃”:

反应条件“加热”:

一般用酒精灯,温度较低

“燃烧”:

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高温”:

一般用酒精喷灯,温度较高或酒精灯上加铜网

若有两个条件,一般将“催化剂”放在化学方程式等号上面,其它放在下面

2、“光”:

固体燃烧,如:

木炭、铁、铝、磷等。

“焰”:

气体燃烧,如:

蜡烛、硫、氢气等 。

3、“烟”:

固体微粒悬浮在空中。

“雾”:

液体微粒悬浮在空中。

五、空气组成的测定

1、装置气密性良好2、红磷要过量

3、瓶中氧气被消耗完后不能生成新的气体(为何要选用红磷而不选用碳或硫?

4、待瓶中温度还原后再打开止水夹

例题精选: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