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682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doc

溶解度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2.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

10

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固体物质R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t1℃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2g

C.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

t1℃,对于降温后的甲乙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

甲<乙

C.溶液质量:

甲>乙 D.甲、乙溶液质量均减小

5.图中M、N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M、N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质量N>M

B.M、N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时,析出的晶体N>M

C.t2℃时15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则析出晶体30g

D.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低温度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8.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3.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将t2℃时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浓度不会发生变化

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浓度A>B

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升高温度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在t1℃时将25g乙投入100g水中,可以形成125g溶液

16.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溶解度

B.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1.6gKNO3

C.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的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17.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

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C.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在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相等

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二、填空题

19.根据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表示的溶液为M在t2℃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A点对应的溶液从t1℃升温到t2℃(忽略水的蒸发),在此过程中M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A点对应的100g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可析出M的质量为  g,剩下的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为  .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

(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的方法.

(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1.如图是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200g0.9%的医用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欲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3)t2℃时,将50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于50g水,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

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  g甲溶液;

(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方法提纯.

2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乙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t2℃时,将100g10%的甲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应加水  g.

24.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比较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2)要使饱和的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3)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2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的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

(2)要使2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2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少量甲的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26.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NaCl  KNO3(填“>”或“=”或“<”)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

(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  .

(4)你从图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

2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解答题

2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物质的溶解度为m1g时,对应的温度是  ℃;在温度为a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某同学用CO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所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9.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0.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3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