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6882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公共化学试卷Word格式.docx

7.在KMnO4中,锰的氧化数是

G.-4H.+6I.+7J.-2

8.HPO42-的共轭碱是

G.H2PO4-H.PO43-I.OH-J.H3PO4

9.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其氧化数

G.升高H.降低I.不变J.不确定

10.根据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具有酸碱两性的是

G.H3O+H.C2O42-I.HSO3-J.HAc

11.对于电对Cu2+/Cu,增大Cu2+浓度,该电极电势值

G.减小H.增大I.不变J.无法确定

12.已知某温度下,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的关系为③=2(②-①),则

G.ΔH3=2(ΔH2-ΔH1)H.ΔH3=2ΔH2-ΔH1

I.ΔH3=ΔH1-2ΔH2J.ΔH3=2(ΔH1-ΔH2)

13.对于配合物K4[Fe(CN)6],应命名为

G.四氰化铁酸钾H.六氰合铁(Ⅵ)酸钾

I.六氰合铁(Ⅱ)酸钾J.四氰合铁(Ⅱ)酸钾

14.已知某指示剂的pKaθ(HIn)=3.4,则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G.1.4-5.4H.2-3I.4-5J.2.4-4.4

15.一定条件下,反应①与反应②的关系为2①=-②,则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是

G.2K1=K2H.K12=1/K2I.K1=1/K2J.1/K1=K22

16.某弱酸HA的Kaθ=1.0×

10-5,则其0.1mol.L-1溶液的pH为

G.1.0H.3.0I.5.0J.7.0

17.在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NH3.H2O的解离度降低是由于

G.同离子效应H.盐效应I.络合效应J.酸效应

18.在HAc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NaAc溶液,则该混合溶液的pH值等于(已知HAc的pKaθ=4.75)

G.9.25H.10.15I.4.75J.5.65

19.已知反应A(s)+B(g)↔C(g)+D(g)ΔH<0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条件是

G.高温高压H.低温低压I.高温低压J.低温高压

20.纯水室温下,PbI2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G.Ksp=2S2H.Ksp=4S3I.Ksp=3S4J.Ksp=3S4

21.已知Eθ(Cu2+/Cu)=0.34V,Eθ(Br2/Br-)=1.066V,Eθ(I2/I-)=0.545V,则标准状态下最强的氧化剂是

G.Cu2+H.Br2I.I2J.Cu

22.在配合物[Cu(NH3)4]SO4中,配位体是

G.NH3H.Cu2+I.SO42-J.[Cu(NH3)4]2+

23.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为三位的是

G.pH=7.00H.0.020I.1.20×

10-4J.lgx=15.0

24.下列配位体中,属于多齿配位体的是

G.NH3H.CN-I.EDTAJ.OH-

25.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运算式50.1+1.45-0.4568的正确结果是

G.51.09H.51.1I.51.0J.52.12

26.下列方法中能够减免偶然误差的是

G.空白试验H.对照试验I.提纯试剂J.增加平行试验次数

27.用NaCO3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浓度,其反应为NaCO3+2HCl=2NaCl+H2O+CO2,化学计量点时,两者物质的量正确关系是

G.n(NaCO3)=2n(HCl)H.2n(NaCO3)=n(HCl)

I.n(NaCO3)=n(HCl)J.3n(NaCO3)=n(HCl)

28.某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75-9.70,应选择何种指示剂

G.酚酞H.甲基橙I.铬黑TJ.淀粉

29.强酸滴定强碱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G.大于7H.小于7I.等于7J.不确定

30.欲配制pH=5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们的盐来配制

G.HAc(Kaθ=1×

10-5)H.HCOOH(Kaθ=1×

10-4)

I.NH2OH(Kbθ=1×

10-4)J.NH3.H2O(Kaθ=1×

10-5)

31.在含有被沉淀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产生沉淀的先决条件是

G.Q<KspθH.Q>KwθI.Q=KspθJ.Q>Kspθ

32.在含有Cl-和I-溶液中(设两种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逐滴加入0.1mol.L-1AgNO3溶液时,看到的现象是(已知Kspθ(AgCl)=1.77×

10-10,Kspθ(AgI)=8.52×

10-17)

G.先析出AgCl沉淀H.先析出AgI沉淀

I.两种沉淀同时析出J.没有沉淀析出

33.下列物质中,其标准溶液的配制能够用直接法的是

G.K2CrO7H.KMnO4I.NaOHJ.Na2S2O3

34.已知某0.1mol.L-1弱酸HA,Kaθ=1.0×

10-5,它能否被强碱直接滴定

G.不能H.不确定I.能J.不相关

35.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哪个因素

G.滴定突跃的范围H.指示剂分子量的大小

I.指示剂的变色范围J.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36.Mg2+与指示剂铬黑T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是

G.黄色H.蓝色I.无色J.酒红色

37.配位滴定中,下列哪种离子对二甲酚橙指示剂产生封闭作用

G.Pb2+H.Zn2+I.Fe3+J.Cd2+

38.下列物质中可标定HCl的是

G.硼砂H.草酸I.K2CrO7J.NaCl

39.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能够用Kθ=Pθ/K(A)表示的是

G.A(g)+B(s)=C(g)H.A(g)+B(s)=C(l)

I.A(g)+B(g)=C(g)J.A(l)+B(s)=C(l)

40.对于吸热反应,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G.不变H.减小I.增大J.不能确定

41.原电池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

G.从正极流向负极H.从正极流向盐桥

I.从负极流向盐桥J.从负极流向正极

42.已知原电池中E(+)=1.63V,E(-)=0.80V,则该原电池电动势的值是

G.0.025VH.-0.025VI.0.83VJ.-0.083V

43.某原电池反应为MnO4-+5Fe2++8H+=Mn2++5Fe3++4H2O,则正极的氧化还原电对是

G.Fe3+/Fe2+H.MnO4-/Mn2+I.MnO4-/Fe2+J.Fe3+/Mn2+

44.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G.氧化反应H.还原反应I.中和反应J.歧化反应

45.间接碘量法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G.二苯胺磺酸钠H.淀粉I.二甲酚橙J.甲基橙

46.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含量时,测定温度是

G.高温H.80-90℃I.75-85℃J.室温

47.在配合物[CoCl2(NH3)3(H2O)]Cl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是

G.+2H.+3I.+4J.+5

48.在循环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量为

G.0H.+3I.+4J.+5

49.对于吸热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ΔrGm的值

G.大于0H.小于0I.等于0J.无法确定

50.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称为

G.过失误差H.个人误差I.偶然误差J.终点误差

二.多选题

1.状态函数具有下面哪些特征

G.状态确定,状态函数将具有确定的值

H.状态函数的该变量只与始终态有关

I.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J.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2.下列因素,哪些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G.浓度H.转化率I.压力J.温度

3.与缓冲溶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G.缓冲溶液的pH范围H.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对

I.外加的酸量或碱量J.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4.298.15K标准状态时,下列物质哪些能被FeSO4还原

G.KMnO4H.I2I.Br2J.K2Cr2O7

5.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

G.水解效应H.同离子效应I.酸效应J.配位效应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G.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必定是由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对形成的

H.配合物都有内界和外界

I.配位键的强度低于离子键或共价键

J.配合物中,形成体与配位原子间以配位键结合

7.在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哪些可导致系统误差

G.试样未经充分混匀H.砝码未经校准

I.所用蒸馏水中含有少量干扰离子J.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8.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该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H.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I.加入某种催化剂可使平衡移动

J.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

9.属于酸碱指示剂的是

G.邻苯氨基苯甲酸H.百里酚蓝I.甲基黄J.中性红

10.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主要方法有

G.控制酸度法H.标定法

I.氧化还原掩蔽法J.沉淀掩蔽法

三.判断题

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沸点升高值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反比。

2.ΔH为负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3.催化剂只能缩短到达平衡的实践,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4.比较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大小,只需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的大小。

5.缓冲溶液只能进行适当比例的稀释。

6.无机沉淀若在水中溶解度大,一般采用加油机溶剂降低其溶解度。

7.氧化数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小数或分数。

8.离子-电子法最适宜于配平水溶液中有介质参加的复杂反应。

9、一个电极对应着一个氧化还原半反应。

10.EDTA与M形成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